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之中国人,如一提起宋代美学,大都备加推崇,美国人甚至把宋朝列为中国最伟大的朝代。宋代文人、文学与艺术,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一等一的存在。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好斗茶,众所周知。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无论是至高无上的皇帝,还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王安石,亦或是经多次被贬而自由潇洒的大文豪苏东坡而言,茶绝对是“人间的玉露琼浆”。他们不仅好品茶,也喜斗茶,在那个“重文尚雅”的大环境。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

宋人斗茶

无论是品茶也好,斗茶也罢,都离不开茶器。中国茶圣“陆羽”就曾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中国茶器,最具代表性的是茶盏。茶盏,敞口小足,斜直壁,较饭碗小,比酒杯大,有兔毫盏、油滴盏、曜变盏、鹧鸪斑等之分,均秀丽雅致,美丽怡人。传世至今的茶盏,以宋代居多,也以宋代所制茶盏,最为不凡。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3)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如今的文博界与收藏界中,茶盏,无疑是文物实用器中的明星,颇具收藏价值。其中,宋代曜变天目釉茶盏就被日本奉为“国宝”,而在拍卖场上,茶盏也以5000多万港币拍出。今天,玉斋君就为广大藏家整理出了史上最贵30件茶盏,以供作收藏参考之用。

茶盏拍卖榜第30名 宋 影青茶盏托 (一组两件)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4)

湖田窑作品的釉色、质地之美,尽人皆知,自不必说。而其造型之美之丰富,却常常无意间被忽视。此盏花瓣形口,浅弧腹,外撇小圈足,侧视如一朵绽放的花儿。托似折沿盘,中设高台以举盏。圈足较高,足墙一周镂六孔以通透,避免沈闷呆板之弊。盏托配套,互为映衬,盏因托而飘逸而高贵;托因盏而宽博而翔实。整体造型在视觉上,给人以稳重平静又不失灵动变化之美感。

茶盏拍卖榜第29名 明 青白釉茶盏托 (一套)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5)

茶盏拍卖榜第28名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6)

茶盏拍卖榜第27名 南宋 建窑黑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7)

茶盏拍卖榜第26名 北宋/金 河南黑釉褐斑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8)

茶盏拍卖榜第25名 宋 影青花口茶盏与盏托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9)

花口,盏形雅致,犹如盛开的花朵,盏托内中有突起高台,以固定盏足,台边沿亦作出花口,犹如水仙花朵的金盏银台,以增强装饰效果。盏托与杯皆为影青,釉色莹亮,胎体洁白坚硬,影青质地,白中显青,青中映白,色泽淡雅优美,是宋人所流行的釉色与造型。宋代是我国茶文化高度发展的时代,点茶、斗茶之风极盛,这一组带托茶盏保存完好,是宋代茶文化的历史遗证。

茶盏拍卖榜第24名 宋 建窑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0)

茶盏拍卖榜第23名 元 北方窑口黑釉油滴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1)

黑釉茶盏是因宋代饮茶、斗茶之风盛行而随之发展起来的瓷器品种,以福建建阳地区为代表,广泛地分布于陕西、山西、河北、山东、福建、江西等地。除个别窑口的精品外,黑釉茶盏更多被视为普通生活用瓷,并且很多传世作品以及在墓葬、窖藏出土的器物难以找到对应的具体窑口,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忽视。但是近年来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很多瓷窑遗址尤其是北方窑口被科学发掘,为以前不能确定产地的器物找到了研究依据,使北方窑口的黑釉精品得到关注。

茶盏拍卖榜第22名 北宋 耀州窑柿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2)

茶盏拍卖榜第21名 北宋 黑釉铁锈斑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3)

茶盏拍卖榜第20名 北宋 建窯黑釉兔毫纹斗笠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4)

北宋时期因宫廷盛行斗茶之风,建窯黑釉盏尤受推崇,尤以其兔毫品种最受珍爱,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蔡襄的《试茶》中称:“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 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亦称:“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等诗句皆是赞誉其建窯黑釉兔毫纹茶盏。

茶盏拍卖榜第19名 宋 建窑鼠皮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5)

茶盏拍卖榜第18名 宋 建窑黑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6)

茶盏拍卖榜第17名 南宋 建窑乌金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7)

建窑为宋代著名瓷窑。窑址在今福建建阳水吉镇。尤以黑釉瓷 亦称天目釉瓷著称,其“木叶天目”和“剪纸贴花天目”饮誉中外。此茶盏为黑釉,口沿外侈,下部内敛,圈足,足内刻有“供御”款,甚为少见。宋代斗茶之风盛行,黑盏适于斗茶,故在当时深受文人雅士之青睐。

茶盏拍卖榜第16名 明以前 钧窑钵式茶盏 (一组四件)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8)

盏与托一体,直口,弧形腹壁,继而内敛与托盘相连,盏托口沿上翘,圈足中口。器里外均施天蓝色钧窑釉,盏口边及托盘边釉薄处呈酱黄色,足无釉。器物造型别致,通体天蓝色釉,凝厚滋润,清馨淡雅,不失为钧瓷茶盏难得精品,此组茶盏成对而现,品相佳美,藏家实可宝之。

茶盏拍卖榜第15名 北宋/金 黑釉油滴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19)

茶盏拍卖榜第14名 元 建窑灰背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0)

