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达 通讯员 刘星 陈海兰

珠海17岁的同学小王,最近时常觉得呼吸不大畅通,以前睡觉不打鼾,从两个月前开始打呼噜了。父母放心不下,于是带着他来到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道狭窄打鼾手术示意图(小伙打鼾原是颈部肿瘤)(1)

该院耳鼻喉科主任陈刚检查后发现小王的颈部咽旁间隙有一个明显肿物隆起,便断定事情不只是“打呼”那么简单。

经过核磁检查,医生可清晰见到小王的右侧咽旁有一个大小约6cm×5cm×4cm的肿块,且肿物已经将颈内动脉及静脉推向后方,肿块初步估计是肿瘤。对此,小王和他的爸妈震惊不已。

肿瘤长在咽旁间隙,逐渐会影响呼吸、进食,并且还在长大,最终会堵住咽喉。所以,肿瘤必须手术切除!陈刚向家属介绍,手术有两种手术方法:传统的方法从颈部、面部切开一个大口子,通过这个口子去切除肿瘤。这个方法创伤大、并发症多,会留疤。小王才17岁,选择种方法,脸上、脖子上会留下明显的瘢痕,影响美观。

另一个是微创手术:内镜下切除,即从患者口腔探入内镜,在内镜下切除肿瘤,这个方法创伤小,但口腔内视野窄,暴露不佳,一旦出血,难以止血会危及生命。

经过充分的术前检查准备和医患沟通,医生选择了第二种手术方案。由于肿瘤周围分布着众多的血管、神经,一个不小心,就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所以手术难度很大,为确保手术安全,陈刚主任反复与影像科、麻醉科等同事讨论,制定手术方案。确认肿瘤周围的血管、神经分布,既要切除肿瘤,又不能“伤及无辜”。

考虑到手术位置的特殊性,占据了呼吸道,对麻醉也是一个挑战。陈刚向麻醉科建议,要求“在患者清醒状态下气管插管”,以利于确保患者的安全。麻醉科主任方剑带着团队接下了挑战、顺利完成插管麻醉。

3月18日,在耳鼻喉科主治医师朱瑞楷、医师曾庆开的协助下,陈刚给小王做了手术。手术中,陈刚通过小王的口腔,伸进一条内镜,通过内镜,顺利地切除了整个肿瘤,且用时仅半个小时,出血很少。小王的脸上和脖子上也没有留下任何伤口。术后第二天,小王同学便可以经进食了,恢复良好。

陈刚介绍,咽旁间隙肿瘤约占头颈肿瘤的0.5-1%。该部位肿瘤早期无明显表现,随病情发展可出现耳鸣、鼻窦炎、打鼾、吞咽异物感、声嘶等症状。本次手术,在内窥镜技术的帮助下,从口腔进入,医生也可以看得清晰,同时配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刀的应用使得术中出血更加减少,具有对容貌、功能影响小,微创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咽旁前间隙良性肿瘤,可以大大减少患者的痛苦。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黄铁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