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世界,用一场朴素的对话走进一个人的内心,探寻世界和个人的联系,还原生命的奇妙与魅力……这就是《鲁健访谈》,一个定位于高端人物访谈,一直秉持用心做内容的宝藏节目。
近日,随着与叶嘉莹、叶培建、韩济生等嘉宾的相关话题登上热门,《鲁健访谈》又一次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正如节目开场白所说的那样——“期待一场朴素的对话,触摸这个世界无限可能。”可以说,《鲁健访谈》用其质朴的表达和深度的内容,为人物访谈节目的创新传播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在当前传播形态愈发花哨和传播内容愈发多样的情况下,《鲁健访谈》将质朴发挥到极致,反而达到了一种自然平和的美感,让其节目内容在传递深度的同时,受众观看门槛降低,拓宽了节目的传播面。分析《鲁健访谈》背后的质朴美学,有两方面的创作逻辑值得推崇,其一是以纪录片的思维进行访谈节目创作;其二是深刻但不高深的话语表达和自然呈现。
在节目当中,除去对话内容的呈现,有较大篇幅使用到影像资料和拍摄纪实内容。对话作为一种“虚”景,记录场景作为“实”景,这种虚实的结合,让节目更加具有说服力,人物形象也更加的自然立体。例如对话吕思清这一期节目中,在短短20多分钟里就有多个镜头画面的切换,根据谈话内容和想要表达主体的不同,场景也会随之有所变化,人物前一段中在访谈室内严肃对话,后一段则在庭院之中一人拉琴一人闭目倾听。这种转场和留白给整个节目增加了更多的观赏性,也为整体氛围的营造增添了能量。
作为深度访谈节目,《鲁健访谈》的节目时长却做到了合理把控,20多分钟的时长把控在多个传播平台上均不会让人感觉臃长。与此同时,节目框架通过精细打磨,呈现出完整的故事线,使得人物对话逻辑清晰,表达立意层层递进,达到其高质量对话和文化传播节目的定位。
持续关注这档节目不难发现,节目组对于每期人物都有深度挖掘,不仅是人物个人还包括关联人物以及时代变化都有深入地了解,这种细致地准备体现在主持人的话语表达和与嘉宾的互动之中。
节目每期开场通过主持人鲁健对本期嘉宾的几十秒简要叙述,言辞精准、话语凝练,将嘉宾形象包括身份、成绩、访谈重点都清晰地勾勒于观众眼前。随即,在必要的背景影像资料后进入正式对话。有趣的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节目通常来到访谈对象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环境之中,通过环境便能对人产生一个初印象。
而主持人对于访谈节奏的把控也十分精准,自身强大的知识储备和前期准备,使得主持人在和不同嘉宾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真诚和用心。而节目卫生往往又给人意味深长之感,《鲁健访谈》的结尾没有总结叙述,更多的是前面对话的一种余韵之感,通过人物互动或场景画面的延伸,使得节目的“后劲”更足,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