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皇帝怎样称呼自己的的父亲呢?

一般来说,皇帝的父亲也是皇帝,但也有例外,先说一般情况,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驾崩的,一种是活着的。驾崩了的直接叫“先帝”,活着的叫“太上皇”或“太上”。以上称呼适用于严肃场合,私下里,日常生活里,宋朝皇帝、皇子对父亲的称呼,跟民间的叫法是一样的,通常都是叫“爹爹”。

再说例外情况,宋英宗赵曙继位于宋仁宗赵祯,他是仁宗哥哥濮王赵允让的儿子,由于仁宗无子,过继过来的。从礼法上讲,他是仁宗的儿子,而不是濮王的儿子。英宗想叫自己亲父亲为皇考,考就是指父亲,但司马光、吕公著等礼官、台谏官坚决反对,他们认为英宗应该称濮王为“皇伯”。结果,大臣们围绕皇帝父亲的称呼问题争执不休,这就是历史上的“濮王之议”。最后,由曹太后出面调解,下了一道手诏,说:“可令皇帝称亲。”不如让英宗称濮王为“亲”吧。这才慢慢平息了争论。现在,电视剧里叫“父皇”这个称呼,是在明清时候才兴起的,宋朝时还没有这个习惯。

宋朝的爵位有多可怕(说说宋朝皇室的真实称呼)(1)

宋朝皇帝怎么称呼自己的母亲呢?

我们马上想起,应该叫“母后”啊,但“母后”也是明清时皇子对母亲的称呼,在宋朝虽然也有“母后”一词,但一般都用于客观的描述,比如说“母后听政”“母后临朝”之类,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宋朝皇帝称他的母亲,通常都是叫“娘娘”,如宋仁宗便叫刘太后为“大娘娘”,叫他的养母杨太妃为“小娘娘”。现在我们以为“娘娘”指的是皇帝的嫔妃,但在宋朝,就是指母亲,民间的子女称自己的母亲,也有叫“娘娘”的。

在宋朝皇帝怎么称呼自己的嫔妃呢?

可以叫“娘子”,比如宋高宗宠爱的两个妃子,都姓刘,一个就叫“大刘娘子”,一个叫“小刘娘子”。皇帝怎么称呼自己的兄弟呢?宋人有个习惯,按照排行,叫“大哥、二哥、三哥、四哥”,以此类推。皇室也一样,比如,宋高宗赵构排行第九,他的皇帝哥哥、宋钦宗便叫他“九哥”。有意思的是,爹妈有时候也会叫自己的儿子“大哥”,这是父子、母子之间比较亲切的一种称呼。

宋朝的爵位有多可怕(说说宋朝皇室的真实称呼)(2)

在宋朝皇帝怎么称呼大臣呢?

宋朝皇帝称呼大臣,是称“卿”,而不是称肉麻的“爱卿”。“爱卿”是男人用来称呼他的情人。举个例子,宋话本《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中,有一个叫做吴山的富二代,结识了一个叫做韩五娘的女子,两人卿卿我我,如漆如胶,分别后,吴山给韩五娘写了一封情书,抬头就是这么写的:“爱卿韩五娘”。此外,“爱卿”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指青楼女子。

那么大臣又是怎样称呼皇上的呢?

在正式严肃场合,大臣称呼皇帝“陛下”、“圣上”。但在不那么正式的场合,大臣对于皇帝,更喜欢用另一个称呼:官家;内廷嫔妃、宫女、内侍,外间的老百姓,说起皇帝时,都习惯叫“官家”。为什么叫“官家”呢?《资治通鉴》中载:“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官家”各取前后段一字,寓意功绩可媲美三皇五帝。

宋朝皇帝怎样自称呢?

在正式场合,自称朕,但在非正式场合,比如在后宫、在宴席上往往都自称“我”。皇太后怎样自称呢?在宋朝,皇太后可以自称“老身”或“我”,但不会称“哀家”。嫔妃对帝后自称为“臣妾”或“妾”。也有称“奴家”或“奴奴”者,但那似乎是在其品阶不高的情况下。皇后在皇帝面前也自称为“臣妾”。嫔妃平时自称也可称“本位”,但不是“本宫”,因为在宋代,嫔妃居处不能称宫,只称阁、阁分或位。公主平时没很多限制,口语可以称“我”,但正式上表章时要称“妾”。

宋朝的爵位有多可怕(说说宋朝皇室的真实称呼)(3)

奴仆怎样称呼主人?

奴仆称呼男主人为“阿郎”;而称呼少主人为“郎君”,太子也被同样是被称为“郎君”;称呼主母和小姐俱为“娘子”。“娘子”、“郎君”并非只用于奴仆称呼主人。年长者也会叫少年人为“郎”或“郎君”,称呼女子则多以其姓加行第再加“娘”呼之。在日常交往中,称“娘子”、“郎君”以示尊重。奴仆自称“小的“,或者“小人”都行。太监对皇帝以及皇后等人的自称也同样是“小的“或者“小人”,并非满清的“奴才”。

在宋代,“小姐”的含义就是“妓女”的意思,宋人对“小姐”的称呼,决不是指富贵之家的女儿。

夫妻之间怎么称呼呢?

有的妻子称呼自己丈夫为“官人”,也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但在宋朝,“相公”一词严禁随便使用!就狭义来说,依旧限于对宰相的尊称,但事实上作为一般的高官尊称也是可以。如岳飞就是被称呼为“相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