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晁盖等人在黄泥冈布下罗网,且说杨志领了梁中书的旨意,押运生辰纲,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水浒传第五十八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水浒传第五十八回(水浒传第十五回)

水浒传第五十八回

不说晁盖等人在黄泥冈布下罗网,且说杨志领了梁中书的旨意,押运生辰纲。

古时候,成帮结队地运送货物叫做“纲”,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礼物是生日贺礼,所以就称“生辰纲”。为了遮人耳目,杨志把金银珠宝分作十一担,挑选十一名壮健的兵丁扮作脚夫。自己打扮成客商,挎一口腰刀,提一条朴刀,让谢都管也扮作客商,两个虞候做他的伴当,各拿一条朴刀。

一行十五人装束停当,顺着大路往东京进发。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酷热,所以,刚离开北京时,都是五更天起程赶路,中午休息。六七天之后,进入了人迹稀少的山区。杨志改变了作息时间,要大家太阳出来起身,太阳落山休息。那十一个兵丁挑着重担,在烈日下行走,都叫苦不迭。杨志担心货物的安全,不许他们中途休息,若有人停下,便大声斥骂,有时,还用藤条鞭打。两个虞候虽然只背了些包裹行李,也都累得气喘吁吁,落在后面。杨志看了看,连他们两人也埋怨上了。那两个虞候哪里肯服杨志,休息时,便到谢都管那儿诉苦。谢都管听了很不高兴,只是临走前梁中书叮嘱过他,一路上要听从杨志安排,同时,也知道十万贯生辰纲非同小可,所以,心里虽不快,嘴上却劝两个虞候忍耐一些。

第二天清早,众人起来,想要趁早赶路。杨志喝道:“哪里去?都给我躺下!”兵丁们不服,杨志又拿起藤条要打。众人只好重新躺下,直到太阳出来之后才动身。这样走了十四五天,惹得人人都怨恨杨志。

六月初四那天,一清早火辣辣的太阳就挂在半空,众人吃过早饭后就上路了。那天的路都是崎岖的山间小路,兵丁们走了二十多里,都累得受不了了。杨志因地势险恶,更不肯让他们休息了,只是拿着鞭子,前往后面地赶。兵丁们被逼着又走了十多里路。看看日色当午,路上的石头都发烫了。杨志吆喝着说:“赶过前面的冈子去,再作道理!”兵丁们无奈,只好挑着担子,一步一步地挨上冈去。到了冈上,只见前面一片松树林。兵丁们犹如枯鱼见水,抢着奔到林中,倒地躺下,再不肯起来。杨志连连叫苦:“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在这里乘凉?快快起来赶路!”兵丁们异口同声地说道:“真的不行了,你就是打死我们,我们也走不动了。”杨志心头恼怒,举起鞭子就打,打得这个起来了,那个又睡倒了,杨志无可奈何。

这时谢都管说话了:“提辖,也难怪他们,真的是太热了,就歇歇吧。”杨志说道:“都管,你不知道,这里是黄泥冈,出了名的强盗窝,谁暂在这里歇脚?”两个虞候不服,冷笑着说:“这话听过好几遍了,别老是拿强盗吓唬人。”谢都管劝解道:“稍许休息休息,过了中午马上就走,怎么样?"杨志不肯。谢都管也来气了,“哼”了一声,说道:“我在这儿坐坐,你去赶他们走吧!”

杨志不理谢都管,提了鞭子去赶兵丁们。兵丁们不走,杨志就劈头劈脑地抽打,兵丁们怨声不绝。谢都管看了忍不住了,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只是一个配军,相公怜惜你,拾举你做了个提辖。草芥子大小的官,就这般逞能。不要说我是相公家的都管,就是村庄里的一个普通老人,你也应该给我一个面子,听听我的劝。如今,你一味地毒打众人,究竟算什么意思?”杨志道:“都管,你是城里人,生活在相府,哪里知道行路的艰难。”谢都管说:“四川、两广也都去过,不曾见你这般卖弄的。”

杨志刚要回话,却见对面树丛里有一个人在探头探脑地张望。杨志道:“你看,这不是坏人来了?”说完,提起朴刀,就往那边赶去。赶到里边,只见林子深处一字儿排着七辆江州车儿,七个人在那儿躺着乘凉。那七个人一见杨志,都惊叫一声,跳了起来。杨志喝道:“你们是什么人?”那七个人道:“你是什么人?”杨志又问:“你们是不是坏人?”那七个人说:“你不要瞎问,我们是小本经营,哪有钱给你?”杨志听了哭笑不得,说道:“谁问你们要钱了!且说你们从哪里来?”那七个人答道:“我们是濠州人,贩枣子到东京去。听说这一带不太平,所以白天赶路。怎奈天气实在太热,只能到林子里来歇歇脚。刚才听得外边有动静,怕是坏人,所以让一位兄弟出来看看。”杨志听了,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寒暄几句之后,转身回到自己歇脚的地方。

谢都管见杨志回来,说道:“既然有贼,我们就走吧。”杨志摆了摆手,说道:“还好,是几个贩枣子的濠州客商。”谢都管笑道:“若真像你说得那么可怕,那些客商不都早就没命了?”杨志不想过分得罪谢都管,息事宁人地说道:“算了,算了,没事就好,你们先歇一歇,等凉快一点再走。”兵丁们都笑了。杨志自己也把朴刀插在地上,找了一棵树,靠着乘凉。

不多久,冈下传来一阵粗犷的歌声: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只见一个汉子挑着两桶酒,从冈下上来,一边走,一边唱,走到冈上,也进林子休息。

兵丁们又渴又累,闻到酒香,不觉嘴馋起来。那汉子却说不能卖,要挑到前面村子里去。兵丁们好说歹说,那汉子才答应五贯钱卖给他们一桶。兵丁们纷纷凑钱。正在这时,杨志走了过来,喝道:“你们好大胆,也不问我一声,就胡乱买酒喝!”兵丁们不服,也粗着嗓门说:“我们自己凑钱,关你什么事?”杨志说:“你们知道什么,江湖上的酒是可以随便喝的么?多少好汉在这条道上被蒙汗药麻翻,丢了钱财,丧了性命!”那汉子在一旁听了冷笑道:“你这客官好没道理,又不是我要卖酒给你们喝!”

