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卷一太公卷(智囊闺智部集哲卷)(1)

智囊卷一太公卷(智囊闺智部集哲卷)(2)

译文

何无忌深夜在屏风后起草讨伐桓玄的的檄文。

何无忌的母亲是刘牢之的姐姐,晚上悄悄地站在凳子上偷窥何无忌在干啥,不禁欣慰地哭着说:“你能够有讨贼这样的行为,我还有什么好为你担心的呢?”又问他和谁一起讨贼。

何无忌回答说:“刘裕。”

何无忌的母亲更加高兴了。然后就给何无忌分析了一下桓玄一定会被何无忌刘裕等人击败的原因。

[评译文]

何母既深明大义,又有知人之明。

原文

何无忌夜于屏风里草檄文。

其母,刘牢之姊也。登凳密窥之,泣曰:“汝能如此,吾复何忧?”

问所与谋者,曰:“刘裕。”

母尤喜,因为言玄必败,事必成,以示之。

[评]

既识大义,又能知人。

何无忌:东晋末年将领,刘牢之的外甥。因参与平定桓玄,封安城公。在和卢循徐道覆交战中战死。(徐道覆的故事在578。)

刘牢之:东晋北府名将。淝水之战因功封为武冈县男。后来他背叛王恭投司马元显,后又背叛司马元显投桓玄。桓玄起兵以后又打算背叛桓玄,但是已经没有人愿意追随他了。说他是“三姓家奴”也毫不为过,结果众叛亲离,自杀而死。

刘裕: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南朝第一人。刘裕原本可以做的更好,只能说可惜了。

:即桓玄,东晋权臣,桓温侄子,袭爵南郡公。把持朝政以后进封楚王,进而逼迫晋帝禅让登基为帝。被刘裕等人击溃,入川途中被杀。

从这个故事,我们再看刘牢之,你就很难相信何无忌的母亲和刘牢之是姐弟俩。

刘牢之第一次对王恭反戈一击,直接取代了王恭成为了一阵诸侯。

刘牢之在面对桓玄的反叛,又不顾众人的反对,投降了桓玄。

被桓玄算计了以后,他又打算起兵反抗桓玄。这个时候他已经众叛亲离,手下都不愿意追随他了。

何无忌的母亲寥寥数语,就已经洞悉了桓玄和刘裕。这真是谈笑间识英辨雄。

何无忌的母亲和刘牢之之间的差距,不啻于云泥。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