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1)

葵花,一年生草本,秆直立,高丈许,一秆一花,向太阳光倾斜,故名向日葵。

葵花为头状花序,生长在茎的顶端,俗称花盘。花盘的四周边缘为舌状花,有一层、也有两层或三层的,颜色有橙黄、淡黄和紫红色,极具诱惑力,常常引诱各种昆虫采蜜授粉。葵花的果实为瘦果,俗称葵花籽,东北人称“毛嗑”。

说到葵花,我想起一个人,一个叫梵高的荷兰印象派画家。他的一生被贫穷、饥饿折磨着,买不起衣服,填不饱肚子,请不起模特;他不被人理解,作品无人问津。绝望之下,他切割自己的左耳,在他喜欢的麦田里开枪自杀。但不得不说,梵高的许多作品,却聚焦底层人的生活与生存,如《吃土豆的人》、《黄房子》、《卧室》等,折射的却是他放低的姿态与对生活的尊重。应该说,梵高喜欢大自然,喜欢用色彩表达情感。他用买面包的钱换来颜料,一点点地涂抹在画布上,涂抹出灿烂的葵花。有人评价:这种平凡的花是属于梵高的,梵高用他那天才之手,将自然界之一最简单的主题表达得充满动感,光芒四射。

诗意葵花。历代诗人描写赞颂葵花的诗篇虽然不多,但却多为精品,句句珠玑。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随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诗,咏花明志,讲的是人品。融情入景,对举柳絮葵花,对人品的褒贬自在不言中。我想,司马光的诗,以柳絮与葵花的对比,一个随风飘荡,一个忠诚恒守,轻贱与高尚,天地之别,泾渭分明。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唐代诗圣杜甫的诗句,一方面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表达人本爱民思想;另一方面,又称“葵霍倾太阳,物性固莫夺”,认为忠于君主即为“倾太阳”,浓郁的忠君思想跃然纸上。

“此地常无日,青青独在阴。太阳偏不及,非是未倾心。”刘长卿的《咏墙阴下葵》诗,替中心不贰的向日葵辩解,竟是如此体贴入微。

“生长古墙阴,园荒草树深。可曾霑雨露,不改向阳心。”宋人刘克庄的诗,把葵花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仍不失“向阳心”的特质,表达的淋漓透彻。

“密叶护繁英,花开夏已深。莫言颜色异,还是向阳心。”明人蒋忠也把“向阳心”视为葵花的优点,予以赞赏。在复杂的人类社会里,葵花的向阳心常被赋予不同的思想内涵,以抒发人们不同的志向操守。

还有,一说到向日葵,就很容易想到一个人,一个叫梵高的荷兰印象派画家。他的一生被贫穷、饥饿折磨着,买不起衣服,填不饱肚子,请不起模特;不被人理解,作品无人问津。绝望之下,他切割自己的左耳,在他喜爱的麦田里开枪自杀。但梵高的许多作品,却聚焦底层人的生活与生存,折射出他放低的姿态和对生活的尊重。尤其是向日葵,这种谦卑朴实的花,在梵高的画布上,是那么瑰丽明亮,仿佛闪耀着光芒。专业人士评价:用色大胆,黄上加黄,这种平凡的花只属于梵高。在我看来,这平凡的花,不但成就了梵高,也成就了向日葵本身。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2)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3)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4)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5)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6)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7)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8)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9)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10)

葵花向阳开完整版(葵花朵朵向阳开)(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