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5月18日,同盟会元老陈其美在上海萨坡赛路14号(日本人山田纯三郎寓所)惨遭暗杀,年仅38周岁。

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痛呼:“失我长城”,并奋笔疾书悼联:“可怜麟凤供炰脯;如此江山待祓除”。

在其湖州陵园里,孙中山、蒋介石、于右任等人纷纷题词,盛赞其革命光辉形象。作为中山先生的坚定追随者、同盟会元老、上海武装起义的发动者,陈其美理应受到受到他们的敬重,其英勇形象值得后人景仰。

然而,因民国初年发生的三起枪杀案,使他形象蒙上了一层“灰布”,甚至有人借此来抹黑他。

陈其美遇刺事件(陈其美惨遭暗杀)(1)

三宗疑案之一

1912年1月光复会创始人之一陶成章被暗杀,有人推测是陈其美因为宗教偏执,指派蒋介石收买光复会叛徒王竹卿暗杀陶成章。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纷纷揭竿而起,虽目的相同,但分属于不同阵营,比如同盟会与光复会。

1907年徐锡麟、秋瑾牺牲后,孙中山要求陈其美从日本回国,联络秋瑾的部下,促成同盟会与光复会的合作。

历经4年时间,陈其美重整旗鼓,费尽心力把陷入泥泞的同盟会拔了出来,从而在上海开创了新局面。

此时的陈其美虽是沪军都督,但位置却不稳,因身为光复会创始人之一的陶成章的实力不容小觑,且陶成章在革命方略上与孙中山存在分歧,使得他动了杀机,有人说是他收买了蒋介石和王竹卿对陶成章进行刺杀。

陈其美遇刺事件(陈其美惨遭暗杀)(2)

陶成章遇刺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向陈其美发去紧急唁电,肯定陶成章“抱革命宗旨十有余年,奔走运动,不遗余力。”要求陈其美“严速究缉”。

陶成章遇难后,陈其美莅临追悼大会祭奠,并即席演说曰:“此时北廷未覆,光复未奏全功,同胞当努力继绍诸烈士之志,以慰烈士之心。”毫无疑问这是比较中肯的肺腑之言。

结果有人在追悼大会上揣测陶成章“必死于争竞权利之徒”、“必死于怀挟意见之纤竖”。

就因为此,后就有人推论因陈其美的宗派偏执,指使蒋介石收买光复会叛徒王竹卿行刺陶成章。但是空口无凭,虽然言语信誓旦旦,但并无多少实质证据去证实,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令人难以信服。

如果真如推论所言,刺杀陶成章的始作俑者是陈其美,那他是不能获得如此多美誉的。因为陶成章是辛亥革命时期举足轻重的革命活动家,地位虽稍逊于中山先生,但他矢志不渝地革命情怀及行为值得我们敬仰。

三宗疑案之二

1913年宋教仁被刺一案,坊间普遍说是袁世凯指使,却并无实质证据,成为了一桩悬案,近来为何又有人杜撰陈其美策划刺宋呢?

宋教仁是醉心于“宪政”的国民党人,同陈其美力主武装夺权的方针有所不同。

1911年7月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为策划长江流域的起义做准备。

陈其美遇刺事件(陈其美惨遭暗杀)(3)

1911年11月陈在上海领导起义,光复上海,并被举为沪军都督,随后组织联军攻占南京,拥护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教仁的议会政治路线不是针对武装革命的,而是在孙中山向袁世凯让出大总统职位之后,宋试图让国民党以议会政党的角色来制衡袁世凯。

平心而论,宋孙两方面都不视对方为敌,事实上,孙中山对宋教仁也是颇为尊重的,称他“为宪政流血”第一人。一向追随孙中山的陈其美根本没有理由刺宋。

三宗疑案之三

有人说陈其美死于青帮组织的刺杀行动,其实是相当离谱。

陈其美1908年回上海即以革命活动为目的,1909年在马霍路(今黄陂北路)德福里1号设立天宝客栈,表面上生活浪荡,实则为联络光复会革命同志,密谋起义。

同时,为争取帮会支持革命,他也加入了青帮,并成为青帮的一个重要骨干。这并不与中山先生的革命理念相悖。

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的许多活动和行踪都同帮会有交集。帮会的性质,也决定青帮中人有的是双重身份,既有维护革命的,也有反对革命的。所以陈其美被暗杀的嫌疑人中有青帮背景实属正常。

陈其美遇刺事件(陈其美惨遭暗杀)(4)

可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即袁世凯对他恨之入骨,一是恨其坚持共和立场,二是恨其拒不就范。陈曾对袁世凯说:“凡有倾覆共和者,我必反对之。拥护共和者,我当扶之。”袁世凯视陈其美为无法操控的对头。

当时也确有袁重赏70万银元派人刺杀陈其美之说,所以孙中山在悼陈其美文中就采信了这一说法。

历史的评价终归是人去定夺,难免会受个人自身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对革命英烈陈其美应始终保持应有的敬意。可是民国初年的三宗枪杀案疑点重重,迄今悬而未解,使陈其美盖棺百年而未定论。我们期盼史学工作者能够发掘出更多的史料,加以佐证,以便对陈其美做出客观的历史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