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了,力按照性质可以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重力到底是什么东东?

一、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由定义我们可以看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而受力物体就是我们的研究对象。特别注意的是地球的吸引产生的并不算是重力,还有一部分是研究对象随地球转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这个我们后续会说。

二、重力的大小: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其中G是研究对象所受的重力,m是研究对象的质量,g是自由落体加速度,一般取9.8,有时候题目中会要求取10,这个大家要看清楚。实际上由公式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是重力加速度还是会随着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重力其实与位置是有关系的,这方面内容大家可以参照万有引力章节。

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地球上任意位置都是竖直向下。绝对不可以描述成垂直向下。这个方向为什么是竖直向下这种描述,大家可以参照我写的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区别。

四、重力的作用点: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 所以重心可以看做是重力的作用点。注意重心和质点一样,是为了研究方便而抽象而来的一个物理量,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重心的位置: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及质量分布有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几何形状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如铅球的重心就在球心。 (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与物体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物体重心的位置,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例如:一个平板的重心在板上,而一个铁环的重心不在环上。(3)重心的位置与物体所在的位置及放置状态和运动状态无关。但一个物体内质量分布发生变化时,其重心的位置会发生变化。(4)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以用悬挂法或者支撑法来确定

重力和阻力为正向力吗(解读第一种性质力)(1)

五、重力的测量工具是测力计

六、重力的作用效果:挤压支撑物,产生重力加速度,产生向心加速度。

如果你有今日头条app,麻烦顺手点一下关注@中学物理知识传播者,每天都会倾情奉献一段小干货,我会继续努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