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文化遗产,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起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但现如今,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让越来越多时尚的元素拥有了与文化遗产结合的机会。
故宫发布的“萌版”雍正形象,手中折扇正是故宫文创产品。
实景舞台秀《印象·西湖》的表演场面。
头戴灰色帽盔,身披墨绿铠甲,这是腾讯近日推出的三个“长城小兵”形象,分别代表山海关、娘子关、偏头关,把万里长城的形象拟人化。腾讯表示,在未来“长城小兵”将会推出动漫和手办,与消费者见面。与此同时,《王者荣耀》团队也宣布加入腾讯发起的“长城你造不造”计划,推出全新游戏英雄“长城守卫军”,以此方式宣传长城文化。
随着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具备了挖掘传统文化遗产资源的自觉。通过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文化遗产向公众介绍,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合力,是当下我国文化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把文化遗产打造成IP近些年来,IP产业风靡全国,成为了文化产业增长的重要动力。IP,是知识产权的缩写,广义上讲,是指被大众广泛接受和认知,拥有开发潜力的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文化实体,甚至文化概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为世人熟知的历史文化遗产,都属于可以开发的文化IP。
将文化遗产打造为IP,故宫走在了前面。
故宫早在2010年就在淘宝开通了网店,销售周边产品,但因为设计风格和营销手段都较为传统,一直不温不火。自从2014年开始,故宫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网络热点和流行品位,打造了一批“脑洞大开”的周边。比如朝珠耳机、容嬷嬷针线盒,还有结合穿越剧红人雍正皇帝推出的“朕亦甚想你”折扇,都获得了年轻人的青睐。
据了解,目前故宫文创产品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元,而在这背后,是故宫9000余款精心打造的文创产品支撑的结果。目前故宫藏品超过186万件套,其中包含超过53000件绘画、75000件书法、28000件碑帖,这些都成为了故宫开发文创产品的基础。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做文创的一条捷径,就是从这些丰富的藏品中,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比如,提炼藏品图案到文创产品设计中,或者把各种宫廷元素,牛、马、侍女……提取出来做创意产品。只要趣味性、互动性够强,产品就会受欢迎。
在国家博物馆的网络商店,一批文创产品也有不俗的销量。一款金步摇夜光书签,总销量达到了7670件。另一款以明清瓷器为原型的夜卧灯,则卖出了4674件。据记者观察,这批销量靠前的文创产品,标价大多在几十元人民币的区间,而且做工精细,并有相当的实用性。产品素材则来自于杏林春燕碗、红山玉龙、圆明园兽首、四羊方尊等国家博物馆的经典藏品。
“文创 ”是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走文化创意与文化遗产结合的道路成为各个文化单位广泛实践的背后,是我国文化建设顶层设计对此提出的一系列指导和要求。
在2014年,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份意见指出,要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途径,促进文化遗产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2016年,国办又转发了文化部等部委印发的《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入发掘文化文物单位馆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力争到2020年,逐步形成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文化创意产品体系。
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在解读“十三五”文化建设纲要时就指出,要鼓励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纪念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文化文物单位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推动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从根本上来说,用文创推动文化遗产的发展,不仅要运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是要走一条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的市场化道路。开发好的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在人才运用、管理机制、品牌运作上,都跳脱出僵化的既定模式,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故宫方面的介绍,“爆款”文创产品的诞生,是因为招聘了一批“有毒的设计师”。而在过去,事业单位的招聘或者通过应届生招聘,或者通过体制内的平行调动,很难短期收获大批专业人才。提高产品质量,就必须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而对于文化单位来说,文创产品开发销售也存在“收支两条线”的限制。上海博物馆、浙江博物馆等9家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平均每个单位文创产品年销售收入可以达到1000万元以上。资金如何管理,如何使用,成为了问题。对此,2016年国家也明确,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的文创开发取得的收入,按规定纳入本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可用于加强公益服务、藏品征集、继续投入开发、人员绩效奖励等,调动了资金的活性。
商业成功以外,还要有更高追求虽然通过文化创意对文化遗产进行开发,成为了业界的共识,也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现状仍然不容乐观。有媒体援引《艺术市场》的报道称,2016年全国4526家博物馆,具备文创开发能力的只有2256家,盈利的仅18家,比例不到1%。
这样的现状后面,是产品雷同、性价比低、不接地气等国内文化遗产周边产品开发长期以来积攒的问题。
旅行爱好者小吴向记者透露,现在市面上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高仿品,这些东西虽然好,但是笨重而且昂贵,旅行的时候不可能买;一种是明信片、钥匙扣、水杯这类大路货,虽然有一点特色,但这类周边一般比较贵,如果没有做得太精彩,也不至于让人有消费的欲望。
“购买文创周边,并不是购买实用品,我想购买的,是物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个才重要。”小吴说。
除此之外,相比于博物馆藏品这类实体文化遗产,我国的山川湖泊、历史工程、传统艺术等文化IP,由于概念相对宽泛且所有权不够明晰,导致文化开发力度还不够。
2003年起,“印象”系列舞台秀风靡全国,《印象·丽江》《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等产品风靡全国。此类实景舞台秀,立足旅游目的地,意在通过全国顶尖的导演和演出团队,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但与此同时,这一系列也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比如一度年盈利6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印象·西湖》,确实实现了商业上的成功。但是,舞台搭建对西湖传统景观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风险,也引发不少人的担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时,如何做到商业、文化、生态的多赢,同样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