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门诊有很多痛经的病人来调理身体,咱也不懂“五运六气”,不知道是怎么了,那今天就来说说自己在家怎么操作操作来止住这种急性疼痛吧。痛经是女性在行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小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者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痛经之痛,大体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轻度痛经一般是在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并无全身症状,所以一般不会影响到工作;中度痛经则表现为经期或其前后小服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 四肢不温,用止痛措施疼痛暂缓;如果痛经晋升到了第三个阶段,即重度阶段的话,那么,这时候经期或其前后小腹多会疼痛难忍,坐卧不宁,热水袋也不管用了,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腰部酸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甚至晕厥,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

女性痛经有哪四种(浅谈女性痛经的简易治法)(1)

痛经在很大程度上和体质与心情有关,同时,痛经又影响人的心情。痛就要吃止痛药,这在很多人那里已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了,女性的痛经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是药三分毒,经常吃药必然会产生耐药性,依赖于药品而忽视了内在体质的调节,所以说药物可以常备,审视自己的体质才能真正治病求本。这里,我谈一些经穴治疗的建议方法,大家可以参照选用。

一、寒性用艾灸

提到艾灸,女性朋友大体可以想到这种方法主要是适用于体质偏寒的人,那么,如何才知道自己就是适合艾灸的偏寒体质呢?一个较为明显的症状就是碰到天气趋寒的时候,由于身体受寒就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寒痛,而且平时也会有怕冷、手脚冰凉的感觉,从面部的表情来看,大多是唇色浅紫。再者,从经血的颜色来看多偏于暗红,其间常伴有血块。艾灸关元穴和足三里穴就可以有效缓解痛经,常做还可以强身健体。

女性痛经有哪四种(浅谈女性痛经的简易治法)(2)

二、瘀堵要点穴

瘀堵的很好判定,疼痛剧烈、痛点固定不移,月经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这里的操作动作只能在属于你的私人空间去做,要摩腹(手心贴紧腹部均匀摩擦)和点压小腿相关穴位,在摩腹的时候可以涂抹一些活血化瘀的油膏之类的,强调要特别关照腹部正中线上的神阙穴、关元穴和中极穴等。点压穴位可以用拇指或者工具,在地极、三阴交、公孙等穴用力点压至胀疼的受不了为度。如果痛经让你直不起腰板,甚至伴有腰痛等现象时,你还需要用拳头敲打后腰,上至两侧腰肌,下至骶部。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痛经的解决同样要着眼于整体,这也是《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

女性痛经有哪四种(浅谈女性痛经的简易治法)(3)

三、虚症不要急

这个身体虚弱导致的痛经就更好理解了,嘴唇、面部、指甲都比较白,头晕眼花,经量少贫血状。这种类型的就要考虑中医总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疼痛剧烈参照瘀堵型论治,剩下的慢慢调理,补虚是个缓慢的过程,可以汤药、艾灸等综合调理。

不过虚症类的痛经有个很好的穴位来使用,那就是——血海穴。血,指受热变成的红色液体;海,指大。该穴名意指本穴物质为阴陵泉穴外流水液气化上行的水湿之气,为较高温度、较高浓度的水湿之气,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气血物质充斥的范围巨大如海,故名。此穴还可以调理月经不调、膝盖疼痛、更年期综合征、闭经等。血海穴自己就可以取,在取用该穴的时候患者应采用正坐、屈膝的姿势,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就是。因为是对称的穴位,所以,左右血海穴要相应地用右手和左手辅助按之。除了血海穴之外,还可以在肚脐下找到气海穴,即肚脐正下方1.5寸的地方,在痛得很厉害的时候,可以按气海穴救急。

女性痛经有哪四种(浅谈女性痛经的简易治法)(4)

四、肝郁要逍遥

经期爱生气、比较烦燥的女性可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住自己的,所以那段时间少招惹她们,要多担待,毕竟她不止小腹痛,还多有胸部胀痛、口苦咽干、食欲减退、失眠等全身不适症。这类痛经一般都是月经提前,在那之前要多注意敲肝、胆经,可以防止自己肝胆气血逆乱,出现体内血虚的情况,因为月经并非来得越早量越少,往往流失还多,敲肝、胆经先要找准大腿内侧与外侧的中线,先探路般尝试性地敲,找到痛点就是找到了身体的大药,然后持久敲击往往就能起到稳定情绪,让身体气血恢复正常的功效,如果能够配合按揉太冲穴就更好了。目前这种类型的病人更多是吃逍遥丸之类的,效果不错,没有什么副作用,也值得推荐。

不过,各位也要明白,以上四类痛经只是中医认为最常见的几种类型,针对到个人的时候还会有多种证型同时存在的现象,一定要遵从总的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来综合考虑,像元胡止痛片、布洛芬之类的该预备的还要预备的。毕竟从西医病因上来看,导致痛经的发生有很多,如内膜管型脱落、子宫发育不全、子宫屈曲颈管狭窄、子宫内膜异位症、先天性子宫畸形、盆腔炎症、 子宫肌瘤、盆腔淤血综合征及宫内节育器等。

女性痛经有哪四种(浅谈女性痛经的简易治法)(5)

#423头条知识节##健康科普排位赛#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