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双字子全,陇西狄道人。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

这是原著中对于王双的描写。说到王双,知名度可能会有些低,毕竟他不是那个群雄并起时代的人物。

他出现在诸葛亮北伐时代,那个时候,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他是生错了年代。

但是王双是一个不能忽视的武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被作者赋予的设定。

常山赵子龙在原著97回去世,他在同一回登场。而且登场的时候,作者花了很多笔墨来描写他。

说明什么?我感觉作者都用意很明显,王双就是接替赵云成为一个时代最强者的人。

所以,作者为了让大家相信王双是最强王者,花了不少笔墨介绍王双的兵器和描写王双的外貌。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2)

就是上面那一堆描述。要知道上面的这些描写在东汉末年那些猛将身上是很普遍的。但要知道这个时候是真正的三国,诸葛亮北伐时代,这个时候能打的猛将可是稀缺资源。而王双能在这个时候享受和东汉末年猛将一样的笔墨描写,也是独一份的存在!可以说三国真正成立之后一直到三家归一,除了王双以外,其他人再也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可以看出王双挺受作者的青睐。

简单来看看作者给王双的描述。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身长九尺,可以说这升高很高了,全书也没几个人身长九尺。虎背熊腰这样的描述简直就是虎将标配,没看过《三国演义》的,只是听过这个写绘的,都会觉得这个人猛的不行。

使六十斤大刀,骑千里征宛马,开两石铁胎弓,暗藏三个流星锤,百发百中,有万夫不当之勇。

六十斤的大刀,虽然不及关公的青龙偃月刀八十二斤,但是比纪灵的五十斤三尖两刃刀要重的。这是不是预示着王双比纪灵厉害呢?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3)

关羽

当然了光看刀的重量就认为谁比谁厉害太过武断,但是王双是个力气很大的人就对了。另外,全书描写刀有重量的好像就只有三人,王双就是其中之一。

千里征宛马是匹千里马,还能开两石之弓,暗藏三个流星锤。也就是说王双不仅能和人正面硬刚,还是个暗器流的。不仅能射暗箭,还能丢流星锤。可以说连玩暗器都是双保险。

这似乎和马超有一拼,毕竟马超不仅箭射的好还能丢铜锤。

不过感觉王双还是要比黄忠差一点,毕竟黄忠生前可是个能开三石之弓的狠人。

可能作者还担心大家觉得王双不够猛,又给他加上了万夫不当之勇的设定。虽然这个写绘在很多垃圾身上也出现过,但这个具体也得分人。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4)

新三国王双

从上面我们能看到,罗贯中给王双的设定真的很高,真的是想把他往这个时代的天下第一来描写。

但我们经常会说牛逼的设定需要牛逼的战绩来支撑。

而王双恰恰就出在战绩上,设定高端,但战绩不足以支撑他这个高端设定。

王双缺少一骑绝尘的战绩。


1、秒杀龚起、谢雄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5)

旗上书:‘魏先锋大将王双’。”孔明问曰:“谁可迎之?”魏延出曰:“某愿往。”孔明曰:“汝乃先锋大将,未可轻出。”又问:“谁敢迎之?”裨将谢雄应声而出。孔明与三千军去了。孔明又问曰:“谁敢再去?”裨将龚起应声要去。孔明亦与三千兵去了。孔明恐城内郝昭引兵冲出,乃把人马退二十里下寨。

却说谢雄引军前行,正遇王双;战不三合,被双一刀劈死。蜀兵败走,双随后赶来。龚起接着,交马只三合,办被双所斩。

秒杀龚起、谢雄两个龙套不能说明什么问题。毕竟换成张郃说不定也能办到。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龚起、谢雄是俩龙套,但是官职是裨将军。北伐的时候,王平的职位也是裨将军,这俩人和王平平级。

按照当时蜀汉的官吏严格的选拔制度,这两人能当上裨将军,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实力。

王双能秒杀官职和王双平级的武将,这似乎也还确实不错。


2、平手张嶷,对战王平、张嶷、廖化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6)

孔明大惊,忙令廖化、王平、张嶷三人出迎。两阵对圆,张嶷出马,王平、廖化压住阵角。王双纵马来与张嶷交马,数合不分胜负。双诈败便走,嶷随后赶去。王平见张嶷中计,忙叫曰:“休赶!”嶷急回马时,王双流星锤早到,正中其背。巍伏鞍而走,双回马赶来。王平、廖化截住,救得张嶷回阵。

王双砍杀龚起、谢雄之后,让孔明大惊。于是孔明派出廖化、王平、张嶷三人一起应战王双。

按照书中合战法则,孔明派三人战王双,说明王双强于他们三人中任何一人。

三人中最强的应该是王平,毕竟他也能和张郃大战几十回合。但最终应战王双的不是王平,而是张嶷。张嶷的武艺可不见得有多高呢!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7)

结果张嶷能和王双数回合平手,王双打败张嶷还是诈败用流星锤偷袭赢的。

要是换成五虎级别其他人,张嶷早就交代在这里了。

后面王平、廖化两个人就能截住王双。廖化和张翼武艺差不多,王平和张翼同样能拦住姜维,我严重怀疑王双能不能正面硬刚打败当时的姜维。

嶷吐血数口,回见孔明,说:“王双英雄无敌;如今将二万兵就陈仓城外下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守御甚严。”

