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他留下了一部《道德经》,成为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经典,是中国人的智慧的重要来源。和现代人长篇累牍的作品不同,《道德经》仅仅五千余言,不过是一篇论文的长度,然而其中的思想却是博大精深,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1)

不过《道德经》十分深奥,所有数千年来一直有很多人在研究它。如开篇第一章第一句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短短一句话,十二个字,却用了三个“道”字与三个“名”字,看上去令人费解。不过,只要我们把这三个“道”字与三个“名”字分别解释清楚,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第一个“道”字与第三个“道”字的意义相同,即是“道理”或“规律”;第二个“道”则是动词“言说”的意思。第一个“名”字与第二个“名”字的意义相同,即是“名称”或“事物”;第二个“名”是动词“命名”的意思。

所以,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可以言说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命名的事物,不是永恒的事物。”那么永恒的道理(常道)、永恒的事物(常名)是什么呢?就是《道德经》和道家哲学的核心——道。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2)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最为推崇“道”这个概念,所以他们以“道”为名。在上一篇文章(老子说的“道”是什么?既是实存之物,又是万物的规律)中,居士我分析过“道”的两重含义:万物的规律与宇宙的本原。而《道德经》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正是以否定的方式,阐释了“道”的这两重含义:万物的终极规律是不可言说的;万物的本原是不可命名的。简而言之就是:

道不可用语言表达。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语言总是来自于经验的,最早的话语总是指具体的事物,最早的文章都是象形文字,对应的也都是有形的东西。比如中国古老的甲骨文,每个字都能与某些具体的事物相对应,就像一幅幅简笔画。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3)

随着人类思想的发展,语言渐渐可以表述那些抽象的概念了,但就算是最抽象的概念,也是以具体的经验为基础。比如“抽象”这个词,“抽”是一个具体的动作:抽取,“象”是具体的形象,“抽象”的意思就是抽取掉具体的形象。看,哪怕是“抽象”这个词,也需要用两个具体的字来表述。

可以言说的道理,都来自于人类的经验,因此必然带有人类的局限性。比如当年亚里士多德看到重的东西下落快,轻的东西下落慢,以为这就是宇宙间统一的规律,不料这完全是因为空气阻力的缘故,在真空中这一规律便失效了;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以为这就是宇宙的终极规律,不料在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或是在微观的粒子世界,牛顿定律便无效了……人类科学的进步总是不断修正、推翻之前发现的规律,所以这些来自经验的规律都不是恒常的道。宇宙的终极规律必然是完全脱离了人类经验的。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4)

可以表述的名称,都包含着某些特定的属性,所以无法同时包含它的反面。如我们说“红”,必然无法包括“蓝”;说“大”,必然无法包括“小”;说“硬”,必然无法包括“软”。但道是生成万物的本原,所以它一定能包含所有相反的属性,因此不能被具体的名称所限定。道中既有红,又有蓝,既有大,又有小,既有硬,又有软……什么都有也就是什么都没有,所以道即可以说是“无”,也可以说是“有”,它没有特定的属性,惚兮恍兮,恍兮惚兮。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5)

所以老子无法以语言来描述“道”,只能勉强给它两个名字:“道”与“大”。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虽然知道“道”不能用语言描述,但为了启迪世人,为了帮助人们认识“道”,又不得不写出了一部《道德经》。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言,但那些只是帮助人们认识道的工具,而不是真正的道。就像是指向月亮的手指,通过手指的朝向,也许你能看到月亮,但手指本身并不是月亮。所以,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道,那么对于你来说,五千余字的《道德经》也只是满篇废话而已。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6)

道不可用语言描述,所以也只有那些智慧极高的人才能真正认识它,这种人被老子称为“上士”。故而《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一起交流。

有深度霸气的道德经名字(如何解释道德经第一句)(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