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名联掌故,把长期收集的对联举了一些,有朋友对对联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台留言给我,问,如果要学习对联,有没有很好的教材。其实,对联书是有现成的书的,就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叫李渔的人,他写过一部《笠翁对韵》是很好的对联入门书籍。先看一段《笠翁对韵》的开头:

千峰争秀征下联(天王盖地虎谁来对个下联)(1)

(李渔祖居)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昽。腊屐对渔篷。过天星似箭,吐魄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藕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千峰争秀征下联(天王盖地虎谁来对个下联)(2)

(《笠翁对韵》书封面)

李渔(1611-1680),原名仙侣,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他是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李渔出生时,祖上创业已久,因此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因此李渔一出生就活在安乐生活里,但后来李光渔,由于在科举中失利,在这一段时间内他写了一部《闲情偶寄》,这是李渔的代表作。1672年,随着他的乔、王二姬的先后离世,支撑李渔富足生活的家庭戏班(可见其富足状况)也土崩瓦解了,李渔的生活从此转入了困顿之中,从富足走向贫穷的生活是很难过的,1680 年,古稀之年的李渔于贫病交加中离奇去世。除《闲情偶寄》之外,他还有一册《笠翁对韵》,与车万育的《声律启蒙》和明人编的《训蒙骈句》这三篇被称为“吟诗作对三基”。

当然,三本书都是好书,关于这三本书的学习重点,我们认为《声律启蒙》重点在于掌握格律的概念,《笠翁对韵》重点是在诗词中学会用典,《训蒙骈句》重点解决四六七骈句的联语创作。如果仅以学写对联角度出发,《笠翁对韵》当是最适合的样本。全书分为卷一和卷二。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

好了,绕远了,我们回来接着说对联。

先说一个讲透世情人味的,安徽定远县城隍庙里,有一副妙联,不仅有色有味,而且还具有警世作用,颇为难得。这副对联是这样写的:

上联: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

下联: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副对联用上联的酸、咸、辣、甜、苦“五味”对下联黄、白、红、黑、青“五色”,对得极为精巧。但在精巧的对句背后,又寓意有不可对人残暴,不可见钱眼开的劝世深心。用对联来导人劝世,可谓精妙。

千峰争秀征下联(天王盖地虎谁来对个下联)(3)

(《军师联盟》中杨修之死)

对联文化,无处不在,前段时间看《军师联盟》中有一个谜联是这样的:上联:黄绢幼妇,下联:外孙齑臼,严格意义上这不是对联,但只以对联的形式出现罢了。后来杨修以这个谜语猜中比曹操早30里而天下闻名,也为自己将来被杀埋下了伏笔,其实这个故事来源于《世说新语》,书上载,蔡邕题字后的一天,魏武(就是曹操了)和他的“主簿”(类似现在的秘书)杨修路过上虞,便一同去看《曹娥碑》。魏武指着蔡邕的题字,问杨修:“这八个字的意思你知道吗?”杨修回答:“知道。”魏武说:“你先不要讲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30里路,魏武才明白过来,说:“我也想出来了。咱们各自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吧。”杨修于是写道:“黄绢,色丝也,这是一个‘绝’字;幼妇,少女也,这是一个‘妙’字;外孙,女之子也,这是个‘好’字;齑臼,受辛也,这是一个‘辞’(繁体的‘辤’同‘辞’)字。这八个字的意思是‘绝妙好辞’!”魏武一看,跟自己写的完全一样,便十分感慨地对杨修说:“我的才能不及你!”。

千峰争秀征下联(天王盖地虎谁来对个下联)(4)

(《鹿鼎记》中那副经典的对联)

再比如,《廘鼎记》里有一副非常著名的对联:上联:地振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 。下联:门朝大海,三河合水万年流。金庸把这副对联设定为天地会的接头暗号,但据传这副对联实际是出自福建省云霄县高溪村高溪庙前殿对联:“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金庸改来设为暗号,可见金大侠阅历之广,而对联也确是旧时一细组织联络用的“切口”,不仅天地会有这样的习惯,其实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时,各部队之间联络也是用的对联,而朱元璋爱好对联更是广为人知,还有一个时期,对联也广为应用,就是太平天国时期,比如石达开的剃头铺联等都广为人知,但最著名的联络暗号式的对联是电影《林海雪原》(不是后来的《智取威虎山》)中的对联:

千峰争秀征下联(天王盖地虎谁来对个下联)(5)

(电影《林海雪原》剧照)

上联:天王盖地虎;

下联:宝塔镇河妖。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气势宏大,音调铿锵,再加电影故事情节精彩,此联又短小精悍,脍炙人口,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同时这副对联也有极强的开放性,比如网络非常流行的版本下联是:小鸡炖蘑菇。其实,也有大量的认可者,并由此成为一类人的认可口号,如果我们以“天王盖地虎”为上联来征下联,估计还有很多精妙的下联,擅对的你,还不快来一个。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