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孝张皇后画像
明仁宗画像
前言- 大明王朝经十六帝,皇后是不只十六位,能堪称贤后的,更是为数不多,堪称贤后的基本皇帝去世后再也没有立过皇后,比如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和朱元璋共同打天下的结发妻子,辅助太祖建立大明帝国,死后太祖哭成泪人,卧床不起,再也没有立过皇后,马皇后死后被安葬在了朱元璋的孝陵,生前辅佐太祖,死后太祖与其同眠。另外还有成祖的徐皇后,他们从小就认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最后结成夫妻,最后辅佐成祖登基为帝。不过这个皇后也是寿命和马皇后一样英年早逝,死后成祖伤心欲绝,罢朝三日。最后也安葬在了成祖的长陵,成祖死后也葬于长陵,陪伴徐皇后。但今天我们谈的这个主角:诚孝张皇后一扫前面两个皇后的短命之运,活成了大明朝最长寿的皇后,经“六朝历六帝”,要是在活久二十年,大明历史将会改变,那就是经“七朝历八帝”。历堪称大明历史上的奇迹。
影视剧中诚孝张皇后形象
- 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国后,为了政治上的合作,会给功臣们联姻,以保全政权的稳定,也是为了拉拢人心,但这只限于开国初期,比如,太子朱标娶了常遇春的长女,燕王娶了徐达的长女等等,也有犒劳功臣的意思。这样操作多了的话容易造成“外戚干权”,古代有太多的例子,比如隋文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等等都是外戚夺权成立的王朝,所以太祖朱元璋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有他规定从孙辈起不准与大臣联姻,鼓励提倡娶平民子女。正是因为太祖的这个规定,才使得诚孝张皇后才有机会成为大明朝的皇后。
- 诚孝张皇后的父亲名为张麒,史书记载,刚开始是一位士兵出生,后来官至京卫指挥使,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的公安局长,级别也不是很低,他们一家起先是农民出生,后张麒当兵屡立战功后才有了后面的仕途,所以也算平民出生。但从小父亲就请教书先生在家教授女儿的知识,也和自己的婆婆徐皇后一样是一位才女。再一次机缘巧合下被婆婆徐皇后认识,又出生平民,觉得配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很是可以,才有了后面的故事种种。
仁宗和张皇后的画像
- 于是在徐皇后的安排下,见了成祖,成祖也很满意,遂上报太祖朱元璋,确定太祖的这个孙媳妇,太祖也很赞赏朱棣徐皇后的安排,又是平民出生,也符合太祖的要求,于是便进宫拜见太祖,太祖见诚孝张皇后端庄得体,美丽大方,也是很满意,只是马皇后已经去世,没有看到这一段佳话。后太祖钦定大婚,明仁宗四岁的时候祖母马皇后就去世了,所以不知道仁宗大婚的时候会不会觉得有一些可惜和遗憾。明仁宗大婚后于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立为燕王世子,同时封张氏为燕世子妃。
- 成了世子妃的张皇后在北平燕王府悉心的照顾丈夫明仁宗的起居,也非常孝敬自己的公婆成祖和徐皇后,晨昏定省不忘自己的职责,对待下人和明仁宗一样可以用宽宥两个字来形容,所以很受成祖一家人的喜欢。洪武三十一年二月,生下长子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这使得成祖喜出望外,看到了自己的第一个孙子,而孙子出世的时候天降异相,也使得成祖坚定了“靖难”的决心。
诚孝张皇后影视剧照
- 成祖在嫡孙朱瞻基出生后便开始了“靖难之役”,后兵临南京城下,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登基为帝,史称明太宗,后嘉靖帝改为明成祖。并于永乐二年封朱高炽为皇太子,正式确立为皇位继承人,而诚孝张皇后这时也封为太子妃。成为太子妃的张皇后孝谨温顺,侍奉成祖夫妇尽心周到,事事都亲力亲为,所以很得成祖与徐皇后的欢心,特别是徐皇后,因为这个儿媳是自己选的,又和自己的脾气秉性很像,所以就更加喜欢。
成祖画像
- 正是因为成祖和徐皇后对诚孝张皇后的喜欢又有可爱的嫡孙朱瞻基的绕膝承欢,才使得不被成祖喜欢的朱高炽太子之位得以保全。因为明仁宗朱高炽生性仁厚端重,也深受儒家经典的熏陶,举止言行沉静有法度,对待下人及朝中大臣都宽厚仁慈,又因身体肥胖不善骑射,成祖觉得一点都不像自己身材健硕,征战沙场一马天下,所以不得成祖喜爱。而成祖最喜爱次子汉王朱高煦,觉得他最像自己,在靖难之役中勇猛第一,屡立战功,和自己有的一拼。朱有心废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改立汉王,但徐皇后和大臣们一直阻拦。而且诚孝张皇后所生长子朱瞻基聪慧好学,深得成祖宠爱,成祖也很喜爱张氏这个儿媳,所以最后为了这些原因,才没有废太子。所以明仁宗得感谢自己的这个媳妇儿和自己的这个儿子。
影视剧中诚孝张皇后形象
