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进入下半年,中美关系已经取代疫情蔓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交易员却发现,不同于个别美国政客的叫嚣,今年以来已有19家中国企业在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同比增加一倍多,完成筹资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如何理解中美资本市场疫情期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否会被所谓“美国优先”的政治倾向破坏?中国资本市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四大资本市场改革方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大资本市场改革方案(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四大资本市场改革方案

来源:环球时报

进入下半年,中美关系已经取代疫情蔓延,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交易员却发现,不同于个别美国政客的叫嚣,今年以来已有19家中国企业在纽约证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同比增加一倍多,完成筹资2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0%。如何理解中美资本市场疫情期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是否会被所谓“美国优先”的政治倾向破坏?中国资本市场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上半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数量激增反映的是中美经济领域的务实合作,华尔街喜欢中国概念的股票IPO融资。这并不是美国股市的投资银行发了什么善心,而是希望中国概念的股票能为美国股票市场带来新鲜的“血液”,维持美国资本市场全球领头羊的地位。中国企业,特别是很多新经济领域的企业,也乐于赴美上市融资,主要原因还是IPO能卖个“好价钱”。

要知道,很多所谓新经济领域的投资都是高风险投资,很容易就让初期投资者血本无归。美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相对于欧洲、日本更加细分,高风险偏好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和流动性最强,有利于那些擅长“讲故事”的中小企业募资。将具有巨大潜力的中国市场,与互联网、生物制药、网络教育等时髦技术题材相结合,无疑是最吸引人的资本市场故事。中国概念股票也没有“辜负”这些专业投资者——今天中国大众耳熟能详的很多互联网明星企业,都是在初创亏损期到美国股市IPO融资、发展壮大的,反过来也让那些早期风险投资者发了大财,可谓双赢。当然,初创亏损期IPO融资后没能发展起来、甚至靠造假装点门面的中国概念股,也不乏案例。

这些创新型企业不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IPO融资,还有一个难言之隐,就是现在我们的股票市场IPO利润指标门槛比较高,尤其是还不允许亏损企业IPO融资,让很多根底尚浅的新经济、新技术企业望尘莫及。虽然这两年中国资本市场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立了科创板、推行了创业板注册制等,依然还没有突破亏损企业上市的局限。当然,由于中国股市还是一个以散户为主的股票市场,出于保护散户投资者的目的,监管机构短期内依然会拒绝那些没有走出初创期亏损的企业IPO融资,也是可以被理解的。

不过,出于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考虑,我们也应该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像那些在初创亏损期到美国股市IPO的优质创新型企业,能不能在我们的股票市场上IPO。我们现在进行的“转板制度”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新三板或者四板(没有利润要求)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复制美国的上市制度,同时证监会给出一个恰当的条件,在新三板或者四板上市的企业满足一定的条件后可以转到主板上去。7月27日,中国“新三板精选层”设立暨首批企业晋层仪式在全国股转公司挂牌大厅举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更低的投资者门槛、明确的“转板制度”安排和更加集中的投资标的,必然让新三板的流动性在局部得到显著改善。

未来,“转板制度”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区域股权市场、特别是中西部股权市场。如何充分发挥省级股权交易中心的作用,将财政资金对资本市场的扶持效率提高,将本地资金资本留在本地投资,通过存量资产证券化交易、拟上市企业再辅导、结构化私募基金等产品服务,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更好服务于经济、应对未来可能金融风险的有效途径。(作者是中证焦桐首席经济学家、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