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前篇)

五,全篇倒读词调不变的回文词

8,宋王文甫《虞美人》寄情

黄金柳嫩摇丝软,永日堂空掩。

卷帘飞燕未归来,

客去醉眠欹枕,殢残杯。

眉山浅拂青螺黛,整整垂双带。

水沉香熨窄衫轻,

莹玉碧溪春溜,眼波横。

倒读:

横波眼溜春溪碧,玉莹轻衫窄。

熨香沉水带双垂,

整整黛螺轻拂,远山眉。

杯残殢枕欹眠醉,去客归来未?

燕飞帘卷掩空堂,

日永软丝摇嫩,柳金黄。

简说:王文甫,宋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失收,生平籍贯均不详。此词整篇倒读为另一首《虞美人》,两篇意义几乎无差别,都是写情人离去后,女子的颓唐和思念。因这一词牌句式参差,倒读时断句,韵脚都有变化,就给写作设置了难题。这首词顺读,倒读都较为通畅,做到这一点,诚非易事。

9,明邱濬《菩萨蛮》秋思

纱窗碧透横斜影,月光寒处空帷冷。

香柱细烧檀,沉沉夜正阑。

更深方困睡,倦极生愁思。

含情感寂寥,何处别魂销。

倒读:

销魂别处何寂寥,感情含思愁生极。

倦睡困方深,更阑正夜沉。

沉檀烧细柱,香冷帷空处。

寒光月影斜,横透碧窗纱。

简说:

邱濬(1418一1495),字仲深,琼州人。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工诗文。《菩萨蛮》全篇倒读,句子会被拆散,创作时很难兼顾。邱濬此词能将秋夜思人的主题细致地表达出来,实属难能可贵。

10,淸董元恺《浣溪沙》春闺回文

莺语听残春院晴,屏云倚共晚寒凝。

黛痕愁入远峰青。

庭满落花香寂寂,声和玉漏夜清清。

轻红拂梦晓来醒。

倒读:

醒来晓梦拂红轻,清清夜漏玉和声。

寂寂香花落满庭。

青峰远入愁痕黛,凝寒晚共倚云屏。

晴院春残听语莺。

简说:

董元恺,淸人。《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失收,生平籍贯均不详。这首词写的是闺中春怨,用虚笔,以描写春日迟暮,春夜寂静清冷的周遭环境,烘托主人公孤独,惆怅的心境。直接涉及主人公的寥寥数笔,也运用恰当,展现其黛眉微颦,春思入梦的情态,笔调轻灵,意蕴深长。

(未完待续)

附图:

莺语听残春院晴,晴院春残听语莺。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1)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2)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3)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4)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5)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6)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7)

踏遍溪山寻雅趣全诗(莺语听残春院晴)(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