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糖尿病人生活质量差,其实不然,在我们生活中,许多糖尿病人活得要比正常人寿命长,原因是他们更懂得如何健康生活,生活的习惯让健康加有了保障,所以就健康和长寿全有了,比如这位糖尿病友,活到82岁了,依然健康,也很快乐,今天他要把经验分享给大家: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1)

我今年82岁,1991年确诊为糖尿病。开始用口服药,2004年因口服药引起肝酶升高而改用胰岛素诺和灵至今。每天剂量开始16个单位,现增加到20个单位。目前血糖控制接近正常范围,空腹4.5一7.5mmol/L,餐后在10以下,没有发现并发症。

如何确诊糖尿病?

我的生活方式跟大家没太大差别,也是粗茶淡饭。主要是饭量大,早饭一般要吃半斤左右,身体偏胖,身高165公分,体重70公斤。加上工作性质量“摇笔杆子”,坐的多,动的少,还常熬夜,这样就得了糖尿病。确珍之前约有一年多的时间就开始消瘦,后来感到口干,喝水也解不了渴。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个当医生的亲戚跟我说“你会不会有糖尿病?”这才到医院去检查,当时空腹血糖11,尿糖两个加号,诊断为糖尿病。

身边两个因肾病去世的糖友,让我重视糖尿病

在得糖尿病之前我对此病了解很少,所以医生告诉我有糖尿病也没有多大压力,只是按医嘱吃药,当然也没有终生跟它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后来我的两位朋友先后因糖尿病肾病去世,我才想到这病凶险。这两位朋友一个是不检查,不治疗,说“越不在乎越好”。另一个则压力很大,用他老伴的话说“把医院当家住”。结果都出了问题。看了他们的后果,我觉得这病就像日本兵的铁壁合围,开始悄无声息,一旦缩小了“包围圈”,就很难解脱了。从确诊到出现并发症之前,这段时间是争取主动,战胜病魔的宝贵时机。我们要把握住。

掌握驾驭糖尿病的方法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2)

我认真阅读了每期《中华糖友》杂志,按照书中提到的“五驾马车”全面控糖。一是定期检查,二是坚持用药,三是饮食控制,四是适当运动,五是保持心情愉快。

原来查血糖要去医院,后来随着科技进步有了血糖仪,我就买了仪器,平时每周查一次,遇到生病和季节变化就查勤一些。这样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吃饭做到“八分饱。坚持有氧运动,快步走2一3公里,打太极拳,练八段锦,这些运动穿插进行。为了增强下肢的血液循环,防治糖尿病足,我又添加了甩腿和跪着走(在地上铺个毯子,以膝盖当足,一次走30一50米,这样走过会觉得两腿发热。开始膝盖有些疼,慢慢就好了。)以引血下行。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仅降糖是不够的,还要保护心,脑,肝,肾这些重要器官,除了运动,再加按摩和眼睛保健操效果会更好些。

为了保持心情愉快,我学会了遇事冷静,换位思考,不钻牛角尖。

如何防止上当受骗

糖尿病病程长,愈后比较差,容易产生急躁情绪,总希望彻底根治。这个想法刚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在战胜此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我亲见过一些朋友为了根治糖尿病上当受骗,落得人财两空。

我较少上当,主要体会有五点:

第一相信科学。目前糖尿病在全世界还未攻克,这是个基本事实。承认这个事实就不要幻想现在可以根治。这时有人再用祖传秘方”,“高科技”之类的名目来骗我们,我就不会相信,也不会上当了。

第二看病拿药一定找正规医院有资质的医生,不找什么“熟人”,“病友介绍”之类的关系,上当也会少些。

第三我不相信保健品,从不买健品。

第四学会识别骗局:骗子的共同特征是过于热情,言过其实,爱打听隐私,粘住不放等,遇到这样的人千万离他远点。有一种骗局是许愿,“你用我的药,买够xx钱如果不好,再用药不收钱。”其实再用他的药已经毫无意义。这样的圈套不要钻。

第五学会不露隐私,在生人面前不谈家常。去年夏天我在外避暑时,不小心露了一句我有糖尿病,马上有个人很积极地来介绍一种保健品,又是送我样品叫试用,又是送另食吃,又交换微信。我始终对她有保留,没有进一步联系。后来发现她果然是个卖保健品的。

以上是老糖尿病友给大家分享的控血糖秘诀,在这里,我们再给大家科学的讲一下糖尿病人怎么能长寿?

