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罗马帝国可谓是世界历史上持续统治时间最长的帝国。罗马自公元前27年从共和制转向帝制开始,在地中海附近维持了将近1500年的统治。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在临死前将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1)

罗马神殿

东部被称为东罗马帝国,被分封给了长子阿卡迪乌斯。由于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故而后世也称之为拜占庭帝国。西部被称为西罗马帝国,被分封给了次子霍诺里乌斯。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在西罗马帝国的版图上建立起了西哥特王国,西罗马帝国名存实亡。只剩下东方的拜占庭帝国苦苦坚守罗马帝国的荣光。

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入侵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将这个摇摇欲坠的老牌帝国推向了深渊,并以此为都城,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也就是如今的土耳其首都。此时中国的历史进程已经前进到了明朝景泰年间,由此可见罗马帝国顽强的生命力。但是,拜占庭帝国的覆灭并非单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入侵,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2)

紫色区域为拜占庭帝国疆土


持续不断的扩张运动给帝国财政带来了沉重负担,经济日益衰落

查士丁尼一世继位后,先是与宿敌波斯帝国缔结了互不侵犯条约,以此稳定后方。随后便带领着拜占庭人开始向西进发。在此之前,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一世就曾经尝试过收回位于北非的罗马旧土,《汪达尔战争先于哥特战争爆发的原因探究》中曾经提到此事:

"435年汪达尔人攻陷迦太基,并于439年建立了汪达尔王国,切断了西罗马帝国在北非的重要财政来源地,并迫使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在442年承认汪达尔人对北非的统治。455年汪达尔人趁西罗马帝国陷入内乱之际,洗劫了罗马城。面对汪达尔人的咄咄逼人之势,在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一世的发起下,东、西罗马帝国军队组建了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以巴西利库斯为统帅,征讨汪达尔人。"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3)

占据北非并建立国家的汪达尔人

可惜的是,利奥一世的远征活动失败了,拜占庭的军队还因此差点全军覆没。此后利奥一世便陷入了国内的政治斗争之中,再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处理北非事务,历史的重任就这样落在了查士丁尼一世的身上。

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先后征服了位于北非的汪达尔王国、位于意大利半岛的东哥特王国和西哥特王国的南部。在查士丁尼一世摩拳擦掌准备一鼓作气收回全部西罗马帝国旧土时,波斯帝国突然撕毁先前定下的互不侵犯条约,偷袭了拜占庭帝国的身后。这让查士丁尼一世不得不放弃西征的计划,把所有的武装力量全部调回对付波斯人。但自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重新回到西罗马帝国的土地之上。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4)

拜占庭军队元帅贝利萨

这一时期拜占庭帝国的版图相当宏伟,版图较先前扩大了将近一倍,西罗马帝国大部分土地也被查士丁尼一世所收回,只有不列颠群岛(不列颠群岛为罗马人自愿放弃,收缩兵力回防本土)、高卢等地仍然处于蛮族的掌控之中,查士丁尼一世也因此被后世冠以"大帝"的尊称。虽然查士丁尼一世在军事上颇有建树,但也因此耗尽了拜占庭帝国多年来积攒的家底。

从查士丁尼一世在军事领域的建树可以看出,拜占庭此次西征的规模有多么庞大。虽然拜占庭人收回了许多西罗马帝国的旧土,但也给拜占庭帝国的财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在公元532年至公元554年这十二年期间,拜占庭一直都处在战争状态下。连年征伐消耗了帝国大量的财政收入和财富储备。虽然通过这些军事行动,拜占庭人也获得了数之不尽的战利品,但这些战利品的价值远远不足以抵消战争经费。

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拜占庭帝国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所谓盛极必衰,在面对斯拉夫人、保加尔人等蛮族的入侵时,拜占庭竟然毫无招架之力。之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拜占庭在西征活动中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同时,连年的战争也使帝国内部的人口数量大幅减少,农业生产产量也随之下降,为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5)

全副武装的拜占庭骑兵

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国内动荡不安

事实上在查士丁尼一世展开西征前,拜占庭国内就一直处于不安稳的状态。查士丁尼一世继位后,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拜占庭帝国达到最为繁荣的巅峰时期。不仅国力大幅增强,国内经济也更是繁荣,拜占庭人的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拜占庭人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满足,当时帝国境内盛行赛车比赛(战车竞速),支持不同颜色赛服的拜占庭人分化成绿党和蓝党。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党和蓝党从单纯的车队支持者变成了政党组织。绿党的主要成员为商人和农民,蓝党的主要成员为议员和贵族。这两个党派从建立之初就处于敌对状态,双方成员经常爆发恶性冲突。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6)

君士坦丁堡的赛车竞技场

公元532年,双方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暴力冲突,并在竞技场爆发了大规模械斗。事情的起因是蓝党不断迫害绿党成员,并声称自己有着拥立查士丁尼一世登基称帝之功,在帝国境内横行霸道骄横跋扈。绿党对蓝党的行为十分不满,双方因此才发生了大规模械斗。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政府的耳中,君士坦丁堡的市长将为首的几名暴徒送上了绞刑架,但却被蓝党和绿党成员劫走,并在皇宫外开展示威游行活动。查士丁尼一世在得到消息后派出了皇家卫队驱散民众,但卫队成员却采取了暴力的手段,彻底激怒了游行的拜占庭人。原本的游行突然变成了暴乱,君士坦丁堡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此时的绿党和蓝党突然团结起来,一同反对皇帝暴虐对待游行队伍的行径,甚至高喊推翻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拥立伊帕迪奥斯为皇帝。眼看局势已经无法收拾,查士丁尼一世选择以武力的方式平定暴乱。在拜占庭最精锐的骑兵开进君士坦丁堡后,三万五千余人被军队斩杀,尼卡起义终于得到了平定。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7)

