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电影《水门桥》在春节档上映,作为国庆档《长津湖》的姊妹篇,电影讲述了志愿军在这场战争中英勇杀敌,为国捐躯。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1)

当年全世界的焦点都集中在时任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将军身上。这位在二战中的太平洋战场上凭借着“跳蛙战术”,并且在1945年9月,代表美军在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舰上,接受日本的投降,从此成为美国在亚太战场上最有影响力的人。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连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指令也不放在眼里。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2)

中国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这两年大家已经在国内的影视剧以及纪录片中看到了,今天换一个视角,来看看这位昔日美军的最高司令员,是如何兵败朝鲜战场,戎马一生,却最终走向了自己的滑铁卢...

仁川登陆:麦克阿瑟豪赌成功

麦克阿瑟的传记作者是这么写的:对于任何一位伟大的将领来说,总有一场战役要比其他的战斗更为重要,而这场战争的考验让他得以跻身于那些不朽的将领之列。对于麦克阿瑟来说,这场战役发生在仁川。

仁川位于朝鲜半岛的西海岸,远离前线,是汉城最主要的港口,而距离朝鲜的空军基地金浦只有不到20公里,因此这个登陆点无疑非常的危险。比起地理位置,仁川的实际情况,更是不可能的任务:没有海滩,只有海堤和码头,位于港口正中的月尾岛只是一个弹丸之地,并且有重兵把守。港内水流湍急,潮汐凶险,一年中只有两个时间适合登陆,一个是9月15日,一个是10月11日,届时潮水会涨到10米高巨浪;10月份已经不做考虑,麦克阿瑟此时急需解救他深陷釜山防御区的大军。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3)

9月的两次高潮,分别是在清晨的6点59分与傍晚的7点19分,这两个时间点都不够理想,且登陆后的士兵还要徒步趟过将近一公里的距离,如果一旦朝鲜有部队把手,那么登陆美军将会成为活靶子。所以这次登陆对于麦克阿瑟是一次豪赌:要么是大功告成,要么就是满盘皆输。

麦克阿瑟在东京的司令部,召集了陆军参谋长柯林斯,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以及空军司令部的副部长埃德华参加作战会议。在场的几乎所有将领都对麦克阿瑟提出了反对意见,现场的一个半小时中,所有的与会将领都在向麦克阿瑟建议仁川登陆的难度与风险,并建议选择仁川南部的群山或者是浦项,

最终,麦克阿瑟的固执与坚持,说动了海军部长谢尔曼,而为了不让华盛顿对他的计划进行干预,麦克阿瑟只派了一位年轻的参谋史密斯中校,去白宫汇报了自己的作战计划。这种先斩后奏的方式,更是让杜鲁门极度不爽。

金日成从情报中听说了美军计划在朝鲜大军后方两栖登陆的计划,他不以为然。其实日本的码头上,有很多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而美军演练登陆的计划,早已被中国和苏联的顾问们整理成备忘录,提交到金日成手上。不过金日成对此毫不在乎,甚至没有在仁川港埋设地雷。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4)

9月15日,1.3万美军顺利穿越海堤从仁川登陆,并且迅速向汉城方向推进,一切都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完美进行。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军被切断了后路,并且被困在了汉城。被切断了供给线的朝鲜军队面临被夹击的境地,不得不放弃围攻汉城的计划,开始向北面撤去。可以说,麦克阿瑟通过仁川登陆,一举扭转了朝鲜战场的战局。

麦克阿瑟借朝鲜战争与杜鲁门博弈

起初麦克阿瑟还根据杜鲁门的指令,将联合国军停止在距离中朝边境60公里外的地区,而派韩国军队向前。但是等到10月17日时,麦克阿瑟以韩国军队“数量不足”,“指挥官情绪不稳定无法信赖”为由,继续深入中朝边境。

而这距离他与杜鲁门达成的协议,仅仅才过去了2天。10月15日,杜鲁门亲自从华盛顿飞往太平洋的威克岛,与麦克阿瑟会面。杜鲁门担任美国总统五年之久,但这才是他与麦克阿瑟的首次会面。尽管此前杜鲁门两次要求麦克阿瑟回国,但是均遭到了本人婉拒。

双方原本定在夏威夷会面,但是麦克阿瑟以“不喜欢夜间飞行”拒绝了杜鲁门的提议,最后杜鲁门不得不迁就他,选择了威克岛:这座岛距离华盛顿7600公里,而距离东京3100公里,即使如此,麦克阿瑟依然满脸不情愿,他对身边的驻韩大使约翰·穆西奥抱怨说:“为了这种政治原因,被召集到这么远的地方来,真是浪费时间。”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5)