两人正在争执,对面松林里的贩枣客人提着朴刀赶了出来,见状说道:“还以为来了坏人,原来是卖酒的。算了,算了,和气生财,说上两句也不要紧。他们不要,就卖给我们吧。”那汉子却不依,嚷嚷着说:“不卖!不卖!酒里有蒙汗药,喝不得!”

贩枣客人不高兴了,说道:“你这汉子也太没道理了,我们又不曾说你什么。你挑到前面村子里是卖,在这里也是卖。何必为了一句话这么认真!”那汉子道:“不是我认真,我本来就没打算在这里卖,所以,也没有碗瓢给你们舀酒。”贩枣客人说道:“那没关系,我们有瓢。”说着,有两个人去车上取出两只椰瓢,一个还捧了一大捧枣子来。七个人就站在那儿,一边喝酒,一边吃枣子。不一会儿,一桶酒被他们喝得干干净净。

付帐时,那汉子说五贯钱一桶。贩枣客人说道:“贵是贵了点,就依你,只是再饶我们一瓢。”那汉子不肯。贩枣客人一个付钱,一个径自走过去,把另一桶酒打开,眉了一瓢就喝。那汉子赶过去抢,那人拿了瓢往林子里逃。另一个客人又走过去尝了一瓢,那汉子看见,抢过来劈手夺住,往桶里一倒,盖上盖子,骂道:“你们这些客人,好不君子相,做出这种事情来!”一边说,一边收拾担子要走。兵丁们在旁边的林子里看得心痒难挠,都可怜巴巴地看着谢都管。

谢都管自己也渴得受不了,就劝杨志让他们买酒。杨志心想,贩枣客人喝了一桶,另一桶也已经打开来喝过,想必不会有问题,就答应了。兵丁们拿了钱过去,那汉子却不肯卖。贩枣客人在一旁打圆场,一个拦着那汉子劝,另一个把酒桶递给兵丁们。兵丁们打开桶盖,却没有瓢舀酒,便赔笑着和贩枣客人商量。贩枣客人爽快地把两个瓢借给他们,还送了他们许多枣子。兵丁们先舀两瓢给谢都管和杨志,杨志不肯喝。谢都管喝了一瓢,两个虞候也各喝一瓢。然后,兵丁们一拥而上,那桶酒顿时底朝天。杨志见众人喝了无事,终于也熬不住了,拿起先前给他的那一瓢酒,喝了几口。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下冈去了。

那七个贩枣客人站在松树旁边,笑嘻嘻地看着杨志等人,拍手叫道:“倒了!倒了!”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林子里推出七辆江州车儿,把车上的枣子全都倒在地上,将十一担金银珠宝装进车子,遮盖好,说一声“打扰”,稳稳当当地推着车走了。

原来,这七个贩枣客不是别人,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雄。刚才那个卖酒的汉子就是“白日鼠”白胜。上山时,两桶酒都是好酒。七个人先吃了一桶,刘唐又在另一桶里抢半瓢喝,故意给杨志他们看,消除疑心。吴用再去桶里舀时,瓢里面已经有了蒙汗药。白胜从吴用手中抢过瓢,把瓢里的酒倒回酒桶,好酒就变成了药酒。吴用的计谋丝丝入扣,没有半点破绽,杨志江湖经验再老到,也不能不中计。

杨志酒喝得少,第一个醒来,看看天色,已是黄昏时分,强盗早已远去,哪里还追赶得上;再看看其余十四个人,一个个口角流涎,一动都不能动。杨志自知丢失生辰纲责任重大,回去难以向梁中书交代,于是,长叹一声,提了刀,一个人下冈去了。杨志走了一夜,看看天色已亮,来到了一个酒店。那酒店是林冲的徒弟,“操刀鬼”曹正开的。曹正早年在东京时,听说过杨志的威名,这会听杨志说失落生辰纲、想寻个山寨安身的事,便告诉他可以去附近的二龙山人代,二龙山的赛主叫“金眼虎”邓龙。

第二天,杨志便去二龙山,在山脚下,却意外地结识了鲁智深。原来,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两个公差暗害林冲的阴谋未能得逞,回去后报告高俅。高俅大怒,派人去大相国寺捉拿鲁智深,幸亏泼皮们得到消息,及时通报,鲁智深才得以逃脱。途经孟州十字坡时,鲁智深遇到了“英园子”张青和“母夜叉”孙二娘夫妇,打听到二龙山可以安身,所以来此投奔,不料邓龙是个小鸡肚肠,不肯收留他。听鲁智深这么一说,杨志自然打消了投靠邓龙的念头,两人一起回到了曹正的酒店。

第二天,曹正想了个妙计,和杨志、鲁智深一起去二龙山,杀死了邓龙。曹正仍回山下酒店,鲁智深和杨志则留在山上,做了山寨之主。因为鲁智深的背上刺有花纹,所以他的外号“花和尚”很快就在江湖上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