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一分钟细说(四大名著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1)

世人皆知中国有“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但真正通读过这四本书的又有多少呢?

尽管没有统计数据,但估计不会太多,尤其是到了现代。受现代媒体的影响,绝大多数人对这些名著的印象,恐怕只能停留在影视剧的肤浅层面了。

如果说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像一张八仙桌的话,那“四大名著”就是这张八仙桌的四条腿。我们的思维方式、言语习惯和行动逻辑,几乎都能从这四大名著里找到根源。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包括数不清的对联、诗词、谚语、歇后语……都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挥之不去,摆脱不掉。

换句话说,是四大名著塑造了现代中国人本身。

从更大范围的意义上来讲,四大名著对中国人性格的影响,恐怕要远远超过“二十四史”。

原因很简单,在过去那个文化人(指识字)比例非常低的时代,看史书是学者的专利,是典型的阳春白雪。而“四大名著”与史书、诗词以及八股文章不同,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下里巴人。它们的传播,是通过话本的形式,借助说书人的表演直接面向广大民众的,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这种口耳相传的形式有时候更具有生命力,并非只有写在纸面上的文字才可以教育人。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大染房》的主人公陈六子(大名陈寿亭),叫花子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却成为“乱世奇商”,就得益于这种传统的评书。

由于卷帙浩繁,普通人实在没有能力、也没有精力去通读这四部书。好在各种小人书、漫画、影视片会在不同的侧面,选取一两个点来诠释名著,也就让我们有了与名著亲密接触的机会。好则好矣,只是如盲人摸象,支离破碎的多,完整清晰的少。

有的还是错的。

比如,以前初中课本上讲《水浒传》的主题是“农民起义”,“英雄传奇”,正面歌颂的居多,其实,这完全是误解。水泊梁山的108位“好汉”中,除了九尾龟陶宗旺算得上农民,“阮氏三雄”是渔民,能沾点边之外,其余的与“农民”没有半毛钱关系。至于说“英雄”,那就更是笑话了:从大宋王朝投降过来的“体制”内的人(如秦明、呼延灼)之外,毫无道义、杀人如麻的地痞流氓是主流(以黑旋风李逵为代表),没有几个真正是义薄云天、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所谓英雄豪杰。

四大名著一分钟细说(四大名著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2)

至今争议最大的一个文化现象,就是把四大名著搬上荧屏。

虽然这从一定程度上是普及了这些经典作品,但不可否认,这也是对名著的另一种糟蹋。因为说到底,编剧、导演和演员的水平再高,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是把名著中的人物简单化、脸谱化的一个结果,既抹杀了群众的想象力,又在一条非常世俗化的道路上,让更多的人认为自己读懂了名著,从此不再去亲近文本。

比如创造了重播次数记录的86版《西游记》。杨洁导演等人的辛苦与努力不容置疑,在那样的一种条件下,为国人制作出如此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实在难能可贵。然而,这是真正的《西游记》吗?显然不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习惯,电视剧组从人物造型到故事情节,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的改编,已经与原著大相径庭。可以这么说,86版的《西游记》只能算是给儿童看的动画片,和原著只是在某些情节上有相似之处,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从网上搜索了一下,“四大名著”改编后搬上荧屏的情况如下(仅仅就电视剧这个层面):

一、《西游记》13个版本:

1、1986年杨洁执导央视版西游记;

2、1996年香港TVB张卫健主演的《西游记》;

3、1998年由陈浩民主演的《天地争霸美猴王》;

4、2000年杨洁执导的《西游记续集;》

5、2010年程力栋执导电视剧《西游记》;

6、2011年张纪中版《西游记》;

7、2018年黄祖权执导的《西游记》;

8、2006年日本电视剧《西游记》;

9、1978年日本夏目雅子主演电视剧《西游记》;

10、1993年本木雅弘、宫泽理惠主演电视剧《西游记》;

11、2017年澳大利亚版《西游记》;

12、美剧版《西游记》(英文名:《Badlands》);

13、少儿版《西游记》。

二、《红楼梦》8个版本:

1、1975年香港tvb版电视剧《红楼梦》;

2、1977年香港佳视版电视《红楼梦》;

3、1978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一版);

4、1983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二版);

5、1987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6、1996年,台湾华视红楼梦(第三版);

7、2002年,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

8、2010版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

三、《三国演义》2个版本:

1、1994年王扶林执导央视版电视剧;

2、2020年,高希希执导的《三国》。

四、《水浒传》3个版本:

1、1998年央视版(43集);

2、2011年鞠觉亮导演版(86集);

3、2017年小戏骨版(10集)。

四大名著一分钟细说(四大名著一辈子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3)

不得不说,在对“四大名著”的改编与推介上,各路大咖不遗余力,而且确实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但只能说,每个人(团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名著,受历史阶段、制作条件、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影响,遗憾多于成就。


近几年来,随着央视“百家讲坛”的开播,很多大学的教授、学者开始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拿出来亮相,让人耳目一新。而且,借助“蜻蜓FM”“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等新型媒体,有更多的江湖高手也参与到对名著的解读中来,视角独特,让人脑洞打开。

从刘心武“解秘红楼梦”,到易中天“品三国”,从鲍鹏山“新解水浒”,到吴闲云“煮酒探西游”……接触得越多,就越感觉到“四大名著”那无穷的魅力。可以这么说,“四大名著”不但是中国人的(不止是中国人)精神食粮,而且已经变成了中国人本身。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或深或深,总会有这些名著的影子,它们从正面、背面,侧面,从访谈举止到为人处世,从穿衣打扮到灵魂深处,都如影随形地“指导”着我们,甚至到了“日用而不知”的程度。

这是好现象,在学术讨论越来越自由的今天,我们需要持有正确态度是:

尽管一辈子也不一定读懂“四大名著”,但这是我们享用不尽的精神食粮,对它们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