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各地迎来开学季。北京民办教育圈却突然“暴雷”。位于北京市中心,与北京火车站仅两公里之隔的知名台湾幼教品牌大地实验幼儿园宣布终止办学。该园创办于1996年,是北京二环内为数不多的老牌大型私立幼儿园。伴随学前教育“新政”推进,一大批国际化幼儿园纷纷陷入更名潮、转型潮、停办潮。“国际化”、“双语”、“小联合国”等招生“卖点”正在消失,而那些曾经广受欢迎的“高端贵族”“国际化”幼儿园如今沦为“濒危物种”。在“营利性”幼儿园被规范这几年,高端国际化幼教品牌正经历着怎样的困境?转型、突围路在何方?

01 政策规范,公办园冲击下”贵族“已落魄

自2004年“民促法”出台以来,对民办教育的鼓励政策不断,特别是义务教育还未触及到的学前学段,在办学性质、形式、类别上都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受惠于政策,民办幼儿园“野蛮生长”的“黄金时代”开启。

彼时,幼教巨头们启动集团化、规模化办学,各地散户也风生水起。民办幼儿园的数量逐年递增,从2005年到2010年短短五年,全国民办幼儿园的数量突破了十万所,遍地开花。

然而,在2018年11月限制资本进驻、不许民办园打包上市的政策出台后,行业逐渐“改朝换代”。除了与幼教捆绑的资本股价节节跳水、紧急撤退,不少高端幼儿园面临跑路、倒闭潮——

2019年,凯斯国际幼儿园加盟商跑路,品牌方或将退还学员家长上百万学费;

2020年,浙江余杭一所主打国际化托育、幼儿园一体的全日制托管机构倒闭,有家长此前一次性交齐3年学费,金额达20万;

2022年,倍康宝贝幼儿园投资人撤资,教师工资未发,孩子无学可上,其一年学费高达十余万;

日前,北京首个台湾幼教品牌大地幼儿园办学终止……

此外,《“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颁布,明确要求对幼儿园名称进行清理和规范,对冠以“国际”、“全球”、“双语”等字样,或包括外语词、外国国名、地名的幼儿园进行名称整改。不仅如此,《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进一步要求幼儿园不得使用任何境外课程及教材。而同一时间,国家放缓了支持民办园的脚步,开始大力发展“普及普惠、优质均衡”的公办园和普惠园。

在入驻资本紧急撤退,自身标签变成违禁词,公办园所做大做强,疫情反复轮番夹击,未来人口出生率可预见性下跌等残酷现实下,高端国际化幼儿园面临岌岌可危的困境。然而,曾几何时,每月花费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把孩子送进“小伊顿”、“小牛津”等贵族气和国际范都十足的国际幼儿园是很多70后、80后都市白领家庭的“标配”,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顾佳便是上海家庭的写照。

现在有哪些国际幼儿园(濒临灭绝优胜劣汰)(1)

在北京国际化幼儿园领域有十余年从业经验的林园长认为,目前国际化幼儿园的发展不容乐观,在国家针对学前教育“非营利性”的规定下,广大民办幼儿园“不盈利”、“少盈利”是现实处境。

据林园长回忆,在本世纪初,第一波国际幼儿园诸如巧智博仁、伊顿国际、YMCA等品牌开始涌入北京,在当时公办园独占鳌头的情况下,国际园带来了新鲜血液,他们引入国际课程,主打英语特色,配备外教,班额小,师生比高,入园年龄降低、服务质量好,尽管收费比公办园普遍高出近十倍,仍得到许多中产家长青睐。

然而,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幼教市场日渐饱和,资本的逐利趋向日益严重,再加上“红黄蓝”等虐童事件的恶劣影响以及公办普惠园的势不可挡,许多幼教投资人和资深园长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行业前路坎坷。