这是一次典型的貌合神离的会面,麦克阿瑟一方面表示不会让中国加入到战争中,一方面表示会尽快让士兵们在圣诞节前回家。虽然杜鲁门说“这是一次令人满意和愉快的会面”。但是双方的不信任和敌意,自始至终的存在于各自的心里。

麦克阿瑟的重大误判

麦克阿瑟在仁川的登陆成功,让他的地位高涨。美国的民众也都沉浸在胜利的氛围中,根据盖洛普的民意测验:64%的美国民众希望美国军队越过三八线追击朝鲜军队。

即使此时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非常警醒的意识到这么做有可能会导致中国或者苏联出兵,但是当麦克阿瑟拿着出兵文件到五角大楼找艾奇逊签字时,他依然很不情愿的在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6)

对于中国出兵朝鲜,麦克阿瑟一直都嗤之以鼻。他的自信源于最基本的两点判断:中国当时的重心更多的在台湾;没有空军的中国,是不敢和当时世界上拥有最先进军事装备的美国正面硬刚。

长津湖之战让美军溃败

对此,麦克阿瑟说出了中国人最为熟知的那句话:美军将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让小伙子们回国过圣诞节。其实麦克阿瑟另一句话也同样有名:如果中国介入战争,那么我们的空军会将鸭绿江变成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条河流。

此时的中国刚经历了解放战争,苏联更是临阵爽约,未能向志愿军提供空中支援,这让麦克阿瑟做出了他最错的一次判断:中国不会大规模的出兵支援朝鲜,如果支持,也只是小范围的派兵在中朝边境。

尽管早在10月3日,周恩来就通过印度驻华大使,对外宣传,“如果美军跨越三八线,那么中国将不会坐视不管”,但是麦克阿瑟依旧认为中国不会参战,并且不顾美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继续向鸭绿江方向前进。

麦克阿瑟最大的错误,在于他自始至终认为,中国部队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发起进攻:即不以正面的进攻为主,而是在夜间步行之后,绕道敌人的侧翼,寻找后最薄弱的环节来实施打击,并且在敌人后方构筑阵地,切断敌人退路。

麦克阿瑟一直以为对手只有三万人,而且仅止步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山脉,但是,他所不知道的是,长津湖战役打响之时,入朝的中国志愿军,是三万的十倍。麦克阿瑟已经不仅仅是头大自负了,他还犯了一个成熟的指挥官最不该犯的错误,那就是轻敌。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7)

面对前方部队的溃败,麦克阿瑟并没有承担失败的勇气,而是将这一局面归咎于政治因素,称自己是华盛顿政策的受害者。但是,作为一名前线的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无疑是失职的:他从未到战场上去视察过自己的官兵,甚至没有去过惨败之地,真正了解真实的战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就如同电影中那样,他一直待在东京的豪华办公室里,没有枪林弹雨,更没有极度严寒,直到志愿军发动总攻势两周之后的12月11日,他才第一次亲临战场。此外,他还一直对华盛顿当局报喜不报忧:例如称美国的第10军并非像华盛顿所说的那样为了保命而战,而是牵制住了6-8个师的部队。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8)

当然,一场战役的失败是不足让杜鲁门全盘否定麦克阿瑟,但是麦克阿瑟后来的种种举动,加速了自己坠落。一方面他在未经得杜鲁门同意的情况下,邀请蒋介石出兵朝鲜,另一面他甚至公开宣称要在战场上使用原子弹解决战斗。而在美国,核武器的使用权力,则一直在美国总统的掌控之中。

麦克阿瑟试图与中国全面开战的想法让杜鲁门忍无可忍,最终,在麦克阿瑟仁川登陆后仅仅过了8个月,他被杜鲁门解除职位。对于自己被换帅,麦克阿瑟忿忿不平:没有哪一个司令官会被这样一种方式而解职,甚至没有一位仆人会被这样无情地扫地出门。

1951年4月19日,这位五星上将在美国国会发表了那场著名的告别演讲《老兵永不死》,对自己一生的军旅生涯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其中留下了那句经典:“老兵永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麦克阿瑟指挥哪些经典战争(冰冷的长津湖底)(9)

不过,在这场国会演讲的两周后,迎接麦克阿瑟的却是来自美国国会的朝鲜战争听证会,这是一场对于麦克阿瑟本人的“公开处刑”,军事委员会的另一位五星上将布莱德利对麦克阿瑟的指挥定了性:“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敌人,陷入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