糖尿病人如果要与健康人一样高寿,就要注意保护心脏、脑、肾脏、眼睛和足等器官。

第一,心脏。糖尿病人要定期检查心血管,特别是当出现原因不明的胸痛、心慌、气短的时候,要立即进行心脏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病变要积极合理的治疗。

第二,脑、糖尿病人脑卒中的危险比一般人明显增高。要定期测量血压、血脂、血糖。小卒中是脑卒中的先兆,糖尿病人要特别警惕脑卒中,一旦出现要及早就医。

第三,是肾脏。糖尿病人合并肾小球硬化者高达25%到44%,因此要注意保护肾脏,定期检查尿液和肾功能。

第四,眼睛。糖尿病累及眼睛造成视力模糊者占病例的10%到20%。因此,要求糖尿病人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果发现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要早期治疗。

那么糖尿病人如何保护自己的中器官让其更健康呢?

控制血糖不能单单依靠药物,日常的保健也要做到位,这样对稳定血糖有帮助。日常保健对控制血糖可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1、糖尿病人长寿离不开运动锻炼

Ⅰ型糖尿病可以适当的进行运动,应该采取散步和做体操或者太极拳之类的轻度锻炼方法。Ⅱ型糖尿病也就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这种患者运动量可以稍微大一些,可以采取快走或者慢者和骑车等运动方式,但是要注意一定要持之以恒,才能达到锻炼的效果。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3)

2 糖尿病人长寿离不开饮食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应该以粗粮为主,要以细粮为辅。在平时要多吃蔬菜,可以适量的吃一些瘦肉和蛋类食物,还可以吃一些小鱼。糖尿病人一般是不建议选择零食的,因为很多零食都是含有大量的油脂,糖,还有盐,这些都是糖尿病人需要避免食用的。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4)

3、糖尿病人长寿离不开精神保健

要知道不良的负面情绪只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是不利于控制血糖的,所以保持心情平和是稳定血糖的重要措施。糖尿病必须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要正确面对自己的病情,应该保持充分的自信去战胜疾病。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5)

糖尿病人要想健康长寿:定期要做健康筛查

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可以起到预防和及早发现各类急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因此患者或家属如果知晓各类检查项目对糖尿病患者的意义,定期进行检查,会对治疗起到很好的监控作用,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的进展,延缓各类并发症的出现。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糖尿病相关检查项目:

 1、每月内检查的项目:

血糖监测: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在患病初期,或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饮食、运动规律时,建议适当增加监测血糖次数;病情不稳定时每天检查血糖,一旦有不舒服症状应随时检查血糖;病情稳定后,1个月至少检查2次空腹和餐后血糖。

血压监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故提倡定期监测血压,最好家庭自备电子血压计,以便随时监测血压。

2、每一季度检查的项目: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和药物治疗效果判定以及预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可靠指标,它反映了抽血前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在治疗之初,建议2~3个月检测一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查一次。

 3、半年检查一次的项目:

尿常规: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病人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无泌尿系感染等情况。患者如果无肾脏并发症可每半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有并发症或感染时可根据医生要求及时做尿常规检查。

心脏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心血管疾病,即使没有心脏病症状也要定期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无并发症者建议半年或一年做一次,有并发症者则需根据专科医生需要进行检查。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6)

口腔科检查:高血糖增加牙齿和牙龈病变的机会,所以患者最好每3~6个月去口腔科就诊进行口腔专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口腔并发症。

4、每年检查的项目:

血脂系列: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项目。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代谢紊乱,所以即使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检查一次血脂,用调脂药物治疗者,需要增加检测次数。

肝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肾功能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同时因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肥胖、血脂紊乱、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故还应做肝功能检查。

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患者没有肾脏并发症时应至少每年查一次尿微量白蛋白,已有肾病者要根据专科医生要求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常规尿蛋白和肾功能。

眼底检查: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不影响视力,因此不易察觉。所以我们提倡糖尿病患者半年到一年查一次眼底,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

下肢功能检查:包括下肢神经功能检查和动静脉超声检查。糖尿病常并发周围神经病变,建议患者每年做一次下肢功能检查,做到早期预防。

22岁糖尿病血糖控制不好能活多久(糖尿病28年活到82岁)(7)

X光胸片检查: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比正常人高3~4倍,胸部X光胸片检查有利于检查出肺结核及肺部感染,建议每年做一次检查。

最好给大家一个提示

糖尿病人最好戒烟。糖尿病本身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而吸烟常常是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癌风险的显著增加。因此糖尿病友最好能戒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