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是在什么地方写成的《水浒传》?这最好问施耐庵本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其他人都是猜的,分别只在于猜的对还是错,谁猜的可能性大些、小些,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水浒传作者真的是施耐庵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水浒传作者真的是施耐庵吗(水浒传是施耐庵在哪里写成的)

水浒传作者真的是施耐庵吗

施耐庵是在什么地方写成的《水浒传》?这最好问施耐庵本人,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其他人都是猜的,分别只在于猜的对还是错,谁猜的可能性大些、小些。

因为《水浒传》施耐庵后来出了很大的名,而在当时,他虽说也考取过功名(对于“进士”人们还有诸多疑团未解)但其生平事迹,“旧籍记载甚少,且多参差,难于考证”,施公在天有灵,不亦悲乎?地不在偏,有人则名。为挖掘地方文旅资源,近些年几个地方的人开始“挖祖坟”式的考证起来,当然也是“依例”考证到施氏族脉从周文王始,而耐庵之祖乃孔子七十二贤人施之常。有拿出家谱详加考证,谓耐庵一支自苏州来迁,初至兴化,复徙大丰白驹场(曾属兴化)者。而耐庵公之十四世孙施俊峰更言“吾族始祖耐庵公,明初自苏迁兴,后徙白驹场。由一本而支分派别。传衍至今,五百余年矣…”,按说,祖宗是不会认错的,言之又这样凿凿,那耐庵公祖籍苏州,来迁兴化、大丰,是没有问题了。但又有人“祖坟”挖得更细,细理麻丝,发现耐庵公一脉是繁衍于吴兴郡(今浙江湖州),后徙苏州的。于是只祖籍就冒出两个来了,还都拿出了证据。不过,自耐庵公父亲这辈始家族脉络倒还是比较清晰的。家族文献说明,耐庵公父施元德乃行船为生,做些小买卖,到过不少地方,应该结识不少人,其妻子即在走串过程中,在大丰白驹场娶的卞氏女子,有说耐庵亦下生于白驹场花家垛的。既都找到了证据,当然“故居”“祖地”“纪念馆”都陆续建起了,甚至连写作《水浒传》的书房都标示的明明白白,目的不言自喻。

那《水浒传》究竟是施耐庵公在各地标示的哪个书房里写的?说起来还真难倒人。施耐庵公主要生活于元朝,元代戏曲繁荣,耐庵公肯定听过说书人和艺人讲演有关水浒的故事,据说他还曾在郓城县做过小官,浏览过水浒故事地,甚至还拜访过梁山好汉的后人。元末兵荒马乱,施耐庵氏并非安分之人,据传曾追随吴王张士诚氏,到过江阴祝塘和沙洲河桥,不知这两处地方有否赶时髦也搞个施耐庵故居。施耐庵氏是比较正直又有一定抱负的人无论是山东挂职,还是钱塘为官,都能秉公行事,抑制豪强。又有官方资料,又有艺人敷衍,又有民间传说,又有思想基础,特别是又有山西富商之子罗贯中的协助,写作《水浒传》的主客观条件基本具备了。

不过又有“官司”来了。

张士诚降元后,施耐庵氏弃官避祸,到底往何处去呢?他给老乡顾逖写了一首诗,寻求意见:“年荒世乱走天涯,寻得阳山好住家。愿辟蒿莱多种竹,莫教李子结如瓜。”这首诗第二句中“阳山”有人认为是“山阳”,从而为施耐庵氏避居山阳县作依据。到底原诗如何,笔者未加详查不得而知,但从顾逖和诗能看出一点端倪:“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逢一笑旧同寅。此处不是世外境,何处桃源好避秦?”兴化水网密集,交通不便,自古是避兵之地,而白驹场盛传施耐庵氏是1363年到1368年左右在老家白驹场闭门著书《水浒传》的,实在来说可信度也是蛮强的。

朱元璋凭造反起家,建立起大明王朝做了皇帝后,当然得防着别人套路,为“造反派”鼓吹的《水浒传》就必然成为犯嫌的书了,施耐庵氏为此东躲西藏。施耐德为舟人子,年轻时亦随父到过山阳,说他于1368年来山阳城大香渠巷6号避居,也可以讲得通。但假定施耐庵是1368年来山阳的,而1370年就去世了,短短两年,当然难以完成《水浒传》写作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又有人指认张家港凤凰山永庆寺,是《水浒传》写作之地。这样一来,《水浒传》写作之地越发变得扑朔迷离。那么,《水浒传》究竟是在哪里写的?静下心来细细想想,答案似乎也容易得出,作为这样的鸿篇巨著一时一地显然也难以写就,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水浒传》的素材积累于平时,写作于多地,明立尚未最终定稿,修改于山阳也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