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士众多,璀璨如郭嘉、司马懿、诸葛亮、荀彧之流,屹立于智囊顶端;或如司马徽、黄承彦等名流隐士;再如庞统、田丰、周瑜等令人噫吁叹息中道而亡;但是更多的是在茫茫历史长河中消散。

曹操杀徐元直的原因(独怜三国徐元直)(1)

但是,在三国历史上,却有那么一人,如流星般划过,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却又嘎然而止的消失,而此人也应该是罗贯中甚为神往的一人,不惜浓墨重彩去着重刻画他。

此人,就是徐庶徐元直,生卒年不详;徐庶早年叫徐福,本是寒门士子,但是徐庶早年好武厌文,后为友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后徐庶的党羽一起来将徐庶救走。

曹操杀徐元直的原因(独怜三国徐元直)(2)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得知刘备于新野驻军,派遣曹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徐庶用计遣张飞、赵云大破曹仁前锋,并将吕旷、吕翔斩杀。后曹仁亲自点兵前来,李典又被赵云杀败,曹仁于是摆八门金锁阵,但是徐庶很快识破阵中破绽,派遣赵云率领五百军士将前往破阵,杀败曹仁。曹仁不甘失败,决定晚上前来劫寨,但又被徐庶算到,曹仁大败而归,徐庶又设计夺取了樊城。

后来曹操知道徐庶是大孝子,于是绑架了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北投;在忠孝之间,徐庶选择了孝,去了曹营,但是却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但是在此却留下了一个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杀徐元直的原因(独怜三国徐元直)(3)

但是徐庶的母亲也是一名烈女,徐庶到许昌见了母亲之后才得知自己被骗,徐母在斥责徐庶之后自杀,徐庶也发誓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但是后来徐庶还是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可见诸葛亮对徐庶和石韬才能都是甚为钦佩的。

曹操杀徐元直的原因(独怜三国徐元直)(4)

如此名士,却从不肯为曹魏献一计一策而终生默默无闻,实在可惜;要知徐庶可是连司马徽都钦佩不已,称赞其“王佐之才”,司马徽看人可还没看错过啊!要说刘备最为惋惜的,也就是徐庶了。

罗贯中:痛恨高贤不再逢,临歧泣别两情浓。片言却似春雷震,能使南阳起卧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