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小伙伴留言说,随手记雷了,不知道投进去的钱,还能不能拿回来。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1)

小巴马上去查看,到底怎么回事。

原来,4月17日,随手记转发了一则公告,说正在退出P2P业务。

这则公告,是由深圳南山区互金整治办,和深圳公安局南山分局发布的,消息属实。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2)

然后,随手记在4月23日,正式对投资人进行确权,发短信通知用户,在APP上进行投资资金的确认。

大家一下就懵了,怎么这么突然?

除了短信之外,之前没有收到任何通知。

很多人甚至是在收到确权通知的当天,才知道随手记雷了。

兑付方案都还没出,就让人先确权。

更诡异的是,陆续有人登录APP发现,随手记根据新的确权本金方式,擅自修改用户的账户数据。

有人5年前就开始在随手记做P2P投资,累计出借近百万,账户积累了约7.6万的收益。

平台退出P2P业务之前,他的账户上的待收本金,还有11万多。

但现在,新的确权本金,要扣除掉全部历史收益。

这样一扣,他的待收本金就只剩下了4.8万。

这也就是说,确权之后,大家这些年在随手记的投资收益,就全没了,被强行扣留了。

然后,随手记官网在4月24日发文,解释确权的事,大意是说——

按照相关规定,还有待收余额的出借人,实行“先本金后收益”原则,优先兑付未偿还本金,偿还所有的本金之后,才进行收益兑付,最终的兑付金额,以兑付方案为准。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3)

说人话就是,钱是可以拿回来的,但能拿回来多少,就不确定了。

这操作就很粗暴了,相当于硬要你先确权,后面的事情再说,如果你不确权,流程也没法走下去。

其实随手记是一款很多人用的记账软件了,2014年上线了理财版块,推出基金、银行存款、还有第三方的P2P产品。

大家觉得记账用着还不错啊,还得到过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方的融资,而且背靠“金蝶”,看着很稳,就投了里面的P2P产品。

这个金蝶,是国内财务软件的巨头,在香港上了市,知名度很高。

大家都以为,随手记是金蝶内部孵化的,但实际上,金蝶并没有参与深圳随手科技的融资,不是股东,只是金蝶的高管有参与。

深圳随手科技的创始人,就是曾在金蝶做过高管的谷风。

该公司最大的股东,是北京随手科技公司,北京随手科技里面的两大股东,除了创始人谷风,另一个徐少春也是金蝶的高管。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4)

(来源:天眼查)

所以随手记在宣传方面,就打着“源自金蝶25年财务沉淀”的标签,吸引人来投资。

随手记P2P产品的合作方,曾包括厚本金融、爱钱进、投哪等等。

其中的厚本金融,在2019年就已经爆雷了,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上海浦东警方立案调查。

厚本金融倒台了,不能按约定还款,作为出款方的随手记也被波及,这肯定会对现金流有负面影响。

现在,随手记还在清退P2P业务,金蝶愿不愿意兜底,咱也不知道。

有投了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保存好重要的证据。

比如平台发布的消息、调整的数据、交易转账等截图,作为维权的证据。

密切关注平台状态,要投诉和上报的,小巴找了一些渠道:

1、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公众号:深圳金融

投诉邮箱:jrb@shenzhen.gov.cn

监管三处电话:0755-82538004

0755-82538067

2、深圳市互金风险整治办(南山区)

投诉邮箱:jrb@szns.gov.cn

电话:0755-26542915

3、其他渠道如“深圳经侦”公众号,“深圳网警”微博等等。

不过现在深圳公安局还有互金整治办,都已经监管到这个事情,也算是个好事。

  

其实从随手记这个事情,小巴觉得有几点,是需要咱们去反思,去吸取教训的。

首先是,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被高收益冲昏头脑。

大家应该都知道,近两年来P2P频频爆雷。

尤其是进入2019年以来,国家对P2P的监管力度逐渐增大,整个行业在进行洗牌,就连千亿级的团贷网也不能幸免。

当整个行业遭遇大的洗牌时,再大的平台也怕挤兑,很难独善其身。

P2P在我们国家诞生以来,就是以高风险特征存在的。

一开始很多平台并不是想骗人,只是想通过这种中介模式赚钱。

但借钱的人想长期用钱,投资的人又偏好短期投资,这里面的资金期限协调就非常难办,不匹配。

再加上今年的疫情黑天鹅,可以说互金的整治形势仍然严峻。

即便咱们已经反复强调,不要再投资P2P,但时不时还是有人会问,P2P还能买吗?某某平台还安全吗?

小巴想说,为了8%-10%的收益,背后却要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真的划算吗?

不要再幻想,某某机构是个例外,买了的尽早下车,手痒着蠢蠢欲动的,也不要再想买的事了,进去了就是当接盘侠。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5)

第二个,不要光看产品背后的“光环”,要多了解实际内容。

你以为金蝶为随手记背书,就很靠谱,实际上那只是个宣传手段。

只看名头,没搞清楚产品的内容,是很容易吃亏的。

这里小巴又不得不提一下,最近的中行原油宝爆仓。

本来原油的事情小巴已不想再多说,就是不想大家的关注点,总是放在原油上面,原油只适合风险承受能力高的人参与,而期货这些,更不是普通大众的投资品。

原油宝实际就是一种“纸原油”的产品,它的底层资产,是100%保证金的境外原油期货合约。

这个事情引发全民热议,科普文章也很多,但看完后,真正理解其中内涵的人又有多少?

什么期货、合约这些术语,看不懂的就不该碰。

但跟风的人,因为前一段时间原油基金限购,看着油价那么低又想抄底,就到处找渠道买原油,包括原油宝。

至于原油宝的底层资产是什么,恐怕很多人是没仔细了解过的。

不过这后面也有一只助推之手,大家是信了中行的招牌,才最后决定入局的。

而且中行还被挖出,之前的产品宣传里,说投资小白也可以买原油宝,让本不该参与交易的人,上了游戏牌桌。

随手记会不会爆雷,这些道理你该懂了(6)

所以大家就该醒悟了,为自己兜底的,终究是你自己。

什么光环都不能尽信,也不要跟风,买之前自己多了解产品背后的逻辑,看不懂的,就不要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