据林园长介绍,以北京为例,许多民办幼儿园已经是不盈利状态,也有一些园所仍在依靠国家补贴硬撑,收入缩减到原先的三分之一左右。自2022年以来,这种现象更为明显,许多投资人已不再考虑幼儿园,甚至现有园所也如“烫手山芋”难以转手;不少投资人愿意免费给予外聘团队股份,只要能盘活就好。

在此情况下,许多本土“贴牌式”的国际化幼儿园因实力不足,为求存活也只能转向公办、普惠。但根据现有制度,公办普惠下的补贴政策也相当严格。此前,政策并未对园所生源加以限制,而今年,家长需要有幼儿园附近的房产,且户口本上必须有孩子的名字,即必须招收学区内孩子,幼儿园才能获得补贴。“这个条件极其苛刻,不仅是幼儿园,很多今年孩子要入园的家长都非常焦虑。”林园长说道。

02 行业“洗牌”,高端托育需求未减?

面对重重荆棘,许多幼教从业者依旧在寻求困境突围。坚持还是转型?他们目前必须作出选择。

以林园长担任顾问的北京一所大型幼儿园为例,投资人就采取了“混杂”的生存方式。一栋教学楼做成普惠园,回应政府的政策;而另一栋则做成国际双语幼儿园,满足附近经济实力较强家长的需求。

林园长表示,“一园两制”是普遍现象,对于投资人而言,做普惠收入少,不划算,为保持幼儿园稳定运转,“国际班”是刚需。然而,在前几年还能够公开宣传的“国际班”如今也面临教育部门检查监管,逐渐成了“半地下”模式。

林园长认为,近几年来,一些国际学校旗下的幼儿园和国内一些集团化办学的幼儿园受到的影响较小,他们仍然保持高收费,也并不缺生源,甚至一些幼儿园还会对家长进行面试。真正受到冲击的是本土一些小品牌,他们往往通过引入境外教材,配备外教,取一个“国际化”的名字,便开始做起“贴牌式”招生宣传,而事实上,他们离真正的国际化水准还很远,且其中的一些连办学资格都未取得。

对于这些“先天不足”的本土国际化幼儿园,林园长建议其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或下沉做托育;另外,园长、教师培训也是一个可能的途径。然而,在目前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动之下,转型需要足够的资金兜底。“行业惨淡,工作难寻,一切都要靠实力说话。”

在深圳一杰早期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俊杰看来,经济下滑对人们的收入有消极影响,但对于高端幼儿园,他们的目标人群足以支撑这样的教育消费,问题关键在于,目前的国际化幼儿园是否能提供真正高水平的教育质量。

根据多年的园长培训经验,李俊杰观察到,目前市场上一些高收费幼儿园学位依旧供不应求,这实际上源于中国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中国最贵的房子不在北上广深,而在学校旁。”李俊杰认为学区房本就诞生于中国家长对教育的执念。

因此,高端国际化幼儿园无需过分焦虑,国家政策也满足家长对这一服务的需求。然而,他认为转型的方向需要基于对国家政策的深刻理解,要以儿童为本,遵循“纲要”和“指南”的要求。“真正的国际化首先立足于本土化。”

现在有哪些国际幼儿园(濒临灭绝优胜劣汰)(2)

李俊杰特别强调了“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性,即树立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孩其独立、自信的精神。如果缺乏“自我认同感”,孩子就无法与他人平等、自如沟通。对于高端国际化幼儿园配备外教这一点,李俊杰认为,外教的作用更多地是培养孩子的多元文化意识。

李俊杰进一步提到,在一般国际幼儿园的课时安排下,外教对孩子语言学习的作用甚微。从学语言本身而言,如果每个班配备一个中教,一天不间断地用英语与孩子沟通,其实这一外语学习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外教的几节活动课。

因此,外教最重要的作用并非语言学习,而是通过外教的语言、种族、肤色等让孩子感受多民族、多元文化的碰撞,培养其开阔的视野。“一些国际幼儿园唯外教独尊的做法会造成孩子们潜意识中的民族自卑感。”李俊杰说。

