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

文 | 米粒妈

有一部纪录片,让米粒妈特别感慨。如果不是米粒姥爷当年努力考出大山,我现在估计就是山沟里的“翠花”。

所以有关原生家庭话题的片子,我都特别关注。这部片对我触动很大,片中讲了三个孩子的故事,在他们的身上,你一定能反思自己的教育。

这部片子叫《出路》,一共只有3集,不长,但是讲的是三种人生。这三种人生涵盖了几乎我们每个人的处境,我真的是狠狠共情了。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2)

片子跟踪拍摄的是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孩子,历时六年,几乎看尽了他们每个人的梦想和现实的碰撞。

他们是甘肃偏远山区的女孩马百娟、湖北复读了三次,一心想要考上一个二本的男孩徐佳、和北京家境优渥的17岁女孩袁晗寒。

看完这部片我脑中不断重复一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出生在罗马。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3)

三个孩子,三种人生

第一个孩子叫马百娟,她12岁,生活在甘肃一个非常偏远的山村里。就是这种画风的: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4)

每天只有漫天的黄沙和崎岖的山路,下地干活、喂猪,过着贫瘠的生活。

她所在的村子只有一所小学,而且其实根本称不上是小学。老师只是一个多认识几个字的农民,学校里只有几个孩子,拼凑成了一年级和二年级。

老师的普通话也不标准,马百娟用浓重乡音读的课文,始终作为故事的旁白。她背着书包,走在黄沙漫天的乡间小路上的时候,干净的笑容特别令人动容。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5)

那天她去小卖铺买了两个本、一支笔,然后就乐得嘴都合不上,满足得心里要溢出蜜来。

她有个很大很大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去遥远的北京读大学,然后找一份能赚好多钱的工作。至少每个月要赚1000块钱吧,那样就可以给家里买面,买水……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6)

但是这个愿望对她来说,太难实现了。

第二个孩子是19岁的徐佳,他生活在湖北的一个小镇上,父亲是农民工,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子能上大学,直到他去世,这成了他的遗愿。

比起马百娟,徐佳的生活环境要优越了一个层级。但是作为小镇青年,他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非常大。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7)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考上大学,他复读了三年了。他一度压力大到根本无法安静下来做题,情绪崩溃到想轻生。

他所承受的压力,还有向上拼搏的内动力,一定是大多数生在城市的孩子难以共情的,比如袁晗寒。

袁晗寒是一个典型的北京大妞,她17岁的时候从人人向往的殿堂级美术学校央美附中辍学回家了。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8)

人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的央美附中,她可以随随便便放弃。辍学后,她就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价值,寻找生活的意义,每天都觉得很无聊。

她有纹身,每天看电影,却依然总是打着哈欠,觉得想找到更多好玩的事儿才行。

她身上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喜欢画画,追求浪漫。优渥的家境使她整个人的气质都是慵懒松弛的。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9)

寻找出路的方式

马百娟从山村里的小学毕业,一家人来到宁夏生活。从偏远的山区来到了村镇,她的生活水平可以说就已经提升了一个台阶,但是离实现自己的理想依然有着太远的距离。

她也试着去读当地的学校,但那里的孩子都比她年纪小,而她的水平实在是差得太多,完全跟不上。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0)

她只能走进一家酒店,想找份工作。但经理说她年龄太小了,做前台的工作,也要会操作电脑。

她说:

“扫地可以吗?”

经理说:

“我们这儿都是铺地毯,也不用你扫地。实际上你连去洗碗都不会有人要你。”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1)

这个时候她才知道,自己的路有多难走。当她完全找不到出路在哪的时候,父亲的话给了她明确的、也是唯一的指导。

父亲说:

“女孩子是别人家的人,读书没有用,因为有了孩子之后就有了拖累,班也就不要上了。所以女孩子嫁人,就是唯一的出路。”

后来,16岁的马百娟嫁给了老家的表哥,她挺着孕肚,站在屋檐下和几个同龄的女孩笑着聊天,梦想,就这样终止在了这样一个平常的午后。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2)

另一边,小镇青年徐佳,终于在复读的第三年考上了湖北工业大学。

而接下来面临的现实更加残酷,他意识到自己要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3)

虽然拥有了大学文凭,但是海投的简历几乎全部石沉大海,很少有给他面试邀请的。他去保险公司做业务员,挣扎在一个个边缘的求职岗位中。

最终他和一家电力公司签了合同,每个月3千元的工资,好像就这样把自己给卖了。签合同那天,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而北京女孩袁晗寒,从央美附中辍学以后,拿着家里的2万元资金开了一间自己的咖啡酒吧,但没过多长时间就倒闭了。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4)

