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你可以直接转到我的专栏收听本文章的音频(免费)

大家好,欢迎来到陈梓老师的《人力资源进阶100讲》。

上一讲我主要是从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职业发展通道,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从业门槛低这两个角度谈到了一些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话题。

今天我将和大家聊一聊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工作的现实状况。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研判,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思的结果,也是有意义的结果。相信我下面和大家说的内容,会有利于你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这个行业。

1.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跳槽率在过去三年中持续走低,而这个趋势已经持续了将近10年,从最早30%的跳槽率下降到了去年的13%左右。一个行业人才的跳槽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人力资源工作者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增长模式正在转型升级的时候,HR从业者在选择改善型工作变动时趋于保守,公司间人才流动速度放缓。想通过跳槽来达到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和收入目标的人越来越少。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HR是一个很不安分的群体,我们对职业规划、人才市场信息、各种招聘渠道具有先天的获得优势。所以一直以来,HR从业者的跳槽率是高于其他岗位的,仅次于销售岗位。但是,现在跳槽率不断下降的趋势从本质上揭示了HR从业者面临着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

据2019年的调查数据,有34%的HR从业者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这个数据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大家只要随便上一个招聘网站,你把区域放到全国,你搜索一下就可以看到大把的三四千元月薪招聘人力资源相关岗位的信息。我把统计数据和大家汇报一下:23%的HR年收入6-10万、24%的10-15万、12%的10-25万、25-30万的6%、35万以上的2%。注意,这个数据并没有排除北上广,深苏州,杭州,重庆。成都这些城市。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的方法(人力资源的现实环境)(1)

2.在中国的人力资源从业者中,只有0.4%能够最终成为CHRO或是成为公司高层,不到2%的HR从业者成为HRD。这个数据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比例,也与其他职能成为首席领导者的比例相差甚远。这说明HR的晋升之路是一个艰难的旅程,在国内就更难了。HR从业者想成为一名CHRO需要在职业发展中打败99.6%的同行,就是成为HRD你也要打败98%的同行哦。而这个过程往往是9~10年,而商务和销售晋升到企业高管的人数是HR的20倍,时间也往往更短。

彼得•德鲁克将企业基本功能定义为营销和创新,根据这一定义人力资源这种远离市场,长期处于辅助角色的职能,一直难以成为公司最为重视的方向。HR群体也习惯性将自己定位成支持者,他们对业务和市场了解较少,很少想到要主动承担企业战略决策上的责任。很多时候,企业也不让你承担战略决策上的责任,容易画地为牢。这不单是大环境的原因,更是人力资源从业者本身的原因。

3.员工关系是中国与其他国家人力资源高管核心技能中的最大差异。这个是一个有趣的数据。根据我们查看到的算是比较正规的调查数据:中国、印度、新加坡、美国HR高管中,中国排第一的要求是“人才管理”,而其他三国排第一的都是“员工关系”。更有趣的是,其他三国排最后的居然是“人才获取”。这个情况是不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我们国家的HR有点“畸形”。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特色。这种偏差是不是由于我们本该把一本“读薄的书”,反而“读厚”了。

4.来自X英的数据:HR从业者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近四成,这也太高了。后来发现他们的调查是从自己的用户中采取的数据,他们的用户比较高端一些。我的调查数据: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是16%,本科学历的是63%。有趣的是,不论哪一个层级,学历并没有什么影响。基层岗位60%左右本科学历,16%研究生学历,经理岗位也差不多,HRD也差不多。在各种层级,不同学历所占人数的比值很接近,没有学历越高在高层职位中就占比越高这种趋势。这说明学历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优势并不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高学历或许可以成为你进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把开门的钥匙,但是要做好人力资源工作,只靠学历是没有用的,管理本来就是一门“实践”的学问。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的方法(人力资源的现实环境)(2)

5.95%人力资源从业者所在企业规模小于3000人,这个数据主要是来自招聘网站对外发布的企业信息。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有选择的抽样,因为大多数小微企业可能根本不通过网络来进行招聘。这个从国家公布的企业国模数据可以看出端倪,我国99%的企业属于中小企业,99.7%的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中小企业的标准根据所在行业不同,标准也不一样。从100人到2000人不等。比如软件行业是以300人为限,物业管理是1000人。总之最高是2000人,以下的就属于“中小微”企业。这样来看95%人力资源从业者所在企业规模小于3000人,可能还是比较乐观的数据。绝大多数人力资源从业者是在中小微企业,这个就是一个现实状况。我要和大家说这个数据的原因是要告诉大家:人力资源工作应该更多地去考虑中小企业的管理。人力资源行业从业者经常挂在嘴边的是什么?500强、“BAT”、华为、小米、Intel、谷歌、facebook等等。大家思考一下,这些企业有多少东西是99.7%的中小微企业可以叫借鉴,又可以玩的起来东西!

6.仅有19%的HR从业者在校学习时,主修HR相关专业课程。这个一方面说明:“人力资源的门槛低”,专业与否不重要。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人力资源从业者们“太不专业了”。一方面门槛低,另一方面专业程度不够,有没有一点穷图困境的意思啊?这也是国家干脆把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的考核给去掉了。有的省还在继续考,但是门槛明显提高。想要拿到高级证书,我看不亚于考研。

以上6点提供给大家,是让大家做到“知己知彼”,较为全面理性地去看待我们的宏观环境。如果你能在这些信息中发现机会和方向,那么恭喜你,你的状态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课程,请你继续保持,你一定会有丰富的收获。我们下节课见。

人力资源数量分析的方法(人力资源的现实环境)(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