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故事,记录父亲食子的事情并不多;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封神榜》,封神榜是一步演义小说,也就是说没有史实记载,小说中的一个情节就是姬昌食子,以逃脱纣王的迫害。

姬昌食子的事情不多说,大家感兴趣阅读封神榜小说。

今天讲的战国初期的乐羊食子的故事;乐羊食子在几个古籍中都有记载,然而,乐羊真的食子了吗?作者有些不同的猜测。

羊杂割历史来源(乐羊食子的历史记载是否是真实的)(1)

历史的记载:《战国策》记载

【原文】 乐羊为魏将以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县其子示乐羊,乐羊不为衰志,攻之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食之尽一杯。中山见其诚也,不忍与其战,果下之。遂为文侯开地。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译文】 乐羊是魏国大将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在中山国,中山国悬挂乐羊儿子给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进攻的意志,攻打更为猛烈。中山国于是将乐羊儿子烹了之后送羹给乐羊,乐羊喝干了一杯。中山国看到了乐羊的决心,不忍心和他对战,终于拿下了中山国。于是成为文侯发迹的地方。文侯欣赏他的战功,但怀疑他的内心。

可能的真相和背景:

那么,乐羊之子乐舒是否真的被做了肉羹?也许不尽然,也许有内情。

中山国是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春秋时期,国土上差不多是被晋国所包围,所以经常和晋国打仗,公元前459年至457年间,基本被晋国灭国。

三家分晋以后,前414年,中山武公复国。武公不久即去世,中山桓公即位,此时,魏文侯派遣乐羊统帅军队,经过三年苦战,于前407年占领了中山国,就是第二次灭国。后来将灵寿分给了乐羊。

魏文侯当时派遣乐羊进攻中山国时,实际上知道乐羊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做将领,所以,魏文侯除了要让乐羊打下中山国外,还需要看到乐舒的人头。乐羊是魏国人,给魏国重臣翟璜当门客。可他的儿子乐舒在中山国当了将领,不仅如此,乐舒还率领中山国的士兵攻打魏国,在战役中杀死了翟璜的儿子。翟璜不计前嫌,向魏文侯推荐乐羊当主帅去攻打中山国。翟璜的主意就是要看到乐舒的人头。

然后的故事就是,乐羊和中山在攻城和守城之间对峙,后来中山国就给了乐羊他儿子的肉羹,然后就攻下了中山。历史并没有记载细节。

但是,在25年后,中山第三次复国,而复国还是由中山桓公复国的,复国地点在灵寿。

那么,这里面的疑问是:乐羊吃掉的肉羹到底是不是他儿子的?有谁看到真的是他儿子做的肉羹?如果真的是他儿子的肉羹,那乐羊为啥不追击杀掉中山桓公?要知道,当时攻击中山国的可是魏武卒,战斗力非常强悍。

所以,有可能历史的真相是:

1,乐羊围城时,乐羊和中山桓公达成了交易;

2,通过肉羹的事情,乐羊对魏文侯有个交代;

3,乐羊放走了中山桓公;而中山中山桓公配合演出了一场好戏。

4,若干年后,中山桓公复出,重新在灵寿建立中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