不过没关系,优渥的家境给了她足够的试错成本,那对她来说,只是体验人生的一种方式。

之后他去德国留学,养了一只兔子当宠物,谈恋爱,画画,过着悠闲的生活。但她依然觉得太无聊了。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5)

于是她的梦想变成了去世界各地游历,永远不要在一个地方安定下来。一直看、一直寻找、一直是新鲜的,这就是她要寻找的人生意义。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6)

原生家庭的牵引

后来的马百娟嫁为人妇,她的世界只有丈夫和孩子。但从偏远的山村来到了普通农村,成了一个普通农民,这对于她的原生家庭来说,已经实现了一次跃升。

后来的徐佳,一直在那家电力公司工作。工作定下来之后,他很快和大学交往的女朋友结了婚。

他相信先成家后立业,希望早点给女朋友一个归宿,也让妈妈别再那么操劳,能够多个人帮她分担。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7)

从小时候开始,他就为父亲的遗愿而活,为母亲的期望而活。尽管自己的精神压力大到爆表,依然要成全家人的寄望。

长大后,他为自己的责任而活,对妻子负责,对母亲负责。这一份担当是可贵的,他所处的原生家庭和社会阶层,让他没有那么多机会去考虑自己到底要什么。

后来的袁晗寒,从德国回来了。因为她觉得德国的生活太安逸了,这让她感觉像是在养老。

她注册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有了自己追求的事业,未来天高海阔,她游历全世界,追寻不无聊的一切可能性。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8)

这三个孩子,其实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阶层的跃升。但是,原生家庭给他们的思想带来的影响,几乎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马百娟也曾经有过一些尝试,她想要走出去,不依靠嫁人的方式走出去。但是父亲斩钉截铁的论断直接否定了她的尝试。

后来的她,对嫁人是自己唯一的出路深信不疑,但她再也没有了小时候那种灿烂的笑容。那笑容代表希望,面对镜头她是无畏的,自信的。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19)

但是影片的最后,长大嫁人的马百娟的表情里,只有羞怯和躲闪,当父亲声讨纪录片拍摄组,找他们索要费用时,她的眼神空洞自卑。

压力山大的小镇青年徐佳,背负着整个家的期望,担负着引领整个家庭实现阶级跃升的使命。

他即使被压垮了,可能都不自知。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精力去关注自己,他整个人生都是在为对别人负责而活。

袁晗寒的父母,对她其实没有任何要求。她出生在“罗马”,父母只需要鼓励她去尝试各种可能性,抵达自己理想的生活状态就可以了。

她有坚实的大后方为她托底,米粒妈在她的身上时时刻刻看到的都是一种松弛感,那种松弛中带着有恃无恐的自信,她的整个人生都在关注自我,追求自我。

一路走来一直给孩子鼓励和支持(6年跟拍三个孩子的三种人生)(20)

基于三种不同的家庭环境,孩子,可以生长成完全不同的状态,拥有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每个家庭都是爱孩子的,但因为父母思维、认知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局限性,孩子们的思维方式,几乎形成了不可逆的样子。

但三个孩子的状态都是特别真实的,当物质基础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他们全身心都在为追求物质生活而挣扎。

当物质基础足够丰厚,人也就进阶到了追求精神世界价值意义的阶段,这正是袁晗寒的样子。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徐佳拼尽了全力,依然是工薪阶层。那是袁晗寒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人生。

但是他们的努力有用吗?有用的!

就像米粒姥爷,出生在湖北最贫瘠的大别山区,他的父亲是孤儿、做过乞丐,他的母亲曾是弃婴。米粒姥爷在家里五儿一女里排行老三。米粒姥爷的故事看这里:《寒门难出贵子,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当米粒姥爷通过不断地奋斗考上大学,从大山考出来,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马百娟的孩子呢?也许就成为了徐佳。徐佳的孩子呢?也许就成了袁晗寒。袁晗寒的孩子依然生活在物质资源足够丰盈的顶端,追寻他们的自我。

有人拼尽全力朝着罗马前行,但走到半途,后面的路,就需要后代来接力。有的人生在半途,最终走到了罗马。

有的人出生在罗马,但他们终究会在罗马会师。

个人简介:@米粒妈频道(欢迎关注),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分享,5-12岁孩子的教育和升学,英文、数学、科学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0~5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爱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