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阅读一段城市建筑发展史,就是在阅读这座城市。今天在上海书展上首发的《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中,56处能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品格,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改革开放崭新形象的代表性建筑,勾勒出一座伟大的城市。

30个最美的建筑(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1)

图说:《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今天首发 官方图

几番变更


  建筑本身是有故事的,要把故事留下来,自然要把建筑的肌理保护好;建筑身上的故事不应该“养在深闺人未识”,理应是被尽可能多的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的。

  正在举办上海书展的上海展览中心如何从哈同花园成为现在的模样?中央决定于1955年3月在上海举办“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1954年4月10日,中苏专家选定铜仁路哈同花园为展馆建设用地。双方只用了7天时间,就奇迹般地完成了设计方案。5月1日,开工典礼举行,5月4日,正式开工。

  展览中心整个楼群呈现俄罗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局部糅合了巴洛克艺术特点。主体建筑由序馆、中央大厅和电影院组成,前方东西两翼是二层展览馆,由一层围廊围合成庭院。主体建筑与东西围廊环抱的中央广场面积达8000平方米,中央有一座大型喷水池。塔楼上矗立镏金钢塔,塔顶上镶有直径四米的五角星,总高110.4米。

  1968年,中苏友好大厦改名为上海展览馆,1984年改为现名。1989年被评为“上海十佳建筑”,1999年又被评为“新中国上海十大金奖经典建筑”。2005年,被评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至今仍是举办各种大型展览的理想场所。

  在黄浦区兴业路76号的中共一大会址,曾经被称为“李公馆”,是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 374 号)的一部分。树德里为典型的石库门住宅,内有前后两排砖木结构的楼房,沿马路一排五幢石库门房屋,南北向分布,每幢一楼一底,独门出入,单元平面呈长条形,具有后期石库门里弄住宅的特点。这种民居,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可以多安排几个单元,适应当时城市土地紧缺、人口增长的需求。

  此处外墙以清水青砖为主,镶以红砖水平带。山墙与硬山屋顶配合,为中西合璧的观音兜裙间跌落式。石库门门框为金山石条,黑漆大门,西式半圆形门楣,饰有盾牌花饰,带有巴洛克风格细部特征,体现了建筑中西合璧的风格特色。建筑门窗为传统的槅扇形式,窗下有精致的万字格木栏杆,内嵌贴金石榴花饰和贴金蝙蝠花饰。20 世纪 50 年代初,中共一大会址经修缮成为纪念馆,至 1958 年又全面恢复原貌。

30个最美的建筑(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2)

图说:书中的圣约翰大学 官方图

几方努力


  2019年12月,上海市副市长宗明主持启动《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担任主编,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物局)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城市推广中心共同组织、联手打造,上海建筑规划、文物保护、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界等领域一批学者专家共同参与。

  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阚宁辉透露,配合《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精选了部分建筑串点成线,推出10条“建筑可阅读”旅行线路,包括难忘红色记忆、感悟江河情怀、重温休闲时光、漫步梧桐深处、寻踪名人传奇、传奇建筑新生、城市古迹印象、交汇中西文化、畅游海上华章、探访春申古风等。让市民读者能通过这部书,一起阅读上海城市建筑和风貌这部“大书”,同时,借助推荐的10条旅行线路,用脚步丈量这座“人民城市”。(新民晚报记者 徐翌晟)

30个最美的建筑(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3)

图说:书中的上海科学会堂 官方图

,