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通讯员 姚林萱

实习生 李晨星

定量包装商品上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否“短斤少两”?5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计量日”,当日上午,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武汉市度量衡管理所,在硚口区宜家荟聚中心二楼超市进行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

现场,检验人员向消费者传授了如何防止短斤少两的“小诀窍”。

湖南计量检测标准(武汉市场监管部门现场检验)(1)

检验人员正在对抽检商品进行称重 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 摄

包装上的“净含量”有讲究

临近端午时节,超市入口醒目处便是琳琅满目的粽子、绿豆糕等食品,检验人员决定对这些时令食品进行定量进行抽检。

检验人员随机抽取了货架上的三全金丝蜜枣粽等作为检验对象。极目新闻记者留意到,该商品外包装的右下角的显眼位置,标注了“净含量300克”的字样。

“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就拿这袋粽子来说,就是消费者能够真正食用的部分,而它的包装材料和粽叶等,都不能算在净含量内。”武汉市度量衡管理所商品量科负责人阳帆介绍说,有的定量商品包装上标注的是“净重”“总重”等字样,这些都是不规范的。同时,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检验,并不是只抽取一件商品即可,而是要根据其库存比例对一定样本量的商品进行检验。按照规定,他抽取了13袋金丝枣粽作为检验样本。

在检验台上,依次放置着电子秤和电子天平等计量仪器。阳帆先将13袋粽子依次在电子秤上称重。电子秤上的屏幕显示,这13袋商品虽然标注的净含量一样,但总重量并不完全相同,最轻为360.6克,最重达410.8克。

“一般情况下,定量包装商品也是允许一定短缺量存在的。”阳帆一边说,一边小心地将其中一袋粽子的外包装和真空包装打开,再解开绑粽子用的绳索,剥开粽叶。剥粽叶时,他还细心地用纸巾将粽叶上的水分擦拭掉。随后,他将所有包装集中在一起,放置于电子天平上称重。屏幕很快显示,这些外包装的重量为53.51克。

“我们将刚才依次称的商品总重减去皮重,得出的就是商品的净含量。”阳帆介绍,根据计算结果,总重最轻的那一袋粽子,减去皮重后,实际净含量也有约307克。“根据目前检验数据,初步判断这些商品是合格的。”

据介绍,净含量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三部分组成。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即可。且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也有相应规定,比如,标注净含量大于1千克或1升的,字符高度不能小于6毫米。

几招防止短斤少两

现场有消费者吐槽称,自己买回来的酒,声称有一斤,但实际倒在刻度杯里却发现似乎不对劲。

对此,阳帆解释,白酒、啤酒以及奶制品,由于比重不同,不能单纯地将重量与体积画等号,而是要根据其具体密度来换算。如果市民怀疑买到短斤少两的酒,可参照上述方法,用总重减去皮重的方式检验净含量。他还提醒市民,像大米、肥皂等定量包装商品,会因水分变化等因素导致净含量发生变化。因此,他提醒消费者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正规品牌。

针对市民担心的市场上利用称量工具作弊的现象,检验人员也给出了一些防作弊小技巧,例如,查看称重工具是否有强制检定合格印证、仔细观察称重工具所放置的台面是否平整、用手机模拟砝码检验等。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如果消费者怀疑经营者使用的电子秤有作弊行为,可拍照取证并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除了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检测外,检验人员还对超市内商品的过度包装进行了检验。据介绍,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这些包装废弃物中,不少是由过度包装产生的。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其中,极大地简化了商品过度包装的判定方法,消费者只需要查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并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定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