这里拿出来说是因为借张嶷之口,作者形容王双英雄无敌”!要知道全书作者这样的写绘只写过四次,只形容过四个人。前三个分别是吕布、马超、赵云。第四个就是王双。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8)

吕布

从这里看出,作者能被冠以吕布、马超、赵云等绝顶猛将才能享有的写绘。

也表明作者确实是把王双当成天下第一来写的。

而且王双不仅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写绘,甚至更加上了“英雄无敌”的罕有的描述,双保险加身,真的是按照天下第一来描写的。


3、王双较尴尬的战绩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9)

前面说了,王双就是按照天下第一来写的。虽然罗贯中想把他当天下第一来写,但是难免力不从心。想要证明王双天下第一,就要和当时武艺最顶尖的人交手。

然而当时赵子龙已经去世,张郃和王双一个阵营的,而他俩是根本不可能打起来的。蜀汉当时能和王双正面刚刚的也就魏延、姜维两人。

只要王双能战胜姜维或者魏延任何一人,他就能证明自己。

而王双打败或者杀死魏延、姜维任何一人都是作者不愿意看到的。所以,作者也没让姜维魏延出来打。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0)

当时的顶尖战力王双一个都碰不到。杀两个小角色以及耍阴招打败一个武艺不见得有多高的张嶷,证明不了他武艺天下第一。

所以,这也是我说他战绩尴尬的原因。


4、王双和张郃谁更强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1)

王双和张郃都是那个时候数一数二的高手。那他俩谁更强一点呢?

且说魏延受了密计,当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早有细作报知王双。双大驱军马,并力追赶。追到二十余里,看看赶上,见魏延旗号在前,双大叫曰:“魏延休走!”蜀兵更不回头。双拍马赶来。背后魏兵叫曰:“城外寨中火起,恐中敌人奸计。”双急勒马回时,只见一片火光冲天,慌令退军。行到山坡左侧,忽一骑马从林中骤出,大喝曰:“魏延在此!”王双大惊,措手不及,被延一刀砍于马下。魏兵疑有埋伏,四散逃走。

王双中计措手不及被魏延杀死。虽然我感觉按照设定来说王双是强于魏延的,但魏延其实也是有一战之力的。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2)

所以魏延能用计斩杀王双,但是诸葛亮实行这个计策只能让姜维魏延实行,毕竟不是换成谁都能斩杀王双的。

所以,我感觉王双比魏延武功高,但也不是高出很多的那种。

张郃呢,最后也是中计战死的。但是死法不一样,他并不是被斩杀而是被乱箭射死的。

同样也是让魏延负责诱敌,让张郃追魏延。但最后并没有让魏延出其不意斩杀张郃。

为什么不这么做呢?前面说了,就算偷袭,也要有一定实力才能偷袭成功。

但是最后选择乱箭射死张郃,而没有让魏延突袭张郃,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就算给魏延这样一个机会,他也杀不死张郃。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3)

所以,从最后结局来看,同样是追击魏延,魏延最后能出其不意斩杀王双,而对待张郃,只能把他骗到剑阁射死。

所以感觉张郃强于王双。但感觉罗贯中是把王双当天下第一来写的,理论上来讲是要强于张郃的,那为什么最终给人感觉不如张郃呢?

我个人感觉可能和武艺无关,可能是经验以及谋略的因素。张郃比王双大,戎马生涯比王双久,经验、阅历什么的肯定比王双足,所以张郃不容易被偷袭。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4)

同时呢张郃不仅武艺不错,还能位列五子良将,说明他不仅能带兵,还有谋略有手段。而王双设定就是一个斗将,自然就没那么聪明,更多的是匹夫之勇。

所以,综合来说说张郃强于王双也没问题。


5、作者塑造王双的意义。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5)

王双的出现其实个人觉得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从桃园三结义开始到赵子龙病故这么长的篇幅里,刘备以及蜀汉方面,从来没有过这种一对一单挑打不过对方的烦恼。

读着看的时候,哪怕对面是本书第一人的吕布,或者是曹营一众猛将,都从来没有怕刘备这边单挑会输。

典型代表就是刘备从汝南发兵攻打许昌的时候,刘备带着关张赵三个高手,直接天天正面搦战,曹操只能挂上免战牌,想计策打刘备。

到了这里,变成了蜀汉一方不敢正面交手,诸葛亮得去想计策搞定对手了。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6)

这也从侧面展现出了相较于汉中之战时的人才济济,除了关羽以外的四虎加上魏延杀得曹老板丢盔弃甲,此时的蜀汉已经人才凋敝,全靠诸葛亮一人苦苦支撑。

其实作者想表达的是从王双开始,蜀汉就开始从一开始单挑从不怂,到后面单挑都要掂量掂量,得用计策搞定的转变了。

所以,从这方面感觉王双还是很有压迫感。这可能就是罗贯中大力塑造王双的原因


综上,就是为啥我说王双是高端的设定,因为按照作者描述他就是接替赵云的天下第一。为什么是低端的战绩呢?因为他的所有战绩不足以支持他成为天下第一。

三国演义最强阵容 三国演义之王双(17)


最后用王双被斩,原著中的诗来结束全文。

孔明妙算胜孙庞,耿若长星照一方。

进退行兵神莫测,陈仓道口斩王双。


码字不易,还望珍惜。

个人己见,不喜勿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