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佳

3月3日,影片《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已突破49亿。主角贾玲、沈腾、张小斐就不用说了,一个个走红毯,风光无限。但细心的朋友们也许会留意,片中配角的扮演者一个个也都是顶尖人物,影帝、影后加身,如刘佳、丁嘉莉,杜源等。

杜源,演的就是片中沈光林的老爸沈厂长,一出场,就因未带讲话稿而略显局促,好在姜是老的辣,一句“比赛开始”就化解尴尬,同时也可见老戏骨的功力。

杜源曾经回忆,1981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时,有一位女老师令他印象深刻。他们正在上课,有一个穿牛仔裤的女人,“飘”着进来了。这,是杜源第一次见到穿牛仔裤的女人。她,就是今天的女主周采芹,八十年初受邀在中戏讲课。

就是这个周老师,让学生们明白了什么是松弛。杜源至今依然记得采芹老师的一句话,“如果你放松了,你就打开了想象的闸门。”

回望采芹的一生,15岁移居海外,23岁暴得大名,临近不惑之年,破产,一无所有,两次婚姻,也以离异告终,想过跳楼,想过卧轨,想过一了百了,最终,她凭借着自己的信念与勇气,走过了那段苍茫的日子……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1)

01

说起采芹,她的家世老辉煌了。父亲周信芳,是与梅兰芳齐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母亲裘丽琳,则是全力支持夫君事业,为周家打下雄厚家底的实干家。

采芹,1936年出生。当时,老爸正在天津演出,她就在装行头的戏箱里,开始了第一声啼哭。冥冥之中,她与舞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信芳与裘丽琳,育有四女二子。四个千金采藻、采蕴、采芹、采茨,全都出自《诗经》。而采芹,正是其中的“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为了让子女们有着更好的前途,为了他们不再让人称“戏子的孩子”,除长子菊傲外,裘丽琳将其他五个子女统统送往国外。

1951年,采芹与弟弟英华,前往香港。那一年,她15岁。

采芹并没有像大姐采藻一样,留学美国,而是听从自己的心声,考取了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开启了一个演员的梦。她,也是学校的第一个中国学生。也许,在她身上,父亲的艺术基因,更旺盛一些。

在同学中,独有的东方面孔,令采芹很是另类。有同学很不客气地对她说,你永远不可能得到演出机会,因为西方的舞台不需要一张东方的面孔。

但采芹是谁啊,母系那撇强悍的混血基因(苏格兰),使她对此不屑一顾,是骡子是马,咱们走着瞧。

机会来了,台湾有京剧团来英演出,需要一个既懂英语又了解京剧的人。无疑,采芹就是最好的候选人,她拿到了这个机会。

第二天,采芹就登上了各大报纸的热搜。人们把这个黑头发、大眼睛的美女,比作东方的奥黛丽.赫本。

一夜之间,采芹的命运发生了巨大改变。她从一个需要工作的伦敦海漂,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2)

02

很快,舞台剧《苏丝黄的世界》,又向采芹抛出了橄榄枝。因成功演绎了剧中的女主角,为此采芹暴得大名,成为英国剧坛的顶级流量。

采芹的装扮,开始引导伦敦女孩的新潮流。染黑头发,拉直,身穿旗袍,画眼眉,描杏眼,可以想象,到处都是颇有些怪异的东方面孔,有些吓人哦。

人红,当然处处都要蹭热点。在伦敦西区的霓虹灯,夜夜都闪着“The world of Suzie Wrong by Tsai chin”,中文翻译过来就是“采芹饰演的《苏丝黄的世界》”。

一招鲜,吃遍天。这部戏,足足上演了两年,场场爆满。从此,采芹成为英国戏剧界的大伽,发行唱片,接拍电影。

1967年,采芹出演第五部007系列电影《雷霆谷》,就此成为第一个邦女郎,星光四射。

应该说,在人生的前四十年,采芹拿到上苍给的剧本,顺风顺水,名利双收,虽有两次婚姻解体,但终究还是一片花团锦簇。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3)

03

可命运的大手,从不按常理出牌。从巅峰到低谷,也许就在一夜之间。

1973年,经济萧条,采芹投资的房产,在她都不知被抵押的情况下,化为乌有。

俗云财为五家所有,命里没有守不住。只是,采芹多年来春风得意,遭遇如此一劫,实在叫人情何以堪?

