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就是衣食无忧的官二代,7岁能写诗,13岁看公孙大娘舞剑,22岁自驾游大半个中国,他的前半生过得潇洒自在,好不安逸。

然而上天给你开一扇窗,就会给你关一道门。他三次科考都没考上,一生做得最大的官就是被唐肃宗所封的八品官,44岁时拿着微薄的工资回家探亲,还没进门就听见老妻惊天动地的惨哭,原来是自己小儿子因为没饭吃被活活饿死了,他就是壮志难酬的晚唐诗人杜甫。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1)

一代“诗圣”杜甫,用诗句见证了整个朝代的兴衰变化。

当他第一次“高考”落榜时,他没有复读,反正有钱有闲,再混个八九年没有问题。他继续自己的中国游,登泰山时,意气风发的杜甫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名句。

747年,杜甫开始人生中第二次“高考”,不出意料还是落榜。这次落榜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才华,而是被当朝权相李林甫给截胡了。这次考试竟然没有一个人中举,李林甫这个大忽悠对唐玄宗说:“所有的人才都到陛下身边来了,所以才没有人中举”,玄宗听后很高兴,此事就作罢了。

然而却苦了杜甫,自从父亲去世后,他的人生就开始衰落了。无钱无权,还无技能,只能走科举这条路养家糊口,还遭小人忽悠,真是人倒霉了喝口水都塞牙。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2)

第二次落榜后,杜甫开始不断写诗,向权贵官员投简历求推荐,结果仍旧是石沉大海。

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杜甫的诗反应的是现实社会,而不是大唐盛世的赞歌。晚唐正是吏治腐败的时候,人人都捧着皇上,哪位官员敢触这个眉头。像杜甫所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现实的诗句,肯定是被打入冷宫的。

750年,杜甫潜心研究了自己的备考资料,投了三篇大礼赋,一时名声大噪,得到玄宗的赏识。特例给他个人准备一场考试,却没想到主考官还是李林甫,结果就不用说了,落榜!李林甫怎么会让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接近皇帝,没门,可怜的杜甫再一次成了牺牲品。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3)

终于在755年,杜甫做了一个非常小的官,朝廷让他任兵曹参军(兵库看门保安),穷得连饭都吃不上的杜甫再也顾不得嫌弃,连忙上任。刚发了第一个月工资,他就回家去看老妻小儿,才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屋里的痛哭声,原来是自己的小儿子被活活饿死了。

杜甫十分悲痛,写下:“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的诗句。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4)

756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朝廷混乱不已,不能按时发工资。无奈之下杜甫只能弃官去投奔亲朋好友,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他在成都有了一个杜甫草堂,一家老小终于安定了四五年。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761年秋天,杜甫屋上茅草被大风刮走了,大雨之下,妻儿老小,彻夜难眠。杜甫一口气写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述了他痛苦的窘境。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体现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5)

766年,杜甫离开成都草堂,去投奔另一个朋友,生活虽然稳定下来,但他的心依旧在漂泊。写下著名的《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些名句表达了他苦涩,沉郁的心情。

770年,59岁的杜甫一条小船上永远得逝去了,蹉跎一生,壮志难酬。他的一生体现了大半个唐朝的浮沉乱世,看得让人唏嘘不已。

杜甫过得最好的时期(从衣食无忧的官二代)(6)

杜甫一生胸怀大志,时常忧国忧民,希望能遇到像尧舜那样的君主。然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兼顾不好,感叹命运时局有什么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