博实乐广东碧桂园国际幼儿园园长张军认为,在“新政”规范之下,应该有机地将国际化教育的优秀教学方法整合到国内教育教学内容中,培养具有优秀中华文化底蕴及国际视野的人才。因此,在现阶段,融合教育是最佳选择。

另外,经济下滑导致家长的支付能力下降,此时他们愈加谨慎和挑剔。国际化幼儿园更需要提升教育品质和服务水准,缩小办学规模,私人化定制课程,为极少数人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除了将坚持高端作为自身的绝对优势之外,国际幼儿园还可以考虑往下游探索,尝试托育服务,扩大亲子班、游学、研学项目。“定位准确,特色突出才是生存之道。”张军如是说。

03 危机四伏,靠什么继续做精做强?

在国家大力扶植公办和普惠园的政策下,李俊杰也察觉到近些年民办园所的信心缺乏。

其一是政策的不确定性令民办园无所适从;

其二是公办园的不断扩张,导致许多民办园优秀教师分流,打击民办园的办学积极性;

其三是在新生儿减少的背景下,在未来的“生源争抢大战”中,民办园对自身前途的不确定。

李俊杰也发现,公办园短时间内的数量、规模的膨胀并没有带来幼师编制增加,许多普惠园难以拿到政府补贴,未上一定等级的公办园教师工资偏低,久而久之,会伤害教师工作积极性。

然而,由于家长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不变,国际化幼儿园所面临的困顿并非公办园的冲击,而是自身发展受限。因此,对于高端园所而言,理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不盲目扩张,做精做强才是王道。

现在有哪些国际幼儿园(濒临灭绝优胜劣汰)(3)

“再差的环境,也有幼儿园蓬勃发展;再好的环境,也有幼儿园消失倒闭。”博实乐幼儿园事业部总经理李晓刚认为,近几年整个行业面临挑战,在当今的经济环境下,更加需要靠实力和质量说话。因此,在未来,高端国际化幼儿园集团办学抗风险能力更强。

李晓刚认为,表面上看,特色丢失、招生难是阻挡国际化幼儿园发展的大山,事实上,精准定位用户,匹配核心需求才是痛点、难点。毫无疑问,国际化幼儿园的服务对象是“高端人群”,但“高端人群”其实是一个非常模糊且广泛的用户画像。

用户是谁?如何触达用户?用户对教育的看法是什么?这是李晓刚目前所认可的精准描摹用户画像的三大路径。

以博实乐广东碧桂园PYP幼儿园为例,通过入园信息表搜集入园儿童基础信息,包括居住地区、国籍和CAS学习项目参与情况等,并对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来回答用户是谁的问题;

通过对家长报名时反馈的信息获取渠道进行统计梳理,来解决精准定位用户的问题;

通过入学前一对一访谈、学期中日常沟通以及学期末的家长会,了解家庭教育消费偏好、公益活动参与情况、未来教育规划以及亲子关系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家长对教育的看法。

张军也观察到,家长的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早期幼儿教育,能够得到共鸣和认可是好事,但同时也不得不注意到,许多家长的平均学历高于教师,因此,提升园所的师资水平十分必要。

此外,受国际环境、疫情和“双减”政策的影响,国际幼儿园因能够提供具有国际视野、专业且科学的育儿环境,更能满足部分家长的需求,为给他们匹配高端服务,小班教学值得推广。

对于张军而言,“国际化”不是噱头,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回归人本和本土,重拾中国传统和民族精神,从儿童、教师、家长不同视角实现高质量的陪伴和支持才能脱颖而出。

结语

面对公办雄起、政策规范,疫情反复、经济下滑,人口下跌、招生困难等几座大山,国际化幼儿园亟需在困境中开辟荆棘之路。不管是坚守还是转型,定位准确、回归本土才是最优解;顺应政策、提升实力才能活下来。我们相信,在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面前,立足中国、朝向世界的本土国际化幼儿园仍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 | 敖竹梅

图源 | 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