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过春节,岁岁办年货,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年货的热闹,年货的记忆。而在现代城市生活,越来越难觅年的味道。其实在我们身边,那份与“年”黏合在一起的质朴与热闹,兴奋与期待,仍在——那就是农村大集。

春节前后,通州区各大农村集市正是最红火、热闹之时。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特意前往通州几个热闹大集,为您探访特色商品,品尝美味小吃,分享赶集的乐趣!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

于家务大集

集市特色:鲜、熟牛羊肉及牛羊杂,糖卷果、切糕等各种清真小吃

开集日:逢农历五和十

沿着张采路向南行驶,来到于家务民族村,右边一条街就是于家务大集所在地。

于家务是回族乡,因此,大集上卖牛羊肉的铺子自然成了主打。走进街口,路两侧摆着10多家蓝牌子的牛羊肉摊位。

和超市鲜肉区不同的是,这里卖的牛羊肉不是提前切好分开卖,而是整只挂在摊位上,市民想买什么部位当场现切。牛羊肉每斤价格在28元至30元之间。

“咱这儿卖的牛羊肉是最新鲜的,您随便挑哪一家都一样,我们自己养的牛羊,现杀现卖,不注水、不注胶。”

一位热情的摊主边说边让通州小布自己上手摸,“您摸这块儿,一点水分都没有,不压称。回家一炖,又吸汤涨起来了,划算!”

他还热心地介绍了分辨注水肉的方法:

从外观上看,颜色发红、发白的多是注水肉,做菜时出汤很多;颜色偏紫红色的则是非注水肉,做菜时出汤少。

在这里,还能买到串好的羊肉串,或者买好羊肉找店家串。很多会吃的通州人烧烤前都来这买肉,肉质新鲜,价格实惠。此外,这里还售卖各类调料,孜然、辣椒面、烧烤酱等烧烤方面的用料和用具能一站式购齐,非常方便。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2)

一位卖牛杂羊杂的摊主边卖边吃自家食品,做起活广告,他说最初自己只是做熟食送亲戚朋友,没想到特别受欢迎,就拿到集市上卖,制作过程虽然麻烦,但干净放心,吃着味道也好,销量还不错。

市场上,还有各种酱牛肉、牛肝、羊肝、羊肚等熟食,价位在18元至45元之间。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3)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4)

除了牛羊肉,村民自制的清真小吃也是一大特色,糖卷果、切糕、豌豆黄、排叉、艾窝窝……都是论斤卖。如果第一次买无从选择,可以每样都少买点尝尝。

这边卖切糕的小伙子吆喝着:“自家蒸的切糕,9块钱一斤,不用模具,直接用豆包布蒸的,吃起来弹牙。”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5)

那边大妈边切边卖驴打滚,她说自己在这个大集卖了四五年了,来的都是回头客,这些年她还根据顾客喜好,有针对性的放糖、放盐、放豆面,堪称“私人订制版驴打滚”。

还有一家专门卖牛肉粒的店铺,将牛里脊切成小块,加芝麻、孜然烤制而成,喷香又有嚼劲,吃上一口就舍不得停下来。

牛堡屯大集

集市特色:独具特色的零食小吃

开集日:逢农历一和六

出于家务民族村,沿张采路向北行驶,绵延10多公里后,又到了一个开阔的广场,这就是牛堡屯大集。

这里的小吃最全,切糕、蒸糕、烤红薯、粘豆包、驴打滚、糖葫芦、爆米花、各种干果坚果……走一圈能吃饱。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6)

刚进集市,通州小布就看到一群人围成一团,走近一看,一个系着围裙的老大娘正热火朝天地制作小蛋糕。这小蛋糕十分松软,奶香四溢,刚出锅就被一抢而空,顾客们几乎人手满满两大兜子。

大娘说,她的蒸蛋糕10元一斤,赶上天气好集上人多的时候,一上午能卖出七八百块钱呢。自从发现蒸蛋糕很受欢迎后,大娘还研究各种口味,从最初的原味蒸蛋糕,到现在的加葡萄干、蓝莓干、蔓越莓干等,销量也不错。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7)