拜占庭皇家近卫军

尼卡起义表面上是一次党派之争引发的暴动冲突,但实际上却映射出了拜占庭帝国内在的诸多问题。在笔者看来,尼卡起义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起义运动爆发以前,查士丁尼一世就不断加重拜占庭人的赋税税额,以此来获取财富建造各式各样的宗教建筑。而且这种加征税赋的趋势还在不断继续,每一年的税额都比前一年有所增加。在拜占庭人看来,皇帝此举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文治武功,各阶级并没有因赋税的增加而得到一点点好处,这才会引起所有阶级的不满。

所以说,这一时期的拜占庭虽然繁荣,那也仅仅是表面上的繁荣。而拜占庭人的生活水平却在不断下降,甚至不如查士丁尼一世执政之前的时期。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8)

拜占庭风格建筑

引发尼卡起义的另一原因在于,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时期的政策主要偏向于贵族阶级,忽视了平民阶级的利益。这就导致贵族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蓝党和绿党之争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现象。但查士丁尼一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在尼卡起义后加重了对拜占庭人的税赋,虽然皇帝此举是为了征集更多的军费,以供西征大军所使用。

查士丁尼一世以武力的方式粗暴的解决了尼卡起义,但却并没有解决起义背后问题的本质,暗藏于帝国繁荣表面下的危机一直持续到拜占庭帝国的末期,常年不断的内斗对于帝国来说是严重的内耗,也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9)

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

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

上述提到的皆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间接原因,而十字军对君士坦丁堡的洗劫则直接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查士丁尼一世去世后,拜占庭以极快的速度走向衰落。先前收回的西罗马帝国旧土也逐渐被蛮族重新夺走,继任者查士丁尼二世也无力重新收回这些地区,帝国的版图又开始逐渐缩小。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10)

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模拟图

不仅如此,这一时期拜占庭的敌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波斯人、伦巴底人、斯拉夫人在看到拜占庭的衰落后都想掠夺帝国的财富,不断对拜占庭的边境地区发动侵略战争。

从这一时期开始,拜占庭的城市化开始严重萎缩,原本较大的城市人口开始逐渐流出,城市规模也开始快速减小。只有一个城市例外,那就是君士坦丁堡。作为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不断吸引着各地的拜占庭人移居至此,君士坦丁堡的规模也在日益扩大,这也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

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几乎涵盖了拜占庭所有的财富。正是由于拜占庭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萎缩的现象,才会导致拜占庭在后来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洗劫后一蹶不振。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11)

东征运动中的十字军骑士

自公元7世纪始,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开始逐渐扩大,逐渐征服了阿拉伯半岛及其周边地区。不久,阿拉伯人发兵攻占了圣地耶路撒冷,但此地也是基督教的圣地。为了夺回耶路撒冷,在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的鼓动下,基督教国家组成十字军发动了东征。拜占庭为了支持十字军,于是开放了君士坦丁堡供十字军进行补给。但在十字军第四次东征时,十字军却将君士坦丁堡劫掠一空,并放火焚烧了诸多雄伟的建筑。

这场浩劫过后,君士坦丁堡内基本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拜占庭帝国的财政状态一直都很差,根本无力对首都进行重建。在抵抗十字军的入侵时,拜占庭精锐的武装力量几乎都损耗殆尽。

前文已经提到,前文已经提到,拜占庭的大多数财富和人口大都集中在君士坦丁堡。此次首都被洗劫,致使整个帝国的财富大多都被各基督教国家所掠走,不仅国库没有盈余,普通百姓手中也没有多余的财富。再加上后来十字军又对君士坦丁堡发动了几次大规模攻击,更是使帝国雪上加霜。此后拜占庭一直摇摇欲坠,直到奥斯曼人的到来,才彻底终结了这个老旧帝国的寿命。

拜占庭帝国怎么灭亡(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覆灭)(12)

拜占庭帝国灭亡前的版图


结语

拜占庭帝国虽然继承了西罗马帝国的遗志和血统在东方孤独的屹立了许久,但内部却在很早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表面上的拜占庭帝国辉煌无比、繁荣鼎盛,但表象下却是暗流涌动,矛盾重重。拜占庭帝国的繁荣好似昙花一现,在快速抵达巅峰后又快速衰落。

查士丁尼一世在位期间并没有有效解决帝国内的种种矛盾,至于是他没有意识到还是无力解决这就不得而入知了。但他的后继之君也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最终诱发了帝国的灭亡。有趣的是,拜占庭皇族的血脉并未因帝国的覆灭而彻底断绝。

公元1472年,拜占庭帝国最后一任皇帝的女儿索菲亚出嫁伊凡三世,成为莫斯科大公的夫人·。后来开创沙俄帝国的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便是索菲娅的孙子。由于这种血缘关系的存在,莫斯科公国及沙俄帝国都认为自己继承了拜占庭帝国的荣光,继续活跃在历史舞台之上。


参考文献:

1.《汪达尔战争先于哥特战争爆发的原因探究》,马修松著

2.《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灭亡的》,尹曲著

3.《内战与危机: 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内政原因探析—以帕列奥列格王朝时期的内战为例》,胡长江著

文章内容为本号100%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存在疑义,请联系删除。)我们将持续为大家输出精彩的原创文章,欢迎小伙伴们订阅转发及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