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他们的船,华歆立即予以拒绝。王朗说:“好在船上的地方还宽裕,为什么不同意呢?”后来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甩掉那个搭船的人。华歆说:“我当初所担心的就是这种情况。现在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呢?”于是便像一开始那样带着这个人。世人以这件事来判定华歆和王朗的优劣。

王朗与华歆古文(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3)(1)

王朗剧照

【原文】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人物】

华歆(157—231):字子鱼,魏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后又被大将军何进征召为尚书郎。汉献帝时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后曹操表天子征其入京。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称魏王,华歆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为相国;曹丕即帝位后,改为司徒。魏明帝继位,转拜太尉,封博平侯。死后,谥曰敬侯。

王朗(?—228):本名严,后改为朗,字景兴,魏郯(今山东郯城)人。东汉末为会稽太守,兵败后为孙策所俘,受到礼遇,后被汉丞相曹操征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操称魏王后,以军祭酒兼领魏郡太守,又任少府、奉常、大理等职。曹丕继王位时,迁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曹魏代汉后,改任司空,进封乐平乡侯。曹叡继位后,代华歆为司徒,进封兰陵侯。太和二年(228)去世,谥号“成”。著有《周易传》、《春秋传》、《孝经传》、《周官传》等,并有文集三十四卷,今多已佚失。

王朗与华歆古文(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