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想不到,孩子想要化肥。”近日,一则描述四川凉山州贫困孩子的短视频引发关注,在很短时间内,视频获得超过10万的转发点赞量。视频里的孩子说,自己无父无母,实在太贫穷,只能帮邻居干活并照顾抚养妹妹弟弟。
视频中的破旧房屋 图片来源:公号“四川日报”
贫困儿童的“艰苦遭遇”,很难不引起人们的同情。然而,据当地政府实地走访调查,发现这段视频彻头彻尾是发布者的“创作”。视频博主“吕先生凉山行”在当地找到孩子,并在一处破旧的闲置房前,故意弄脏孩子的脸,让小孩诉说悲惨、可怜生活,并给小孩发放鞋子、衣服、学习用品。据核实,视频中的孩子按政策享受补贴,家里享有1套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
目前,发布虚假不实视频的吕某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传唤,要求其立即删除虚假不实视频,并公开道歉。
拿小孩博取同情,通过“卖惨”收割流量,短视频博主的行为明显触犯了伦理底线。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儿童表达同情,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是美好道德情操的体现。但是,当有人试图利用公众的美好情操,使用捏造和夸张的手法“制造悲惨”,不仅辜负了社会善意,也伤害着更多人对爱心事业的信任感,对公益慈善事业造成潜移默化的伤害。
在公益事业蓬勃开展、“三次分配”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公平高效地将社会善意传递到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身上,是公益活动恰当发挥作用的必由之路。编造虚假事实,大量社会注意力和关怀在短时间内聚集到错误的“焦点”,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遭到忽视,而信息编造者不仅可能从流量中获益,更有可能通过社会捐赠渔利。
孩子实际的居住环境 图片来源:公号“四川日报”
即便对“配合演出”的孩子来说,他也会因短视频博主的行为受到伤害。这不仅包括当造假揭露以后,孩子难免受到波及,也包括造假行为本身扭曲着孩子幼小的心灵,混淆了年少无知者的是非界限。我们有理由担忧,这种心理意识层面的伤害是长期的,不可低估的。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新媒体创作者把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家庭的遭遇,当成“流量密码”。同在四川凉山州,曾有网络视频显示当地一位小姑娘从没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上不起学,以此吸引网友购买贫困村民销售的自产苹果。然而,经网友曝光和有关部门调查,证实相关视频是策划拍摄的,为达到拍摄效果,他们甚至采用滴眼药水、掐孩子等手段,人为制造女孩流泪场面,而销售的也是市场上的苹果。
在网络尚未普及的时代,类似在街边“卖惨”求助的骗局并不稀奇,稍具常识的人也不难揭穿其中的门道。但是,当类似“卖惨”骗局被嫁接到网络上,视频内容虚虚实实,便让人难以判断真伪。比如,四川凉山是众所周知的深度脱贫地区,就会让人们对视频编造“故事”产生几分信任。因为视频传播广泛,类似“卖惨”骗局造成的影响也呈几何倍级扩大。
对于此类虚假视频,仅凭监管部门和平台的日常抽查,难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端倪,必须利用新媒体传播的技术特征,发动用户力量,畅通举报渠道。对于任何质疑视频信息不实的举报,平台必须积极介入处置,绝不能因为流量效益而“高举轻放”。与此同时,执法者要视虚假视频的社会危害程度加以惩治,形成惩戒效应,形成创作者不敢造假、不想造假的治理氛围。
让儿童“卖惨”的假视频,辜负了大众的爱心,也让正义蒙羞。爱心从不是泛泛而谈的,只有当爱心被施予正确的对象,爱心才能转化为正义,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道德动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