撇口,斜腹,小足,型如斗笠。器物施灰蓝釉,足内刻北宋年号“元符”款(1098年-1100年)。“灰背天目”也称“灰蒙”、“灰冠”、“灰担”、“灰潜”等,是日本用以形容与建盏同类的那种表面蒙着灰色的器物名称。日本永青文库收藏的一件国宝级“重要文化财”文物,它是一种中型的平肩深腹黑釉束口茶盏,高桥帚庵着《大正名器鉴》“天目之部”记录的47件茶碗中,灰背类就有10件。47件天目中,重要大名物仅有13件,其中曜变类4件,油滴类2件,灰背类3件,玳皮(瑁)类1件,杂天目类3件。

茶盏拍卖榜第13名 北宋 金 河南黑釉褐斑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1)

茶盏拍卖榜第12名 明 建窑茶盏及剔红云纹盏托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2)

茶盏撇口,壁稍弧,深腹、浅圈足,敞口包银,尤显古雅。胎体厚重呈铁黑色,质坚硬。器物釉质刚润,通体釉色呈铁褐色,腹部釉色由上到下逐渐转黑,及底积聚成玻璃质感很强的厚釉。盏外垂釉滴,流止于足端;盏内在垂流过程中,釉层呈现明显黄褐兔毫纹,纹理清晰,细腻流畅。

茶盏拍卖榜第11名 宋 建窑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3)

茶盏拍卖榜第10名 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4)

茶盏拍卖榜第9名 明嘉靖 黄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5)

嘉靖皇帝痴于炼丹求道,必于饮茶斗盏深有渊源。明清两代均以黄釉为贵,尤以内外皆黄为皇帝皇后专用。此件茶盏器型小巧精致,为景德镇白瓷制品,内外施黄釉,底落“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官窑款,充分显示了皇家御瓷的玲珑娇美和高贵品味,品相完好,流传有序,尤显珍贵。嘉靖黄釉盘与碗较常见,然茶盏却极为罕见。

茶盏拍卖榜第8名 南宋 建窑兔毫「天目」茶盏配琉球黑漆嵌螺钿盏托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6)

此盏来源可追溯至十七世纪,然而大概可上寻至鎌仓时期,其时日人舶入大宋精髓,尚建盏、习茶道,一时之间,蔚为风尚。建窑茶盏,乍看或似朴实无华,然而个中亦有润亮耀眼之成品,釉色黑润,与点茶微沫互相辉映,胎厚扎实,可保茶汤温热而不烫手,盏沿下一圈微敛,持用方便,不失优雅,固以建盏品茶,合适不过,乃奉为逸品。

茶盏拍卖榜第7名 南宋 吉州窑黑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7)

盏口微敛,深腹,浅圈足露胎,通体施黑釉,釉面光润,发色均匀。吉州窑以各色装饰见长,如黑釉剔花、剪纸贴花、木叶纹、黑釉彩绘等,而如本品这样纯黑光亮者殊不多见。北宋蔡襄(1049-1054)在其《茶录》一书中说道:「茶色白,宜黑盏。」纯黑的吉州窑盏当与建盏一样,为斗茶时所用之茶道具。

茶盏拍卖榜第6名 宋 龙泉茶盏连杯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8)

此杯小巧精致,呈花口造型。胎壁匀薄,随花口变化波卷。杯托呈折沿葵花式,以便饮茶承拿,兼具美观及实用性。杯、托除圈足外,全器满施龙泉青釉,釉面内外开片,色泽清雅怡人,整观此器,宛如硕大荷叶上展开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完美诠释了宋人纯净一色的文人雅韵,给人一种妙趣天成的自然美感。

茶盏拍卖榜第5名 南宋 建窑兔毫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29)

茶盏拍卖榜第4名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30)

兔毫者,举世稀珍,釉色盈润光洁,与建窑名品油滴相类,唯纹式有异。细观兔毫其纹,纤俊秀逸,宛若清清细雨,随云起,破长空醉舞,飘然落,又如屡屡银波,伴明月,邀静夜轻风,拂水过。建窑兔毫,谦素而内敛,多为佛寺所用。黑盏鬪茶,击拂见白花,清晰可辨,易于观色,宋人尽皆追之。徽宗赵佶,钟迷茶事,曾言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镰仓日本,舶入大宋精髓,尚建盏、研茶道、修禅门,人尽奉之,以为致珍。

茶盏拍卖榜第3名 南宋 建窑黑釉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31)

宋朝品茶风尚之盛,前所未见,蔚然成风,多种瓷制茶具因而出现。黑釉润亮,托衬点茶击拂茶水后,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极为耀眼,故而盛行,取代白釉及青釉器茶具。

兔毫茶盏,窑纵处福建,日人以浙江以北之临安天目山命名,称之「天目」,以为山上佛寺僧人以建窑兔毫茶盏茗茶。茶道为佛教寺庙传统,皆因清茶提神,有益于坐禅冥想,更可供佛。建盏及品茶文化,随日本僧人归国传入,深受当地推崇。

茶盏拍卖榜第2名 南宋 建窑兔毫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32)

建窑黑釉茶盌之赏鉴,与日本茶道宗师与收藏家息息相关,在日本,宋代建窑茶盏广得崇敬爱慕,其日文名称「天目」也随之流传千里,成为现今通称此类黑釉器盏之名。

古时,黑釉茶盏多藏于佛寺,用之奉茶以养身心,茶盌质朴素雅,合适作为供佛仪典之器。盏沿下一圈微敛,为持用方便而设,胎厚扎实,保茶汁温热而不烫手,釉黑润亮,托衬宋时点茶击拂茶水后,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瞬息美哉。

茶盏拍卖榜第1名 北宋 汝窑天青釉茶盏

宋代顶级茶盏真品 一件小小茶盏5636万天价(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