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俗称“禾发瘟”、“吊颈瘟”,是一种流行病,水稻的一生都遭受稻瘟病的侵害,穗期受害损失最重,可造成严重坐蔸、全田白穗、颗粒无收。

稻瘟病易发条件主要为:

1、菌源多;2、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感病品种面积大;3、水肥管理不当,氮肥使用过多过迟以及长期灌深水,会加重稻瘟病发生;4、气温:气温24-28°,相对湿度92%以上或阴雨连绵、雾多露重、稻叶上有水珠时,最适宜稻瘟病的发生。

稻瘟病发生轻重,主要与品种对稻瘟病抗性及其破口抽穗期降雨量、湿度呈正相关。一般种植3年以上的品种,暴发稻瘟病的风险都很大,是否暴发成灾主要取决于其穗期气候条件,即穗期是否有明显的降雨集中期或穗期台风降雨的次数和强度。

稻瘟病经常发生在哪些地方(稻瘟病易发条件)(1)

稻瘟病经常发生在哪些地方(稻瘟病易发条件)(2)

稻瘟病经常发生在哪些地方(稻瘟病易发条件)(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