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每天免费获取国学文化知识,学习国学文化,以修身养心,以齐家治企。屯元国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布道者。作者:屯元子

《金瓶梅》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独创的率先以市井人物与世俗风情为描写中心的长篇小说。它的诞生,标志着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几部小说取材于历史故事与神话传说而集体整理加工式小说创作模式的终结,开启了文人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而进行独立创作长篇小说的先河。

《金瓶梅》的主人公是西门庆,书名为何不叫《西门庆》?

《金瓶梅》中有那么多女人,书名为何含了这三个女人的名字?

为何历来对《金瓶梅》书名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

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1)

一、《金瓶梅》的书名的含义是,鲁迅先生说:"因为这书中的潘金莲、李瓶儿、春梅,都是重要人物,所以书名就叫《金瓶梅》。"这也是大众的理解。

二、"金瓶梅"即美丽的金瓶中插着盛开的梅花。因为作品中曾多次写到金瓶和梅花。例如第十回、第三十一回描写西门庆办的宴席上的摆设均有"花插金瓶";第七十二回又描写西门庆的书房里贴着一副对联:"瓶梅香笔研,窗雪冷琴书。"因此可见,书名《金瓶梅》不能说与书中的这些描写毫无关系。

三、还有一种说法:金指代钱财,瓶是酒瓶的意思,指代酒,梅是花朵,寓意美女。三个连在一起,是人的贪欲纵欲色欲。人不能被欲望所控制,这是作者反复提到的。开篇作者就说: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2)

四、有人认为瓶中的梅花再美好,也是昙花一现,比不得长在树上的天然枝叶年年焕发新生。以此来隐喻西门庆,虽然锦衣玉食,外表看来就像金瓶子一样无限风光,然而实际的命运却是昙花一现,33岁暴毙,就像瓶中的插花,再美好也难逃枯萎衰败。

五、认为书名即指"金瓶插梅"。"金瓶"乃富贵之象征;"梅"喻指美色。书名寓含"财"、"色"二字,则是西门庆丑恶灵魂最为精妙的概括。西门庆的一生,委实是图"财"贪"色"的一生。他为"财""色"而生,为"财""色"而死。直至奄奄一息之际,他仍然不忘"财""色"二字。

六、《金瓶梅》书名三字,作者兰陵笑笑生是在"梅"字上花了很大气力,并注入了极深的意蕴的。原来,作者将"梅"字巧妙而不动声色地施与谐音双关修辞手法,即以"梅"谐音为"霉"也。如此,《金瓶梅》则为《金瓶霉》也。若由常理而言,"金瓶"乃物中最为昂贵之珍宝,它具有"永垂不朽"的高贵品质,不会轻易腐蚀霉变。这些,远非"铜瓶"、"铁瓶"之类可比。可是,兰陵笑笑生则突发奇想,夸大其辞,说是"金瓶霉",这似乎有悖常理。殊不知,甚佳处正在书名之无理而妙也。读者诸君不难想象,连本不会霉变的"金瓶"都发霉变质了,世界上还有何物不霉变呢?十分显然,在这里,兰陵笑笑生是用更进一层的比衬手法,有力凸现出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中国社会全部肌体都已霉变溃烂的黑暗现实,从而达到暴露黑暗、鞭挞丑恶、"盖为世戒"的创作意图。

七、先说第一个,这个金就是金朝的意思,北宋曾经为金朝所灭,而这时,金朝的后裔—女真人努尔哈赤已经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迁都到赫图阿拉,完成了内部的基本统一,正是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此时的明朝呢?全社会都处在堕落衰败之中,可谓是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为什么《金瓶梅》第二个字叫瓶呢?也有两层含义,先说第一层,即瓶同音为平,平定的平。

第三个字,梅。梅和明的发音有相近,代表明朝的明。

这三个字连续起来读,就是金平明!金朝要平定明朝。而且《金瓶梅》快结尾的时候,也提到北宋末年金兵入关的事情。但是点到为止,怕说多了引起猜疑。

作者预测,北宋末年被金朝灭亡的故事将要重演!这个预测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况,也符合常理。这样隐晦取名的目的就是不让被明朝当局发现。

八、一是有"梅插金瓶"之意,梅花如置于玉瓶,那是和谐高雅的美,但梅花插在金瓶中,其意象绝对高雅不起来,意味着色为金所征服。同时,也正如有些专家分析,金属秋,梅花属寒冬,时令不对,当然也长久不了。

二是象征酒色财气皆有,但都是一场空。金是财,瓶用于装酒,梅花是美色,西门庆本身脾气又很大,合起来就是酒色财气,书中结局四人皆是不正常死亡,这也是警示迷恋酒色财气终是自取其亡。

以上两点合起来,是"盖为世戒",正好呼应了《金瓶梅序》:"奉劝世人,勿为西门庆之后车,可也。"

九、《金瓶梅》中潘金莲、李瓶儿和春梅三人来说,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三种女性。是当时社会女性的代表。潘金莲伴随着主体意识觉醒的味道,不顾社会礼法,不信任何说教,只相信自我,努力去主宰自己的命运。与此不同,李瓶儿、庞春梅主要是出于原始生存的冲动,缺乏主体意识的自觉。李瓶儿代表自我、庞春梅代表自我、潘金莲代表超我。

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金瓶梅书名里原来藏着9个秘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