在集市上,通州小布还看到一种传统美食——东北玉米锅贴,卖锅贴的是兄弟俩,每天根据不同地方不同日期的大集到处赶集。他们先是在家里蒸出大部分锅贴,用笼屉装好带到大集上,还有部分是在大集上现蒸的。现蒸的锅贴热气腾腾,冒出诱人的香气,吸引了过往赶集的市民。锅贴一块钱一个,一般人吃2个就饱了。

由于地处京津冀交汇处,集市上不仅有本地的商品,还有来自天津和河北的各类商品。其中,三河盐卤豆腐就特受欢迎。一位摆摊20多年来自三河的大哥专卖各种豆制品,热气腾腾的豆皮铺上来,掀起一张就可以吃,“没事,尝尝,不买也没关系。”大哥热情地推荐着。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8)

集上,不少老人都是心灵手巧的“手艺人”,他们做的一些纯手工小商品也特别受欢迎,比如高粱做的小笤帚,花椒木做的拐杖,还有高粱秆做的盖帘…这些都是一口价,10块一个,20块钱三个,特别实在。

张家湾大集

集市特色:饹馇盒、毛鸡蛋

开集日:逢农历三和八

说起张家湾大集,算得上通州最早的集市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9)

百年老集,时至今日,依然红火,算得上通州最大最有人气的集市。

张家湾大集位于张采路东侧,虽然整个市场就是一片400亩的露天黄土地,坑坑洼洼,但百余个商贩都是规规矩矩地摆着摊位,干净整齐,也正是这种接地气儿的风格吸引着周边村民赶大集。

这儿平时就是空着,有‘集’的时候才热闹。

土桥花石匠小区的李女士说,虽然小区附近有商场、有超市,但她就是爱来这里赶集:

“一到农历三和八我就跟邻居来这儿赶集,公交车两站地就到了。这儿衣食住行什么都有,又便宜又热闹,每次都是收获满满!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0)

历史悠久的大集自然会有常卖不衰的商品,除了百姓必需品鸡鸭鱼肉、蔬菜之外,其中张家湾的饹馇盒、毛鸡蛋最有特色,不少人大老远过来就是为了解口馋。

这不,通州小布赶集的时候就遇到一位从丰台赶来的市民,他说,以前通州亲戚给他带过一盒饹馇盒,吃过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每年过年,我都带着家人来这边赶个集,买点年货回去,其中饹馇盒和毛鸡蛋是必不可少的!”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1)

说起饹馇盒,还有一段历史。

京杭大运河通航后,船工们从山东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变软。有心人将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锅油炸,食之更香更脆,久置也不变质。饹馇盒很快成为陪伴船工远航的美食,也自然在京杭大运河码头张家湾方圆数十里的京东一带民间传开。

饹馇盒的吃法也很有讲究,有一种说法叫“金屋藏娇(焦)、一二三四五”。就是一张饹馇(金黄色)、两根小葱、三片肘花、四个饹馇盒,五指一并,放在耳边一捏,只听见焦脆的“咯吱”一声,就可以吃了。不论是慈禧太后赐名还是因酥脆声而得名,通州的饹馇盒都因其薄、香、酥、脆的口感,成为老北京人最喜爱的美食小吃之一。

毛鸡蛋在通州也是久负盛名的一种美食,不少人对毛鸡蛋情有独钟,认为“半蛋半鸡”营养独特,吃起来口感鲜嫩,滋味无穷,对强健身体有好处。

在集市上,通州小布就看到几家农户卖新鲜的毛鸡蛋,虽然每斤15元的价格不算便宜,但是仍然有不少回头客前来购买。

“他家毛鸡蛋最新鲜了,上锅蒸个半小时就能吃,不蘸任何调料,开壳一吸里面的汤汁,特别鲜!”

