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

大家“档”、“铛”都很熟悉

看到“口当”这个字时

是不是也是觉得很熟悉

但其实这个字并不存在

即便是把整本字典都翻遍了,也找不到哦!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

当然啦

也有特殊拼法能打出这个字来

但是大家尝试下发给别人

它就如同哈利波特的隐身毯一样神奇

奇迹般地消失不见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3)

发送出去的“口当”都会变成方块格

有网友脑洞大开

碰瓷“曼德拉效应”

认为是平行时空、量子力学搞的鬼

让人感觉整件事充满了神秘之感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4)

下面,同桌的校服小编就给大家解密

这些汉字消失的真实原因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5)

“口当”这个字其实让人如此熟悉

是因为它不仅出现在80后、90后的童年记忆—《机器猫》中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6)

在过去的字典里也有它的印记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7)

1935年8月

“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的

《第一批简体字表》里

就有“口当”是“噹”简体字的展示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8)

《第一批简体字表》

为什么现在就没有这个字了呢?

其实现在的“當”和“噹”

都被统一简化为了“当”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9)

1956年2月《汉字简化方案》

所以“口当”就开始停用了

但是也有人还继续在使用这个字

因为他们认为“叮 口当”才是对的

“叮 当”总觉着少了点什么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0)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这样的“二简字”

意为再度简化的简化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1)

在那个年代

很多人都不识字

繁体字被认为是“学习的负担”

各地学者纷纷提议汉字简化

于是,1956年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

到了1964年

文字改革委员会改版了《简化字总表》

我们如今熟悉的简化字

大部分就是出自这一版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2)

1956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

1977年发布的

《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推出了“二简字”

力图在10画以内解决“学汉字难”的问题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3)

但是这次改动改的有点猛

这些“缺胳膊少腿”的汉字

想看明白全靠半想象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4)

“加拿大摄影艺术展览”的二简版

简化过多的“二简字”

不仅不美观

连汉字的文化精髓都给整没了

新字表述不明,难以辨认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5)

“预防肠道传染病”

于是在1986年

国务院宣布废止“二简字”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6)

而那些已经改成“二简字”版的姓氏

像付(傅)、闫(阎)、肖(萧)

因为所涉范围广、影响大

后来也就跟原字一起

继续混用下去

就像“口当”一样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7)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8)

不仅有汉字简化过度

也有汉字复杂过度

中国古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

都喜欢在文字上耍心机

除了整个比西方人名还长的谥号title

还有的直接重新定义汉字

比如女皇武则天

或许是觉着仓颉造的字

不足以形容自己的伟大

索性自己造了一个“曌”字

取“日月当空普照大地”之意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19)

可能造字这事儿容易上瘾

凝结着自己才华的文字

被天下人使用、传抄

让众人感受到女皇的智慧

体会字里蕴含的深刻思想

以此除旧布新树立权威

于是接着便诞生了“则天文字”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0)

↑ 由“千千万万”构成

寓意为武周皇朝“天授万年”“千秋万岁”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1)

↑ 字形由“天、大、吉”三字组成

指武则天为人君乃“天赐之大吉”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2)

↑ 字形由“永、主、人、王”四个部件组成

“证”的本义是告知

以此说明其君位是上天所授,永不动摇

武则天陆陆续续造了十几个文字

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3)

推广初期风头强劲

依靠佛教经典

不仅在中原地区流传

还广泛传播于唐朝控制的其它地区

像唐代西南的南诏国

和倭国、新罗等

儒家文化圈内的国家

都使用过“则天文字”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4)

《升仙太子碑》碑文拓片

但就算是女皇亲自为其背书

“则天文字”也难逃

在历史长河中“打酱油”的命运

随着武则天逝世

这套文字也逐渐被弃

如今也只剩一个“曌”还存在于输入法里

几乎被遗忘的汉字(这些汉字用了几十年)(25)

究其停用的原因

除了政治因素

主要还是跟汉字的发展趋势有关

一般来说,汉字演变是由繁变简

而“则天文字”却把简单的汉字复杂化

毕竟,让人记都记不住

越写越恼火

谁又会喜欢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