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前三百一十三年

地点:楚国

事件:秦国国相张仪出使楚国,并表示将献上商於的六百里土地,但条件是用楚国与齐国绝交做交换

此时楚国朝堂之上响起了一片贺喜之声,暂时冲散了长久以来与秦作战失利导致的阴霾气氛。只要秦国愿意归还商於之地,别说跟齐国绝交,就是跟齐国开战,那也在所不惜。

商於之地究竟是哪里?为什么大家这么高兴?又为什么楚国宁愿相信奸诈的秦国,也要抱一丝希望?

商於之地,主要在今天的陕西省商洛市境内,秦岭以南,伏牛山之西,汉江以北,处于丹江流域之内,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秦国背靠秦岭,多次与楚国争战,往往是胜多败少,因其从高往低打是俯视,而楚国攻打则是仰视,就费力的多了。

楚国进犯吴国真相(楚国宁愿背叛盟友)(1)

此地也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楚国的始祖熊绎就在商於之地建立了楚国,成为楚国最初的摇篮,孕育了楚国最早的政治,经济,文化,是楚国人心目中的圣地,长期以来一直都是楚国的领土,不料后来魏国变法崛起,在魏文侯的带领下,联合三晋,四面出击,楚国为了防御三晋,放松了对商於之地的防守。之后秦国帮助楚国对付三晋,趁机吞并了商於之地,从此楚国就丧失了这六百里的祖宗之地。

楚国为了此地也多次和秦国征战,可是秦国实力强大,加上地形优势,楚国是败多胜少,可是这时候张仪却提出秦国愿意归还商於之地,那真是喜从天降,却忽略了秦国背后的阴谋。

秦国当然不愿意白白的让出六百里地,而且是这么重要的一块地方,他们藏着一个深深的阴谋,就是要拆散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同盟关系,便于秦国各个击破,从中渔利。

楚国有人看透秦国背后的阴谋吗?还是有的,陈轸就是一个。

楚国进犯吴国真相(楚国宁愿背叛盟友)(2)

面对着以楚怀王为首的满朝文武,脸上一片喜气洋洋,仿佛已经拿回了土地似的。陈轸当头泼了一碰冷水,他身穿丧服,来到朝堂上给楚怀王吊丧。楚怀王一看,顿时大怒,不用打仗就能得到失去的土地,本来挺好的一个事情,被他搞得成了丧事,气的大骂陈轸。陈轸当然是有备而来,仔细向楚怀王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局势。秦国之所以这么看重楚国,其原因是楚国与齐国有同盟关系,两国结盟实力强大,秦国不敢小觑,这次秦国献地,提出让楚国与齐国绝交,这样的话楚国将会被孤立,到时候土地还没有得到,却又失去了齐国的帮助,变成了孤立的国家,以秦国的实力何必害怕一个孤立的楚国呢,到时候楚国将陷入危险的境地。

如果让秦国先割地,楚国得到土地之后再跟齐国绝交,那秦国肯定不答应。可是如果先跟齐国绝交,然后再让秦国割地,那到时候秦国肯定就不会再给我们地了,到时候楚王一怒,一定会挑起跟秦国和齐国的战争,这两个国家都是强国,强国联合来犯,楚国大危。

楚国进犯吴国真相(楚国宁愿背叛盟友)(3)

之后陈轸提出了一个应对方法,不如先表面上跟齐国绝交,然后派个人去接收土地,如果秦国真的给了我们土地,到时候再跟齐国绝交也不晚。

可是楚怀王太想要那块地了,生怕因此而惹怒了秦国,因此就连这一丝的希望也不愿意放弃,他把陈轸撵了出去,厚待了张仪,为什么要厚待张仪呢?就是为了让张仪帮楚国得到那块土地。

为了尽快得到土地,楚国马上发出与齐国绝交的声明,之后派使者跟随张仪去秦国收地。

张仪到了秦国之后,突然就遭遇了交通事故,从马车上摔了下来,以至于请假在家休养达三个月的时间,因此土地转移的事情一直没有办下来。楚怀王听说之后,尚抱有一丝侥幸的心理,以为只要自己再表现的坚决一点,秦国一定会交出土地的。于是又派人去齐国,大骂齐王,齐王受到这样的侮辱,对楚国怒不可遏,不惜与秦国结盟,以共同对付楚国。

楚国进犯吴国真相(楚国宁愿背叛盟友)(4)

秦国和齐国结盟之后,张仪的病也好了,于是找来楚国使者,说你们怎么还没接收土地呢?从某地至某地足有六里。楚国使者一听,知道楚国上当受骗了,马上汇报给楚怀王。

楚怀王果然大发雷霆,马上发兵攻打秦国。这时候陈轸又给楚怀王提了一个建议,以楚国的实力攻打秦国恐怕会吃亏,不如献出一座城池给秦国,联合秦国共同攻打齐国,这样的话我们的损失就可以从齐国得到补偿。

可是楚怀王这时已经怒不可遏,失去了理智,他没有听从陈轸的建议,结果大军被秦国击败,八万大军全军覆没,同时由于战争失败,又被秦国夺去了丹阳和汉中的大片土地。之后楚怀王为了报仇继续发兵,又被秦国打败,最后楚国不得已,把两座城池送给秦国,作为讲和的条件,楚国损失惨重。

楚王因求利心重,以至于战胜了理智心,掉入了秦国的陷阱之中,后又因愤怒心战胜了理智心,以至于加重了损失,楚怀王这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导致楚国元气大伤,更加无力对抗秦国的蚕食,只能苟延残喘,几十年后被秦国所灭。哀哉!

图片来源网络

我是历史修行者,欢迎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