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坑塘的记忆(湖阳记忆之三十九)(1)

三十九、张花篮与张地笼

邢少山

张花篮、张地笼子这两种不同取鱼的方式是过去与现代的形式。

以前,还没地笼丝还没出来,人们用竹蔑人工编织的成髓圆形带2指的小孔似烘蓝罩的篮子叫花篮。它高有3尺左右,直径2尺右,收口四周按的倒刺。蟹笼,用竹篾密密匝匝编成长简状,简长1尺5寸左右,直径8寸左右,收口也有倒刺。花篮的竹篾细,而且选料很讲究,它要选用一种水竹,这种竹,竹簧厚实,竹皮青薄,竹质软绵,而带竹香,用它编织的花篮放到水里,篮子在水中发出清香味,有“鱼游十里篮花香”的美誉,鱼闻此味,争先恐后钻进花篮的鱼笼里。

儿时坑塘的记忆(湖阳记忆之三十九)(2)

张花篮选择水域宽阔的地方下水,因为在那里能招来四面八方的鱼。花篮在水中花花緑绿,又有香味,鱼儿向这里跑。跑近一看,里面更好玩,而且还有吃的,它们拚命地往里钻。哪知钻进去,它就出不来了。到时,人们划着小船,把花篮拎出水面,旋下倒刺,倒出鱼儿,它们虽然在船舱里拼命蹦哒,但无济于事了。人们按好倒刺,放入水底,故技重演。

儿时坑塘的记忆(湖阳记忆之三十九)(3)

而地笼最近几十年的事,随着社会的进步,尼龙丝出现了,一些取鱼的工具,由化纤丝代替竹篾,而且越做越大。我们家乡把它作做地笼。地笼长十几米,用方型铝丝框每隔二尺撑开网,同样底部封口,入口处有倒刺。这种笼子大而轻便,成本不高,什么鱼都能张到,成为时代的骄子,也受到取鱼人的青睐,一、二条笼子即可下水,在沟边、水头即可放笼收鱼。发明这种东西风行全国,有人成了地笼专业户,发了大财。

儿时坑塘的记忆(湖阳记忆之三十九)(4)

地笼可以随处安放,甚至站在岸边,也可以把地笼放入水中,隔日来收。而且地笼什么鱼虾鸟龟王八都收,连小鱼小虾也不会放过,叫做取鱼之王。

儿时坑塘的记忆(湖阳记忆之三十九)(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