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样方法

环境监测标准要求(环境监测检测方法大全)(1)

环境监测标准要求(环境监测检测方法大全)(2)

环境监测标准要求(环境监测检测方法大全)(3)

序号 污染因子 流量/时间 吸收管 保存时间 备注 方法来源

1 硫化氢

(环境空气) 1.0L/min,30-60min 气泡 8h 10ml吸收液,避光采样,现场加显色剂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3.1.11.2

硫化氢

(工业废气) 0.5L/min,30-60min

0.5 L/min,20-40 min(浓度高时,串联两支) 气泡 10ml吸收液,避光采样,现场加显色剂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5.4.10.3

2 氨气 0.5-1.0 L/min,至少45min 玻板 2-5℃可保存7天 用10mL吸收管(环境空气采样) 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3-2009

0.5-1.0 L/min,视具体情况而定 用50mL吸收管(工业废气采样)

3(离子色谱法) 硫酸雾

(有组织废气) 自动跟踪等速采样

根据浓度选择适当采样时间,连续1小时采样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3个-4个样品 滤筒 0-4℃冷藏,密封保存,于24小时内完成试样制备

硫酸雾

(无组织废气) 100L/min

连续1h 石英纤维滤膜 石英纤维滤膜

采集后应对折

4 氯化氢(有组织) 0.5L/min,15-30min 75ml冲击式吸收瓶 0-4℃冷藏保存,48h分析 串联,内装50ml吸收液,加滤膜夹

5 氯化氢

(环境空气)

(无组织) 1.0L/min,60min 气泡吸收管 串联,内装10ml吸收液,加滤膜夹

6 氰化氢(有组织) 0.5L/min,10-30min 多孔玻板

(125ml) 串联,内装20ml吸收液 头部塞棉花,避光,2-5℃保存不超过48h

7 氰化氢(环境空气) 0.5L/min,30-60min 多孔玻板 内装5ml吸收液 避光,2-5℃保存不超过48h

8 氯气(有组织) 0.2L/min 多孔玻板 内装10ml甲基橙吸收液,两支串联 当吸收液颜色有明显减退时,即可停止采样。如不褪色,采样时间选择60min

氯气(无组织) 0.6L/min 多孔玻板 内装10ml甲基橙吸收液,两支串联 当吸收液颜色有明显减退时,即可停止采样。如不褪色,采样时间选择60min

9 二氧化硫

(环境空气) 0.5L/min

45min-60min

(小时值) 多孔玻板 内装10ml吸收液,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3℃-29℃

0.2L/min

24h

(日均值) 内装50ml吸收液,吸收液温度保持在23℃-29℃

10 氮氧化物

(环境空气) 0.4L/min

45min-60min

(小时值)

多孔玻板 内装10ml吸收液 串联并加氧化瓶

0.2L/min

24h

(日均值) 内装25ml或50ml吸收液 串联并加氧化瓶,吸收液恒温在20±4℃

11(离子色谱法) 氯化氢

(有组织废气) 0.5L/min

15-30min 多孔玻板 聚四氟乙烯管密封,0-4℃冷藏保存,48h 内装5ml吸收液,串联,加滤膜夹

氯化氢

(环境空气) 1.0L/min

60min 气泡

吸收管 内装10ml吸收液,串联,加滤膜夹

12 酚类化合物

(有组织废气) 1.0L/min

10-30min 50ml冲击式吸收瓶 于当天分析完毕 内装25ml氢氧化钠吸收液,串联,采样管头部塞入适量无碱玻璃棉,玻璃棉与吸收瓶一起带回分析

酚类化合物

(无组织废气) 1.0L/min

60min 25ml冲击式吸收瓶 内装10ml氢氧化钠吸收液,串联

13 甲醛

(工业废气、环境空气) 0.5-1.0L/min

5-20min 50ml或125ml多孔玻板 2-5℃贮存,2天内分析完毕 内装20ml或50ml吸收液

14 乙醛

(有组织废气) 0.3-0.5L/min

(时间视浓度定) 多孔玻板 内装5ml

吸收液 采样管头部塞适量玻璃棉

15 乙醛

(无组织废气) 1.0L/min

100min 多孔玻板 内装5ml

吸收液

16 非甲烷总烃 注射器,100ml

17 甲醇 注射器,100ml 认证方法

(做不了)

甲醇

(环境空气) 0.15 L/min

2-3h 气泡吸收管 装5ml重蒸水吸收液,串联 四版书方法

18 苯系物(甲苯、乙苯、苯乙烯等)

(环境空气) 0.2-0.6 L/min

1-2h 避光密闭保存,室温下8h内测定。否侧放入密闭容器中,保存于-20℃冰箱中,保存期限为1天 活性炭管

苯系物(甲苯、乙苯、苯乙烯等)

(废气) 0.2-0.6 L/min

5-10min

19 甲醛

(室内空气) 0.5 L/min

50min 棕色气泡吸收管装5ml吸收液 室温避光贮存,2d内分析完毕 装5ml吸收液

20 苯、甲苯、二甲苯

(室内空气) 0.5 L/min

50min 保存5d 活性炭管

21 总挥发性有机物

(室内空气) 0.5 L/min

(1-10)L 保存14d 活性炭管

22 氟化物

(环境空气) 100-120L/min

(采气10m3) 滤膜 保存40天

23 汞

(有组织废气) 0.3 L/min

5-30min 气泡吸收管 装10ml吸收液

(无组织废气) 100l/min

(采气10m3) 过氯乙烯滤膜 四版书方法-

康达

24 VOCs

(环境空气) / 苏码罐

25 VOCs

(有组织废气) / 气袋

26 铬酸雾

(无组织废气) 0.5 L/min

30-60min 25ml

玻板吸收管 密封保存,时间不超过24h 装5ml蒸馏水 HJ/T29-1999

27 铬酸雾

(有组织废气) 自动跟踪等速采样

根据浓度选择适当采样时间 样品密闭保存,7d内分析 滤筒 HJ/T29-1999

28 苯胺类

(有组织废气) 0.5L/min

5-10min 50ml或125ml多孔玻板 避光保存,2天内分析完毕 装20ml或50ml吸收液

苯胺类

(环境空气) 1.0L/min

20min

硫酸雾滤筒前处理:

采样方法

硫酸雾

环境监测标准要求(环境监测检测方法大全)(4)

滤筒前处理:

环境监测标准要求(环境监测检测方法大全)(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