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逆向选择的例子(嘉承咨询在做选择中)(1)

我们每天都在做选择,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的时间、金钱、社会资源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为了得到某一样东西,通常都不得不放弃另外一些东西。

比如工作和闲暇,选择工作赚钱就意味着得放弃惬意的闲暇时光,选择悠闲的闲暇时光就得放弃工作赚钱的机会,古语有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其实这时候,如果选择工作,闲暇就是工作的机会成本;如果选择闲暇,工作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里,这些不得不放弃的东西,就是我们为当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换句话说,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的最大代价。

其实投资也是关于机会成本的决策,如果买入价格过高,需要持有较长时间才能抹平估值,这其中浪费的时间本可以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如果对好公司追求过分的便宜,会导致错过,也是一种很大的机会成本。根据个人的机会成本,选出可见未来中最好的投资目标,才是正确的决策。

在做选择中,为什么大多数人未能理性地思考机会成本,甚至大脑中从来就没有这个概念?

背后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大脑结构和心理机制。

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有这样一种发现,人的大脑对所见即所得的事物更加敏感,对看不见的事物则很不敏感。

人的大脑天然就喜欢走捷径、省力气,尽可能地节约能量,喜欢用“系统1”做大部分的判断。看不见的,需要用大脑的“系统2”进行推理性判断的事物,人类往往不够重视,很容易犯错误,因为我们的大脑不太愿意去做这样复杂的工作。

所以,人们往往忽视机会成本,重视显性成本。如果我们更频繁、更明确地提醒自己考虑机会成本,就能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的是,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保持学习热情和思考深度,并且多和更高认知能力的人交流,早点明白很多道理,早点做出正确的选择,我们的人生将少付出很多机会成本。

如果选择已经做出,不管结果如何,后悔是没啥意义的,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不要沉浸在无尽的懊悔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