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中国志怪古籍,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此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 ,杂录《庄》 、 《列》 、 《离骚》 、 《周书》 、 《晋乘》以成者” 。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1)

《山海经》的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有人说《山海经》是一本荒诞不经的奇书,可它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下面就来讲讲《山海经》里的一个神话传说——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2)

一、精卫是谁?

在《山海经》有这么一段记载: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3)

相传精卫本是炎帝神农氏的小女儿,名唤女娃,一日女娃到东海游玩,溺于水中。死后其不平的精灵化作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爪子的一种神鸟,每天从山上衔来石头和草木,投入东海,然后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好像在呼唤着自己。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4)

二、精卫为什么要填海?

“精卫填海”中的精卫生前的经历纯属意外,“精卫填海”这一行为属于变形神话中的“死后托生”神话,即将灵魂托付给现实存在的一种物质。也有另一种说法,说这‘精卫填海”还属于复仇神话,女娃生前与大海无冤无仇,但是却不慎溺水身亡,如此与大海结下仇恨,化身为鸟终身进行填海的复仇事业。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上古神话中记录了很多典型的非自然死亡,其中的意外让今人看到了先人在自然面前的弱小和无能为力,同时也透出了生命的脆弱。”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5)

三、精卫填海的意义是什么?

女娃的死就是一种因事故而亡,展现出了人生命的脆弱和大海的强大。著名作家茅盾则认为:“精卫与刑天是属于同型的神话,都是描写象征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的,这是属于道德意识的鸟兽神话。

晋代诗人陶渊明写诗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后来人们常用“精卫填海”这句成语,比喻按既定的目标坚毅不拔地奋斗到底。

《论语子路》里,精卫已升华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

三国.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诸葛亮“朝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6)

《精卫填海》这一故事发生的平凡,可背后的意义却令人深思。事实已然造成,怎么填海已是于事无补的,但精卫它不认输,不屈服。看起来是一股傻劲,看起来是被当作不认清现实,在干傻事,可又有多少人和精卫一样不信眼前的困难呢?

精卫的这一行为,让我想起了无数志士为了国家的安危而奔赴前线,明知道子弹会穿过胸膛夺取自己的性命,明知道是无为之争,就是不服输。

为了理想而前赴后继的人们比比皆是,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能够了无遗憾地离开吗?他们用一种方式来与这个世界告别,就是前仆后继,死不旋踵,他们都是精卫精神的继承者和体现者。

精卫填海给人的启示(精卫填海不止是睡前故事)(7)

《精卫填海》这一典故带给我们的除了是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外,还有就是教会我们在困难面前,不是惊慌,不是退缩,而是调整好心态,坚定自己内心的目标,就像精卫一样,虽然填海是大工程,也许所做的努力只是沧海一粟,最后你会收获远远超过你的预期。

在你人生失意焦虑时,令你焕然新生的书籍,《精卫填海》希望能给你带来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