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总结、季度总结、年度总结;个人总结、班组总结、部门总结、公司总结。各种各样的总结,成了事业单位或者一些国企单位员工的必须技能。

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总结,让身处职场的我们能够迅速脱颖而出呢?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王振执笔写作的《公文写作实战秘籍》一书中,通过三大板块10个章节,详细地讲述了公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让每位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在公文写作方面能够有所突破。

职场文章可以用哪些素材(写出有高度的总结)(1)

一、培养写作思维,掌握写作技巧

1.公文写作三要素

上学时我们大多数都知道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都需要三要素,其实公文写作同样需要三要素——字数、时间和目的。

公文写作中,字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字数的多少一定要根据这篇文章的用途来判断,是书面材料还是领导的发言稿、讲话稿、演讲稿之类。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够慢慢掌握。

这里的时间不是指文章里的时间,而是指写稿和交稿的时间。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千万不要拖到最后匆匆忙忙交稿,很容易出现一些错误和纰漏。

领导让我们写的每一分材料,一定都有其目的和作用。也就是这篇公文要用在哪里,需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也是公文写作的重中之重。

2.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运用

“天下文人是一家,你抄我来我抄他”。这句话用在公文写作上,非常合适。因为在公文写作时需要通过“抄、套、借”等手法,来完成一些特定场合需要的材料。

这些都需要在平时不断的搜集,然后进行定期整理。这样我们在用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写一篇公文也就能够手到擒来了。

为什么要定期整理素材呢?因为有些素材不一定就能够用的上,所以要进行筛选和甄别。及时删掉一些过时的、重复的和不合时宜的素材。

最后是素材的运用,不要成为素材的“奴隶” 才能很好的运用素材,有目的地对素材加以梳理选择,确保文章的平衡和统一。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素材,千万不要改动,最保险的方法就是“原封不动”的照搬。

3.领导所说的“高度不够”该如何解决

公文写作时,站在什么样的立场去说话?从什么样的角度出发?才不会被领导说“高度不够”?

我们在写材料时,经常会被领导说“高度不够”,但是对于一些新人来说,往往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领导所说的“高度”到底是什么东西?其实所谓的“高度”其实并不是材料哪里写错了,而是你所写的这份材料没有体现出领导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将领导的形象和能力表达出来。

评价一份材料是否有“高度”,要从大局观念、系统意识和归纳能力三方面来突出表现。也就是说要站在领导的角度看问题。

4.公文写作的灵魂——学会提炼亮点

公文写作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广而告之,也需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而这个亮点就是公文写作的灵魂。

所以能够写出亮点,并通过这些亮点来突出这份材料,让其给人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才是一篇合格的公文。

职场文章可以用哪些素材(写出有高度的总结)(2)

二、常见公文类型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书中主要介绍了工作总结、调研课题(报告)、剖析整改、发言稿、评论感想等几种类型的公文写作。

我在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工作总结类型的公文该如何写作,和一些写作的技巧。

工作总结是每一个参加工作的人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不论你是在国企、私企还是事业单位,都需要学会写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不仅包括个人总结,还有部门总结,单位总结,和一些特定工作的专题总结。

个人的工作总结要学会“自卖自夸”,因为一份好的工作总结,就是要在领导面前展现你的成绩。通过展现自己的成绩,让领导对你另眼相看。即使真的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也要尽量将你前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写到工作总结里。展现成绩一定要将具体的数据写出来,让领导看到你实实在在做出的工作,摆出事实来证明。

工作总结不只是展现成绩,还需要在领导面前表决心。所以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在这里同样非常重要。制定工作计划,一定要做到具体目标节点,和可以量化的数据指标。最后写出一些响亮的口号和举措,让工作总结更加振奋人心。

职场文章可以用哪些素材(写出有高度的总结)(3)

结语: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公文写作人员,一定要将自己的眼光从“低头做事”,转移到“抬头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