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停止了明清断断续续几百年的海禁。随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启动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改革开放。
除了清廷本身的制度问题外,那次改革开放也生不逢时。
所处的世界环境使当时的清政府即使想要利用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的国情把中国转变成“世界工厂”,也不可能,更何况那时的清政府离这种“远见”还很远。
首先是运输技术和通讯技术上的困难。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火车主要兴起于19世纪后半叶,在英、美等早期工业化国家如此,在中国更是如此。尽管晚清兴建了部分铁路,建设了有限的内陆运输能力,但低下的海运能力无法支持“世界工厂”所必需的规模跨国运输容量。
大容量、低成本海运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出现还是二战期间才有的事。空运在当时更是无从谈起,第一个试飞成功的飞行器到1903年才出现。
虽然电报发明于1844年左右,但其信息传输能力毕竟有限、成本也太高。电话于1886年在美国发明,但其普及使用也是后来几十年的事情。
因此,洋务运动期间,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再有远见,也不能超越当时技术上的局限,更何况当时国人的技术教育还无从谈起。
抛开技术条件不管,当时的世界贸易秩序也使晚清政府无能为力。
在欧洲于16世纪开启大西洋、印度洋贸易之前,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交往主要发生在亚太地区(以宋朝和明朝早期的中国为轴心)和西欧列国,以马车陆运为主,在当时的中国虽已有海运,但规模和容量都非常有限。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后(也恰恰是明朝海禁的年代里),虽然在欧洲、美洲、非洲和亚洲之间的海洋贸易与国际交往越来越多,但总体来讲跨国界的交往和贸易还是很有限。
在那种环境下,晚清洋务运动的经济效果可想而知。
首先,晚清的改革开放不能像今天这样靠制造业出口来发展中国经济,即使抛开技术的局限性,晚清也没有足够强大的海军为其外贸提供支持。
于是,洋务运动的重点之一是发展军力,但是在没有经济实力的情况下,军力发展又从何谈起?
这样一来,就陷入一个熟悉的怪圈:无军力则无法开展外贸,无外贸又使自然资源相对缺乏的中国难以发展经济实力,无经济实力又反过来无法使军力增强。
虽然外贸不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但细数过去200年里强大起来的国家,每一个都与外贸息息相关。
来源:陈志武《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