洪熙封后- 永乐二十二年,成祖病崩于第五次漠北之征。太子朱高炽在北京即位,年号:洪熙,是为明仁宗,张氏被册封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立为皇后 的张氏,对朝中内外政事,莫不周知。因为仁宗身体不适很好,所以都是诚孝张皇后在身边辅佐,事不巨细,整日整夜都是诚孝张皇后陪伴。明仁宗日夜勤于政事,是位贤明的君主,不知是不是整日整夜的操劳国事 再加上身体的原因,在位不足一年,便于洪熙元年驾崩,享年四十八岁。失去丈夫的诚孝张皇后悲从心来,哭的死去活来,但还得为后面的事做准备,安排自己丈夫仁宗的后事后,才让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登基为帝。
影视剧中诚孝张皇后形象
宣德晋升太后- 宣德元年(1426年),皇太子朱瞻基即位,史为明宣宗,尊封母亲诚孝张皇后为皇太后, 因而成为大明朝第一位皇太后,这可让马皇后和徐皇后都羡慕。刚登上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年纪并不大,所以朝政国事都由诚孝张皇后辅政,当时国家海内安宁祥泰,明宣宗朱瞻基对母亲也是无不孝敬,母亲生病更是奉药于床前,经常带母亲出去郊游,还携带母亲去拜谒成祖的长陵和仁宗的献陵。对于母亲的话更是一一允诺,言听计从。可见宣宗对母亲是多么的孝顺,使得诚孝张皇后享受到了马皇后和徐皇后所没有的待遇。
影视剧中诚孝张皇后形象
- 在宣德一朝前期朝政上诚孝张皇后为宣宗选择了英国公张辅、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辅政,都是大名鼎鼎的贤臣,为后期的宣宗皇帝亲政铺了后路,也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历史上来看,诚孝张皇后在仁宗驾崩后,完全有实力把持国家朝政,像武则天一样登基为帝,成为一代女皇,论才干,当初可以辅佐仁宗,论实力,深明识人用人之道,也有治国的手段。登基的宣宗年龄又那么小,完全可以将权力揽在手上,可是平民出生的他晓大义,知道不能成为大明朝的笑话和千古罪人,所以宣宗成年后还政于朝,这点值得后人称赞。除此之外,诚孝张皇后对自己的娘家家人也很严格,其弟张升为人淳厚谨慎,但诚孝张皇后仍不许他参加商议国家大事。更不许自己的儿子宣宗加封官爵给娘家人。并非像大明风华里自己的弟弟造成英宗一朝的“土木堡之变”的悲剧,这是编剧乱编的,要是诚孝张皇后知道编剧这样污蔑她的娘家人,估计要从献陵爬出来找他算账,哈哈......。至于在后宫中宣宗朱瞻基宠爱孙贵妃,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贵妃为后,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常召她到清宁宫,在宴席时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可见诚孝张皇后三观还是很正的,也是最明事理的人。
影视剧中诚孝张皇后的形象
正统摄政,进封太皇太后-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享年三十八岁。和他父亲一样英年早逝,面对失去丈夫,再失去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诚孝张皇后,心里的痛苦谁能体会?悲凉之余也不能枉顾国家社稷,于是将才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立为帝;自己成为大明朝唯一的太皇太后。宣宗朱瞻基在去世前留下遗诏,凡朝廷国家大事都要请诚孝张皇后审核,审核过后才能颁布 。据史料记载:因为继位的英宗才10岁不到,还不能亲政处理国家大事,这时的大臣请求诚孝张皇后垂帘听政,张皇后却说:"不能破坏祖宗之法,只须将一切不急的事务交由内阁审议报备,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佐大臣就可以了。"所以这是第二次把持朝政的机会,诚孝张皇后也放弃了。
电视剧中英宗和诚孝张皇后形象
- 英宗亲政后极度的宠信宦官王振,王振经常干出干政的事,诚孝张皇后觉得这是隐患,太祖立下后宫不得干政的石碑,成祖立下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碑,于是经常斥责王振,还要将王振处死,后来得益于英宗的求情才使得王振留下性命成了大明朝的祸害。
电视剧中诚孝张皇后形象
-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诚孝张皇后病重,知道自己时日已不多,在去世的前期还关注着大明江山,召杨士奇等三杨询问英宗朝的朝政,在三杨还没有汇报完就去世了。去世后安葬与仁宗皇帝的献陵,与自己的丈夫长眠于地下。
仁宗和诚孝张皇后的献陵
- 这位大明帝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却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窃取权利的果实,而是尽心尽力的辅佐丈夫、儿子、孙子。成为经“六朝历六帝”的太皇太后,成为大明朝的唯一,要是他在活久一点,估计就不会有王振干政,也不会有英宗朝的“土木堡之变”,大明朝的历史或许就会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