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贾樟柯的《贾想》里提到一个有趣的事儿,他当年还在北影读书时,经常看一些电影大师的作品,他最喜欢的导演是布列松,反复观摩的电影是《战舰波将金号》。
多年后,贾樟柯凭借《小武》崭露头角,在一个电影节上,他遇到了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老马丁说看过他的《小武》,邀请他去纽约的家中做客。
不久之后,贾樟柯拜访了老马丁,在他家里惊奇的发现,老人家很喜欢看一些老电影,其中就包括《战舰波将金号》,那一瞬间,贾科长觉得和老马丁“心有戚戚焉”。
《战舰波将金号》是1925年的一部苏联电影,导演是爱森斯坦,他将电影蒙太奇发挥到了极致。
按照传统观念,马丁·斯科塞斯是好莱坞的大导演,以拍摄黑帮片著名,贾樟柯是文艺片导演,和爱森斯坦的风格也大相径庭,他们应该对这类老古董不感兴趣,可事实上好的作品可以超越国籍和时间,在几十年后依然熠熠生辉。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一品97年前的这部影史经典。
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于1928年,这部1925年的电影是无声的,主要靠配乐来烘托气氛,少量台词会通过这种字幕的形式告诉观众,看过卓别林喜剧的朋友应该很熟悉这种形式。
在这样苛刻的创作环境下,导演更需要高超的手法讲故事,这个故事不仅要完整,还要有趣。
《战舰波将金号》就是讲了一个水手揭竿起义的简单故事,可是导演却能通过高超的手法,让简单的故事变得高潮迭起。
全片共75分钟,分为5个章节,苏联的艺术对世界影响极深,爱森斯坦不仅是个电影导演,还是个作家,因此他的作品从结构到内容都充满了文学性,比喻、象征、排比、抒情的段落比比皆是,电影对他来说就是把文字进行了影像化的表达。
第一章叫做“人和虫”,在波将金号上,水手们沙皇压榨,吃的是带有蛆虫的腐肉。
水手们很不满,指挥官很冷漠。
船医分明看到了腐肉上的虫子,却轻蔑地说,把虫子洗掉就可以吃了。
人和虫,在这里划上了等号。
最后水手砸掉了盘子,拒绝喝罗宋汤表示抗议,长官很生气,要教训这些不守规矩的人。
我们看导演是如何表现人物情绪的。
这是水手用斧头劈腐肉的镜头。
这是水手清理炮筒时的特写,反复的活塞运动酝酿着高潮到来。
这是工人被规训的镜头,他们如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呆板无生气,和蛆虫无异。
而下一秒贮藏室里空无一人,这些餐桌吱扭扭摇晃,预示风暴到来;
这是水手们私下大快朵颐的镜头,只有这一刻他们才收获了真正的自由,这一幕让我们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安迪喝啤酒的画面,“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第二章叫“甲板风云”,也是全片第一个高潮段落。
长官把大家召集到甲板上,公开惩罚不听话的水手。
小号手吹响了小号,张力陡然拉满,一股剑拔弩张的紧张情绪溢满了屏幕。
长官的镜头使用的圆形构图,观众仿佛拿着望远镜从远处偷窥一般,起到了聚焦的作用,也和观众保持了距离感。
甲板上对称的结构,暗示了沙皇制度的严酷与无情,两门大炮对着中间的士兵,也预示着民怨已经到达了顶点,就缺一个事件来点燃炮捻子了。
犯错的水手被士兵用帆布蒙上。
一旁的巫师煞有介事地拿着一个十字架,镜头多次给到十字架特写,这是一种统治手段,用所谓的“君权神授”来让民众产生敬畏心。
长官命令开枪,士兵犹豫片刻,水手们揭竿而起。
我们看导演又是怎么用画面表情情绪的。
巫师手中的十字架和士兵手中的剑形成了鲜明对比;
