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经济特区40余年砥砺奋进的道路上,资本市场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创新亮点迭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案?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案(从零起步到资本市场重镇)

资本市场创新发展方案

在深圳经济特区40余年砥砺奋进的道路上,资本市场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改革创新亮点迭出。

2021年4月深市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后,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愈加完善。目前,深圳已形成以主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构成的定位清晰、功能不同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从零起步到资本市场重镇,“深圳兵团”正在全国资本市场中冉冉崛起,助力深圳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突破

深圳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留给深圳的最大财富之一,也是深圳人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拼搏史。

31年前,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深圳人冲破了思想的束缚,在深圳建立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开启了探索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创新之路。

1990年,深圳发展银行和另外4只股票一起,成为深交所第一批上市公司,深圳发展银行也获得了极具历史色彩的股票代码0001。

从“0”的突破到今天,深交所的发展已经今非昔比。2021年,深交所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变革。4月6日起,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正式实施,形成由主板、创业板构成的市场新格局。

两板合并完成后,深市主板聚焦支持相对成熟的企业融资发展、做优做强,发行上市门槛保持不变;创业板主要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突出“三创”“四新”。深市市场结构更简洁、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能够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和韧性,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31年来,深圳主板和创业板成绩斐然。深交所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改革后主板合计1476家公司,总市值超23万亿元。2020年,深市主板公司合计营收12.76万亿元,同比增8%;合计净利润0.74万亿元,同比增38%。“十三五”期间主板公司营收平均复合增长率14.6%,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12.9%。

2020年主板制造业公司数量占比近7成,主板制造业收入和净利润占6成。深市主板制造业公司在工程机械、激光设备、面板、安防设备、智能语音、家用电器等多个行业全球产业链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

深交所数据也显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创业板共有947家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2020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长7.3%,平均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3.00%,平均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57.15%,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此外,作为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上市公司的数量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城市的综合实力。据深圳证监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深圳辖区共有上市公司333家,总市值超过9.12万亿元、总资产近31万亿元、净资产超过4万亿元。

证券业集聚优势明显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深圳资本市场要素齐全,证券行业集聚优势明显。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深圳23家证券公司各项指标仍位居全国前列,整体实力与京沪并列全国三甲,发展态势总体向好。

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深圳证券公司2020年发展情况报告,2020年深圳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7亿元,同比增长31.08%,全国占比24.61%;实现净利润414.23亿元,同比增长33.82%,全国占比26.29%,均居全国第一。

长期以来,深圳孕育了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证券公司。辖区“三信一商”(中信、招商、国信、安信)均居行业前列。除中信证券外,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各项业务发展均衡,主要经营指标一般位列全国前十,且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也位居国内券商香港子公司第二。

2020年,深圳证券行业合规水平稳步提升、风控能力继续夯实、服务实体经济笃定方向、创新发展大步迈进,各项工作取得全面进步,整体成绩突出。

根据深圳证券业协会发布的上述报告,截至2020年末,深圳券商整体风险覆盖率229.02%,资本杠杆率16.69%,流动性覆盖率197.67%,净稳定资金率144.51%,均显著优于监管标准。2020年,证监会分类评价最高级别AA级全国共15家公司,深圳有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平安证券、安信证券5家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一。

积极贡献“资本的力量”

根据深圳证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1年2月,深圳辖区除了拥有23家证券公司以外,还有期货公司14家,基金公司30家,基金子公司18家,证券分支机构563家,期货分支机构85家。

截至2021年1月,深圳辖区券商客户资产16.96万亿元,期货公司保证金余额1255.01亿元,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规模4.86万亿元,专户产品规模2.62万亿元。

除了证券业发展迅猛,深圳的期货业和基金业一路走来,也始终奋蹄扬鞭。在期货业上,深圳整体综合实力名列前茅,多项指标处于全国前列,形成了以经纪业务为基础、积极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不断探索创新业务模式的差异化发展格局,发展态势稳健向好。

在基金业上,深圳从零起步,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今天行业机构丰富、多元发展的格局,“创新、开放、包容、进取”成为基金公司在深圳地区发展的关键词。

证券、期货与基金业的发展,离不开深圳高效透明营商环境的保驾护航。深圳的营商环境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下,当地政府尽可能地给企业提供便利,而非贸然干涉,广受市场主体的称道。

深圳是一座敢为天下先的城市,资本市场的建设也坚持先行先试。这在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活力的同时,也推动了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并将继续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积极贡献“资本的力量”。

数读

深圳主板

深市主板2020年度成绩单显示,截至4月30日,改革后主板合计1476家公司,总市值超23万亿元。2020年,深市主板公司合计营收12.76万亿元,同比增8%;合计净利润0.74万亿元,同比增38%。“十三五”期间主板公司营收平均复合增长率14.6%,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12.9%。

深圳创业板

创业板2020年业绩报告也显示,创业板共有947家上市公司。创业板公司2020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长7.3%,平均实现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43.00%,平均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57.15%,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深圳辖区上市公司

截至2020年底,深圳辖区共有上市公司333家,总市值超过9.12万亿元、总资产近31万亿、净资产超过4万亿元。

深圳证券公司

2020年深圳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03.7亿元,同比增长31.08%,全国占比24.61%;实现净利润414.23亿元,同比增长33.82%,全国占比26.29%,均居全国第一。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王玉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