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不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所写的著名杂剧。
讲的是弱势妇女窦娥遭无赖陷害,被昏官屈打成招的悲剧故事。
因冤魂不散,感动天地,六月夏天,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覆盖在窦娥的身体上。
百姓都认窦娥冤屈,为其打抱不平。
最后直到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于京城做官返乡才得以为其昭雪。
杂剧写的是下层人民为人宰割的悲惨人间,批判的是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
清代的”宰白鸭“亦如此,而且更为残忍。
除了昏官当道,连自己亲生父母都参与其中,谋他人钱财害自己孩子的性命。
宰白鸭
“宰白鸭”就是替死鬼的意思。
替死的是贫苦人家的子弟,被替的则是有权有势的大户人家。
当这些权贵或者望族家里遇到人命官司的时候,便会花高价费重金去收买下层弱势群体,比如寒门子弟,比如流离失所的平民,让他们去顶罪,掩人耳目,从而使得真正的凶手逍遥法外。
而这些为图钱财为人宰割的人,便被比喻成砧板上的白鸭。“我为鱼肉,人为刀俎”,而形象地叫作”宰白鸭“。
这一糟粕陋习最早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间,并一直发展到道光年间及以后。
有史料记载,仅在当时漳州、泉州两地,每年因为“宰白鸭”而枉死的命案可达百数十起。如此恶劣的事件,皇帝当然不会坐视不理。
据《清实录》所记,道光皇帝在批阅刑部递送的奏折时,曾读到有关“宰白鸭”的案件。
怒发冲冠,立即下令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要严厉杜绝这种极其恶劣的违法行为。
但是收效甚微。
因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除了当事人几乎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实情。
就连地方官府也常常被哄骗过去,因为判案的官吏多是受了权贵们的贿赂,双眼一闭,便装作什么也看不见。
使得县令见顶替者自己都如实招来,很容易便被蒙骗过去。导致错判。
而且权贵、替罪的人以及判官三方都众口一词,所以案件的笔录口供,在外人眼里看起来也看不出有什么破绽。
即使想要回查也难以分别哪些是“宰白鸭”的案子,哪些又不是。下面举一则清朝真实发生的“宰白鸭”案子。
记录于清朝海宁人陈其元所写的《庸闲斋笔记》中。
这本书详细写到了许多清朝末年官场有关的典章制度、重要史事、官场轶事以及地方习俗等。而下面这一“宰白鸭”案子则是他父亲陈鳌所发现的。
“见死难救”的陈鳌
陈其元的父亲陈鳌曾在福建当过审判员。
案件复审工作中,在一桩刑事案件里发现了蹊跷。
根据案件可以得出,被害人曾被多人打伤,伤口数十余处,最后因失血不止身亡。
但矛盾之处在于最终归案的凶手只有一人,而且还是一个身材瘦小年纪不过16岁的毛头小子,眉目清秀,充满稚气。
陈鳌隐隐觉得奇怪,他知道此案有待重审,并且根据他的社会和工作经验,他判定这大概率是一起“宰白鸭”案子。
因为是复审,所以这孩子还关在牢里。
陈鳌得以见到男孩,询问过程中,不管陈鳌问什么,眼前这个孩子都能流利回答,而且回答的内容和状纸所记一样。
陈鳌很耐心,也更加肯定这是一起“宰白鸭”案子。
之后,他尝试引导这个孩子说出实情,让他不要害怕,可惜这孩子仍然只是将状纸内容一字不差又给背了一遍。
陈鳌觉得无奈。
就在这时,男孩终于开口了,突然抱住陈鳌,失声痛哭起来。终于才将内心的冤屈倾倒了出来。
男孩对陈鳌说,他的父母拿了富人家的钱就把他卖了,他苦苦乞求也没能得到回应,还逼着他去认罪。
陈鳌听了,眼眶含着泪水,忍不住掉下来。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孩子却不幸遇到了如此狠心的父母,他又是伤心,又是气愤,想要为这个孩子沉冤昭雪。也鼓励他向县令说出实情,好让真正的凶手归案。
陈鳌拿出复审的文件,让孩子签字画押,由陈鳌带回衙门,驳回了原本的口供,并义正言辞要求衙门重新查案。
陈鳌觉得这次应该能帮助孩子洗清罪名。
但他没有想到,几日之后当衙门将重审结果送到他手里的时候,口供记录居然和上次一模一样,一字不差。
陈鳌觉得不可思议,以为是衙役搞错了文件,将上次那张送来了。
可是等他再见到这个孩子的时候,孩子却又改变了说辞,执意说自己就是凶手,完全不记得之前坦白父母勾结权贵将他卖了当“白鸭”一事。
陈鳌提醒他,如果真的归罪下来,这可是死罪。
孩子紧紧咬着嘴巴,似乎想要开口而不得,陈鳌于是单独把他拉出来,孩子这才又一次坦白。
说自己向县官坦白真相之后,不仅没有得到县官的同情和支持。反而惹得县太爷生气,将他严刑逼供,最后他只好屈打成招。
而且他的父母已经享用了赃钱,担心男孩儿再翻供,出尔反尔要是惹怒了权贵,最后全家性命都不保。于是将男孩痛骂一通。
男孩儿觉得心如死灰,最后便认了罪。
结语
虽然清王朝已经灭亡,“宰白鸭”的糟粕成为历史,但是新的“宰白鸭案件”却又出现。比如儿童妇女的拐卖事件。
不管是电影《亲爱的》的原型孙海洋,还是电影《失孤》的原型郭刚堂,他们长达十几年的寻亲之路漫漫又艰苦,好在最后借助各方帮助破镜重圆。
但失去的亲情却也难以填补。况且还有那么多父母没能找回自己的孩子,可谓数不尽的悲欢,数不清的离合。
只愿天下无拐,留下美好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