救生圈,船外侧图腾一样的标志,小号,飞扬的旗帜,士兵被吊死的幻想,这些画面拼凑在一起,就形成了爱森斯坦独创的“撞击式蒙太奇”,暴风雨还没来,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接下来起义爆发,奔跑的水手,跌倒的长官,刺刀见红的肉搏,不幸中弹的水手,这是最直接的镜头叙事。
而象征的事物一个也不少。
跌落的十字架,被踩踏的钢琴,撕掉的琴谱,英雄悬于半空的悲壮剪影,都浓缩成了符号,让画面变得极具内涵与外延。
第三章叫“英雄的呼唤”
经过激战后,英雄死去,影片的节奏明显舒缓下来。
导演通过一组空镜头来抒情:彼岸的灯塔,落日的余晖,浮箱上的海鸟,仿佛一个个排比句,拼凑成了英雄的赞美诗。
而长长的台阶上,涌出了普通民众。
他们穿过街头,来到码头瞻仰英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表现民怒的时候,导演又是使用了很丰富的元素。
有简单直白如同演讲词的字幕。
有哭泣的妇人;
攥紧的拳头。
怒不可遏的表情;
当然还有飞扬的红色旗帜,这也是全片仅有的一抹亮色。
很多人会想起《辛德勒名单》里的那个红衣女孩,显然斯皮尔伯格是向和爱森斯坦致敬。
愤怒的民众驾驶着小船投奔波将金号,百舸争流,万箭齐发,97年后去看这一幕依然热血沸腾,我不由想起了《红色警戒》里苏联的开场动画,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章叫“敖德萨阶梯”
这一章是世界影史上的传世名篇,爱森斯坦在进行象征隐喻时从来不顾及时空,比如他在1925年的首部电影《罢工》中,将被几枪扫射的工人和待宰的公牛两个画面放在一起,形成了超越时空场景的隐喻,而这一手法在本章中达到了极致。
开篇是一派祥和景象,市民涌现敖德萨阶梯,向波将金号的士兵挥手致意。
他们捐款捐物,鸡鸭鱼肉,甚至还有一只小猪。
微笑的妇人,断肢的少年,无邪的孩子们,他们眼中都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可很快,沙皇军队赶到,音乐急转直下,剧情也从最高峰跌到了最谷底。
人群在神像的目送下四散奔逃,身后是士兵手中黑洞洞的枪口。
这一段剪辑最被后人称道,导演用凌厉的剪辑来呈现出了纷乱的现场。
倒下的孩童,中弹的母亲,惊恐的妇人,愤怒的小伙子,移动的婴儿车,这些画面“撞击在”一起让观众一时间难以呼吸。
而这一幕,母亲抱着孩子面对士兵枪口时的镜头,镜头仰拍过去,颇有几分蚂蚁撼大树的悲壮。
当然,爱森斯坦依然超越了时空,用敖德萨剧场的石狮子象征了人民的恐惧、愤怒和觉醒。
第五幕叫“胜利会师”
观众本以为,在铺垫了那么多后,最后回来个激烈的海战。
而本章开篇也确实如此,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三角形的甲板上士兵们聚集在一起,炮口一致对外,士气空前高涨。
之后我们都在等待一场大战到来。
水手们摩拳擦掌,擦炮筒,爬舷梯,监视敌情。
战舰上升腾起的黑烟也预示着大战一触即发。
远方敌舰已经进入了射程,若隐若现。
黑洞洞的炮口里,一枚枚炮弹呼之欲出。
可下一秒,大家却拥抱在一起。通过字幕我们了解到,沙皇的战舰上早已经被红旗占领,水手们未发一弹就获得了胜利。
可以说,导演是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你满心以为的大决战没有到来,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当你收获了民心时,是可以不费一兵一卒获得胜利的。
最后这个镜头极其对称、情绪很到位、还很有压迫感,我们仿佛看到了沙皇被无情碾压过,这也完美契合了苏联文学中的钢铁美学。
好了,以上就是这部经典老片的全部解读,希望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观摩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