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化集安古墓出土了文物: “好太王碑”。这块石碑由一块巨大的天然角砾凝灰岩石雕琢而成,石碑上的文字提到了“高句丽”的始祖,碑文说,始祖“出自北夫余,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传说天帝的儿子叫解慕漱,他乘坐五龙车来往于天地大海之间。解慕漱看到河伯女儿柳花就把她抢来做妻子。他们生了一个儿子叫“朱蒙”,也有叫“邹牟”,这就是高句丽的建国者。朱蒙原本是北夫余人。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1)

好太王碑

这里提到的“北夫余”,是“夫余”的一支,出自于古代东北大族“橐tuó离”,“橐离”再往前追溯叫“濊貊huìmò”。“濊貊”是古濊族和古貊族的统称,他们生活在古代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濊”是生活在水边的渔猎之民,西晋的五经博士孔晁认为“濊”人是东夷别种。“貊”又称“貉”,是游猎部落,以穿戴貉皮衣冠而得名。“濊”和“貊”的居住地域很广阔,在东北中南部和朝鲜半岛,东到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流域,西到松辽分水岭,北到嫩江。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2)

从西周初到春秋初,“濊”和“貊”混合为一族。汉代设乐浪郡、临屯郡、玄菟郡、真番郡管辖其地。汉中期以后,在北部的濊族形成夫余,南部的貊族形成高句丽,在朝鲜的濊族一部分归于汉族,而未迁徙者则形成了百济、新罗。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3)

濊貊的语言系统与东胡相同,并且深受殷商文化影响,应该是和箕子曾经在此建立政权有密切的关系。濊貊的后裔“夫余”在东北建立民族国家,夫余王城早期在今天的吉林市,后期则在长春农安。夫余的地域在今天的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以南地区的松嫩平原南部。夫余其国殷富,农业发达、种植五谷,也放马牧牛、养猪养狗。夫余的国王以“马”、“牛”、“猪”、“狗”等六畜之名作为官名。“夫余”是汉朝中央政府之下的一个地方奴隶制政权。夫余王如果死了要到夫余国以南的玄菟郡去领取与身份相同级别的葬具“玉匣”,就是汉代特有的玉衣。夫余文化与殷商关系密切,以殷正月祭天,并有厚葬的习俗,要杀人殉葬。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4)

夫余政权在历史上存在了六百年之久,最终在公元483年被高句丽所灭。高句丽古国建国于公元前37年,最初的建国地点在纥升骨城,就是今天的辽宁桓仁五女山城。高句丽是汉朝的臣属藩国,受玄菟郡节制。后来高句丽以王险城为都城,就是今天的平壤。高句丽占据了辽东以及朝鲜半岛北部,是汉朝境内的国中之国。

“好太王碑”上提到的“好太王”又称“广开土大王”,叫“高谈德”,是夫余高句丽政权的第十九代国王。好太王时期,高句丽疆域西到辽河流域,东临日本海,北到辉发河,南部跨过大同江直抵汉江北岸。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5)

吉林吉安的高句丽壁画墓里的壁画内容丰富,记载了高句丽时期中原文化打下的深刻烙印。壁画里有伏羲女娲、神农、四神,还有道家的羽衣仙人。此外还有家居、宴饮、歌舞、百戏、出行、射猎、战争等等丰富的内容题材。

高句丽原先是哪个国家(高句丽是谁建立的国家)(6)

隋唐时期,高句丽屡寇辽西,一直到唐高宗时期才被唐朝与新罗联兵所灭。高句丽灭亡于唐代总章元年,也就是公元668年。高句丽政权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705年。

作者:沅汰,文化学者,历史作家,《沅汰博物馆指南》主编

主要作品:《龙凤传奇》、《南北乱世之三国霸业》、《高澄传》、《情探泰陵》、《胤禛二十七年》,中国古代《古国迷踪》系列,《博物馆青铜器名称汉字解读》系列、《汉字》字形释义、《青铜铭文里的西周史》、《晋国霸业》、《梦回春秋》、《春秋人物故事》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