一位市民说,家里人就馋这口,隔段时间就得过来买。

西集大集

集市特色:新鲜果蔬、小“鲍鱼”

开集日:每逢农历二、五、八、十

逛了几个集市,通州小布也发现,由于地域性的特点,集市特色也不同。

被运河、潮白河两河包围的西集镇,土质肥沃,适宜果蔬种植,所以大集上自产粮、自产菜比较多。很多农户都是当天一早去菜地拔菜,然后拿到大集上卖,虽然环境十分“乡土”,但菜看起来非常鲜嫩。

一大棵白菜两块钱、10块钱两大捆菠菜、沙窝萝卜20块钱搓堆儿卖……这里的菜比超市的新鲜多了,关键是还便宜。

一位摊主说,他家的菜都是早上从大棚里现拔的:

“您放手上掂量掂量,绝对新鲜、水嫩,我们老农民种的菜绝对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这菜自己家也吃,富余的我们都在这摆摊卖。”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2)

除了蔬菜,西集的草莓也是时下最新鲜的,几个农户将自家草莓摆在摊位上,大方地让人品尝。通州小布也试吃了一个,满口溢汁,唇齿留香。如果想吃更新鲜的,还能跟农户回家,让农户直接进棚采摘,价格每斤40至60元不等。

看通州小布买了一大袋子蔬菜,一旁的农户也极力推荐起自家小米、豆面、玉米面:“您买点儿我这玉米面儿尝尝,3块钱一斤,咱这是‘春季粮’,蒸出来的窝头又黄又香还带点儿甜味儿呢!”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3)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西集大集的另一特色——田螺。

不少通州“酒友”应该很熟悉西集的田螺,还起了个可爱的名字:西集小鲍鱼!为啥叫“小鲍鱼”呢?当然是因为这儿的田螺个儿大、肥美啦。

只可惜现在是冬季,集上难觅田螺摊了,要是其他三个季节,经常有人不惜驱车几十公里从区内甚至市里来西集购买。下酒绝配的炒田螺不管是五香的还是麻辣的,吃一盘都不够。

最关键是商家在炒田螺之前,会在清水里养几天,吐好沙的田螺吃着干净,不牙碜。不过,春季才是西集小鲍鱼最新鲜、肉质肥美的时候,感兴趣的市民可掐着时间点前去购买哦。

漷县大集

集市特色:石磨豆腐、自制面包

开集日:每逢农历二、七

从西集镇驾车向南行驶10多公里,就到了漷县大集。和西集大集一样,这里也有很多农户将自家产的、自家做的东西带到集市上。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4)

“热热乎乎的石磨豆腐先尝后买喽!”

刚进大集,通州小布就被一声响亮吆喝吸引了,一位老师傅推着电动三轮车,上面放着一大竹筛子豆腐,看到有人上前,他就掀开豆腐上盖的白纱布,一阵豆腐香气立即冒了起来,不少人开始掏腰包。老师傅是西集人,用石磨制作卤水豆腐已经很多年了,平时没事就骑着电动车到周边大集卖豆腐。

“其实豆渣也很有营养,集上要是有‘懂行’的都会跟我要,我都免费送他!”老师傅憨厚地笑着说,这是一位顾客告诉他的,

“我经常用豆渣做饼,有时用红辣椒炒一炒也特别好吃!”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5)

跟着人群,通州小布来到一家卖糕点的摊位前,正好赶上一锅冒着热气的蛋糕新出锅,刚倒进摊位上的容器里,大家就一抢而空。

“他家的蛋糕干净、味正,不比面包房的差,价格却便宜好多呢!”一位赶集的阿姨热情地介绍起来,“你看这个带馅儿的面包,城里蛋糕店得三四十块钱,他这儿只要10块钱,我亲眼看了整个制作过程,放心!”

现在超市、网购虽然方便,但总觉得少了点情怀,缺了点味道。于是不少人心心念起农村的大集。有时候不为买什么,只愿双脚踏进宽阔的黄土地之上,迎风穿梭于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寻寻觅觅一些民间私酿的美味,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欢愉徒然而生,顿时生活也变得麻辣鲜香起来。所以,与其说是赶大集,不如说是念乡愁。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6)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7)

如今,时过境迁,农村赶大集已不仅仅是购物那么单纯,人们纷至沓来,务实观景两不误,活生生一副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映衬出春节的热闹,更展现了乡村美丽、产业发展、生活和谐、人民幸福的图景。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8)

通州土桥老卢采摘(探访通州农村五个大集)(19)

通州时讯记者 冯维静

摄影 唐建

微信编辑 李艳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