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知乎上,有很多人提问「冥想的好处」,这个问题不易回答。通常说来,冥想能够帮助你获得平静,缓解焦虑,改善睡眠,找到人生方向……但是,这些答案只是冥想益处的一丢丢。

今天,我们想推荐一个人的回答,这个人有着40多年的冥想经历,写过一本在冥想圈里评价很高的著作,他的回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个人是《The Mind Illuminated》一书的作者John Yates(亦名Culadasa),美国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大学生。他早年从事物理治疗和神经科学方面的研究,后来潜心冥想,至今40多年。

这本《The Mind Illuminated》虽然没有《Mindfulness in plain English》流传甚广,但是在冥想社区里颇受好评。在Amazon.com上,300人评分4.5/5,在Goodreads上,1000多个人评分4.6/5。可以说是一本小众读者评价极高的读物,书中把冥想进阶分为十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会遇到的问题和化解的方法都有详细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推荐。

John Yates由浅入深,阐述了冥想的益处。我们翻译了书中的「引言」部分,由于本书尚无中文版,此文可能是中文首翻,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帮助。同时推荐感兴趣的朋友去阅读原书。

这里还有一个阅读提示:如果你从来没有冥想过,或你还没有完全掌握冥想,你可能会觉得文章的内容有些玄,这很正常。冥想的状态是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只有你自己体验过之后,你才能更好的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建议你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抛开对文字的依赖。这可能很难,但这正是冥想的一部分。

——Mindiverse曼谛悟思

以下是译文:

《冥想:生活的科学和艺术》

冥想是一门科学,一个让大脑得到系统训练的过程。正是冥想的科学性,让各行各业的人们体会到了相同的、令人惊叹的益处。定期冥想,已经被证实可以提升专注力、降低血压和改善睡眠。冥想还被用来治疗慢性疼痛、创伤后应激反应、焦虑、抑郁和强迫症。

冥想者能够获得对自身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的洞察,更容易识别和改变过去形成的行为模式和那些适得其反、会让生活变糟的观点。冥想者能够更好地感知他人,这能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工作和人际关系。冥想带来的平静和放松,可以让人们在生活的压力面前,保持情绪稳定。然而,这些只是一些附加的好处。

当你完全掌握了冥想的技能之后,它会带来一种独特和美妙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身体的舒适和惬意,愉悦和幸福,深度的满足感和高度的平静——这些状态能够开启心智,让我们从直觉上领会到人类的心灵共通,并消除由于自我意识带来的彼此隔离的假象。

更重要的是,这些冥想的益处可以惠及一整天,甚至一连许多天;而且,你可以在任何时候更新这些感觉,只需要坐下来冥想。即便如此,这些高峰体验也不是冥想的终极好处。

尽管幸福、喜悦、平静和泰然自若令人感到愉快,但它们也是短暂的,很容易被疾病、衰老和生活的困境所打破。它们不能让人们免受欲望、贪婪和厌恶及其后果的腐蚀。因此,这些状态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达到更高目标的手段。

更高的目标是觉醒(awakening),其它类似的表达包括顿悟、解脱和自我实现。每一种目标都在描述一种脱离了痛苦、彻底而持久的自由,不受衰老、疾病和处境的影响。从痛苦中解脱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真正的幸福感,全然的喜悦。

觉醒不是短暂的合一体验(译注:原文为experience of unity,近义于oneness,类似于中文里的“天人合一”)或是暂时的自我瓦解。它是获得真正的智慧;它是在深刻领悟终极真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顿悟。这是一种通过亲身体验来驱除蒙昧的认知活动。对于现实本质的切身体会和从痛苦中永久解脱是精神之旅上唯一、真正令人满意的目标。

当一个人的心灵获得这种洞察,他就会把生存和死亡当做一次伟大的冒险,带着清晰的目标,对所有生命展现爱和同情。

冥想也是一种彻底清醒的生活艺术。我们度过此生的方式——在生、死之间,那些想法、情感、语言、行为的总和——是我们伟大而富有创意的一件杰作。生活的美感和意义,不在于我们留下了什么作品,不在于历史对我们的描述;而在于在每一个醒着的瞬间里,我们意识体验(conscious experience)的质量,在于我们对他人的影响。

“认识你自己”是哲人的忠告。要把生活过成一件清醒的、有创意的艺术品,我们需要理解创作的原材料,即正在持续进行的、有意识的体验流,也就是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是醒着还是做梦,这个体验流包括感觉、想法、情绪和我们对它们做出的回应和选择。冥想的艺术和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度过一个更加充实的人生,因为它给我们一些必需的工具,来检验和处理我们的意识体验。

换句话说,要想目标明确地、而非杂乱无章地创建你的生活现实,你必须理解你的内心(mind)。但是这种理解不仅仅是智力上的,那种单纯的理解是没有意义。正如博物学家要在一种生物的栖息地研究它,我们也需要对内心有一种心领神会 (intuitive understanding,若直译为“直觉上的理解”)。它只能来自直接的观察和体验。

为了有意识地创造出兼具美感和艺术的生活,我们必须首先意识到自己拥有与生俱来的、成为一个更加清醒的人的能力。然后,通过适当地引导有意识的行为,我们可以培养出对现实本质的直观理解。只有通过这种洞察,你才能完成冥想的最高目标:觉醒。

当带着智慧、完全清醒地活着,我们最终能战胜所有有害的情绪和行为。我们不会变得贪婪,即使生活在匮乏当中。我们也不会有怨恨,即使面对攻击。当一种言行来自智慧和悲悯,其结果要永远好于其来自贪婪和愤怒。

以上这些是可以实现的,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内心,这意味着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我们总能找到快乐。尽管疼痛和愉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痛苦或幸福是可以选择的,选择权在我们自己。一个完全清醒的、有意识的人,既能在时机允许的时候,用爱、悲悯和能量做出更好的改变,也能泰然接受不能改变的局面,还有分辨两者的智慧。

因此,你可以把冥想的目标设定为培养出能够觉醒的心灵。关于觉醒,有太多的误解和谜团。可以放心的是,它在每个人的能力范围之内。释迦牟尼曾说,经过适当的训练,用时不会超过7年,甚至可能来得更快。

冥想和禅修是一回事儿吗(禅修的终极目标是觉醒)(1)

感 谢 阅 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欢迎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让喧嚣的世界多一分平静和智慧。

欢迎关注Mindiverse曼谛悟思的头条号,接收更多关于正念冥想、大脑认知和内心成长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