没有父母的陪伴,更没有夫君的慰藉,采芹的冲动涌上心头,生活无法再继续下去,那就随它去吧。

采芹自杀未遂,随后就被送往精神病院。在那里,病人被要求坐在一起编篮子,采芹拒绝。骨子里的骄傲,还是没有令她屈服。

直到有一天,采芹收到大姐采藻从美国的来信:我没想到你是个打退堂鼓的人。

梦醒时分,采芹虎躯一震,她决定前往美国,重新开始。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4)

04

到了美国,采芹在弟弟英华开的中国餐馆当服务员。英华,就是当年那个跟她一起移居海外的小弟弟。

英华的“周先生”餐馆,在美国餐饮界相当有名,因特色突出,远近闻名,也是达官贵人品尝中国菜的打卡之地。因此,许多大明星前来光顾。

采芹看着眼前的一切,如同炼狱。曾经,她也是明星中的一员,锦衣华食,如今却沦落为端茶倒水的服务员,落差如此之大,可想而知。再加上与弟弟英华性格上的不合,采芹决定离开餐馆,别寻出路。

她先是找到一家公司当打字员,可因为将公司名字打成缩写,而被辞退。寒风凛冽中,一阵阵走投无路的意念悬浮脑海,采芹望着地铁上的轨道,多想效仿像安娜.卡列尼娜一样卧轨身亡,一念之差,她没有。

挣扎着,采芹回到租住的地下室,黑暗中她躺了十七天。如今回想,她已不记得自己是否吃过饭,吃过什么,但却清晰听见手表在滴答滴答作响,那是妈妈的手表,送给离别女儿的。

采芹仿佛听到妈妈在说,你不应该白白浪费这个我精心创造和培育的生命。即使树干被砍伤了,但大树不能死。

又一次,采芹挣扎着振作起来,来吧,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5)

05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采芹决定还是走自己的老专业,吃开口饭,去当演员。

试镜中,导演琼安回忆道——

一张坚强的脸,很难再找到了。

就这样,采芹成为社区剧团的一员。尽管没有名,也无多大利,但她有了安身立命的寄托所在。

那三年,采芹说,那是她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她找到了自我。

白天排练,晚上演出,此外采芹又申请到塔夫茨大学攻读戏剧硕士的机会。在她的房间里,到处都是书。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在采芹眼中,没有出路的时候,就学东西吧,那会让我不那么悲伤,而有所寄托。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3年,采芹出演影片《喜福会》,闻名全美。由此,她也打开了好莱坞的大门。

在这部戏中,所有的演员,都是亚裔面孔。而在这些面孔中,她永远都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被称为“教母”。在她身上,永远充满着昂扬的斗志与不屈的精神——我是好莱坞电影里第一个真实的东方女人形象,这毫不夸张。之前,华人女性只有两种角色——佣人或是三从四德的妇女。男人不是弱者就是流氓,东方演员长期以来就是被压迫的。我是反抗者,虽然代价很大,但我觉得是值得的。

周采芹的(周采芹23岁暴得大名)(6)

如今的采芹85岁了,她依然独自生活。没有助理,没有保姆,有时她还开着车去采购,她依然走在她坚定选择的路上,依然从容优雅。

人的一生,无非是笑笑别人,再笑笑自己。不论你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但只有你才可以定义你自己。你内心是怎样的,你的世界就是怎样的。切记:只有当你活出自我时,你才能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